在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c=100+0.9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i=300亿元,政府购买g=160亿元,

税收t=100。
(1)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2)政府购买乘数;
(3)若政府购买增加到300亿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

(1)根据国门收入均衡条件知
y=E
E=C+I+G=c+i+g
y=t+yd
解得 y=4700
(2)乘数为 1/(1-MPC)=10
(3)delta g=300-160=140
那么增加的国民收入 deltaY=(delta g)*政府购买乘数=1400
新均衡时的国门收入是1400+4700=6100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Government expenditure multiplier),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比例。
所谓政府购买支出,指政府用于在市场上购买所购买性支出需商品与劳务的支出。是西方财政学按照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劳务直接交换为标准,进行财政支出的分类。它既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商品与劳务的支出,如行政管理费、国防费、社会文教费、各项事业费等,也包括购买用于兴办投资事业所需商品与劳务的支出如基本建设拨款等。
政府购买支出既可以通过支出乘数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目的,也可以实现政府经常性预算的其他目的。因此,需要对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同其他乘数进行对比分析。
(1)与投资乘数对比:
第一,主体比较。投资乘数是投资主体通过投资变化引起经济运行参数的变动,进而产生引致性需求变化并推动经济发展的;而政府购买乘数则是通过政府购买行为的改变推动经济运行进而使国民收入增加或减少。投资可以由政府直接行为形成,也可由民间自发形成;而政府购买是政府购买行为变动,主要是政府预算总额发生变化所致。这样,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政府的关系更为密切。
第二,过程比较。投资乘数发生的过程比较复杂,即使政府投资行为,也会因为投资需要进行论证、准备等环节,而产生过大的时滞,因而,投资乘数有时表现得启动缓慢。而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动因是政府消费增加,它直接将自发性需求转化为国民收入的增加,因此,其启动的时间短、过程简单。
第三,目的比较。投资乘数推动经济往往不是一个目的,通过投资获得资本增长和资本结构的调整,进而为经济增长创造条件,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造条件,一般地说来自供给方面的原因更多。而政府购买增加其目的相对简单,影响也相对单一。当然政府购买增加的目的主要来自经常性预算所提出的要求,也可能来自对经济启动或限制的要求,当然,这并不排除其他目的,如军事、政治目的,或迫于经济形势而增加政府职员的工薪,但其经济影响却只有一个,这就是自发性需求的和经济运行的变化。
第四,限制比较。投资乘数的自发性需求数额受到限制的程度较低。民间投资大小取决于投资者对经济运行的判断和投资利益的大小,以及投资成本的高低,只要投资者愿意,投资就可以进行下去。政府投资因存在着回报,也可以通过对多种渠道进行选择,以实现利益最大化,除非宏观经济运行与政府投资的目标相冲突,否则,政府愿意继续投资。而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自发性需求会因为是纯粹支出的推动,不仅不能产生回报,相反还要受到当期财政收入的影响,如果选择过度的赤字财政政策必然会导致经济的不稳定,因而会受到限制。
(2)与税收乘数对比。与税收乘数相比较,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也有一些特点:
第一,主体比较。税收乘数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主体都是政府行为,前者以政府收入减少为动因,通过将利益转让于民来增加消费需求,从而启动经济增长;后者则以政府支出增加为动因,使政府消费需求直接作用于再生产过程,并产生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它们是完全相反性质的两种政府行为。政府税收减免推动经济以政府支出节约为前提;政府购买增加或者以税收增加为条件,或者以增加政府开支赤字为代价。
第二,作用时间比较。税收乘数作用具有长期性:一旦减税,则由初次减税所形成的自发性需求、引致性需求及引致性需求减税再作为自发性需求等一系列作用便始终保存在经济运行之中,使自发性需求总不断出现。政府购买乘数与投资乘数均是一次性启动,所产生的新的需求只是引致性需求,不再会是自发性需求,除非再有新的政府购买。
第三,影响因素比较。政府购买乘数是一个不变的量,它们没有一个内生的变化因素使乘数发生变化,如果从政府购买可以改变边际消费倾向或税率角度看,这个过程也是长期的、间接的。而税收乘数则是以税率为中心因素,随税率变化而改变的量;如果以不考虑税率变化的税收乘数为计算依据,税收乘数与减税后的税率无关,那么税收乘数也是一个不变量。
(3)政府购买支出的时机选择。政府购买既是一种经济调控的工具,也是一种经济运行或政府行为对经济运行影响的一种现象。无论政府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增加或减少了政府开支,都会产生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效应。这就意味着政府支出改变的时机必须与经济运行的态势结合起来考虑。为了使经济增长,可以在经济处于萧条时期采取增加政府购买,以使经济回升;为限制经济增长,可在经济繁荣时期采取减少政府购买措施,以抑制经济过快增长。政府购买的数额除要考虑政府购买本身的目的需要,也应考虑供给和资源的承受力。政府购买数额过大,使供给不能满足需要,则可能产生经济运行状态倒置;即使供给可以承受,也可能由于资源限制而使乘数过程中断,达不到政府购买增加的目的,这是政府支出改变需要考虑的因素。比如我国正在面临着一项重大的政府开支,这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根据前述原则,这项政府开支的时机,做何种选择,以何种方式出台都是一个重大政策问题。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7
您好,根据您的题目信息,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条件为:
Y=C+I+G
C=100+0.9(1-t)Y
I=300
G=160
t=0.2
解得均衡收入为:Y=2000亿元.
投资乘数KI=1/[1-b(1-t)]=25/7
政府支出乘数KG=1/[1-b(1-t)]=25/7
转移支付乘数KT=b/[1-b(1-t)]=45/14
当G增加到300亿元时
Y=C+I+G
C=100+0.9(1-t)Y
I=300
G=300
t=0.2
解得均衡收入为:Y=2500亿元.

拓展资料:三部门经济是指由厂商、居民户与政府这三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增加了政府部门,但仍假设不存在国外部门,即没有与外国进行进出口贸易。
三部门经济指厂商、居民户、政府这三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是通过税收与政府支出来实现的。政府通过税收与支出和居民户及厂商发生联系。
在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不仅包括居民户的消费需求与厂商的投资需求,而且还包括政府的需求。政府的需求可以用政府支出来表示。
所以: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或者: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如果以G代表政府支出,则可以把上式写为:
AD=C+I+G
三部门经济的总供给中,除了居民户供给的各种生产要素之外,还有政府的供给。
政府的供给是指政府i为整个社会生产提供了国防、立法、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政府由于提供了公共物品而得到相应的收入——税收。所以可以用政府税收代表政府的供给。
这样: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或者:总收入=消费+储蓄+政府税收)
如果以T代表政府税收,则 可以把上式写为:
AS=C+S+T
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恒等就是:
AD=AS
或者
I+G=S+T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20
(1)根据国门收入均衡条件知
y=E
E=C+I+G=c+i+g
y=t+yd
解得 y=4700
(2)乘数为 1/(1-MPC)=10
(3)delta g=300-160=140
那么增加的国民收入 deltaY=(delta g)*政府购买乘数=1400
新均衡时的国门收入是1400+4700=6100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