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上语文第三单元复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12-03
—— 精彩导读 ————————————
  第四届第五届课堂教学大赛光盘3折特价……教师社区注册可获得点卷
加入名师资源库获得50元点券
《走进余映潮》期刊第二期
提供课件,赢点券,得光盘
2010各学段暑假作文专题
八上第三单元阅读训练

《中国石拱桥》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本文作者 ,中国 专家。他主持修建了 公路铁路两用桥。著有 等。
2、石拱桥的特征是 、 。
3、第三段中加波浪线的三个词能删掉吗?为什么?
答:

4、第三段最后一句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
5、选文主要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答:

6、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赵州桥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哪些特点?
答:

参考答案:1、茅以升 桥梁 钱塘江《中国古桥与新桥》2、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3、不能,“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如果删掉以后,那就成了确定的,这与实际不符。“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强能。如果删除,意思就太绝对化了。4、承上启下 5、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和引用的说明方法。通过举赵州桥、卢沟桥的例子,使文章有点有面,不仅增加了对我国有石拱桥的可信度,而且使文章血肉丰满;运用列数字的方法,使读者对赵州桥的结构有了准确的了解;再通过引用的方法,更增强了赵州桥制造奇特和形式优美的说服力。6、第一、二、三个特点体现了结构坚固,第四个特点及第二个特点中的“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则体现了形式美。

《桥之美》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1、文段选自《桥之美》,作者 ,中国现代 家。
2、选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答:
3、用“||”线给文段分层次,并根据每层的意思。

4、第一句中,“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

5、选文中,有些句子在描写上蕴含特殊的情味,请举出两例加以说明。
如:

6、选文运用的结构方式是
参考答案:1、吴冠中 画 2、不同环境中的桥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体现出不同的美。3、分四层。第一层写乌镇芦苇丛中石桥的作用;第二层写江南乡间石桥与柳丝相互映衬的美;第三层写颐和园、苏州的宝带桥给人史诗般的感受;第四层写广西、云南的风雨桥是古代的山水画。4、拟人,把无生命的苇丛生命化、人格化,显得苇丛更有生机,更有活力。进一步地突出了石桥在苇丛中的作用。5、“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一句。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样写,表现了作者与周围的环境忆经融为一体了。再如:“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一句。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返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也对比,形成特殊的感受。再引用柳永的名句,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6、并列式

《苏州园林》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载,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关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关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文段选自《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原名 ,字圣陶。 家、 家、 家。
2、选文中括号内应填的词语是 、 、 、 。
3、选文中能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是:

4、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说技术为什么不行?
答:

5、选文的第二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答:
6、第二段结尾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

参考答案:1、叶绍钧 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2、布局、配合、映衬、层次 3、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4、:因为假山的堆叠不是简单的技术活。“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如果仅是技术活的话,凡是掌握该技术的人都能做。就会有许多地方出现相同的景致。这里假山和池沼是绝无仅有的。5、假山和池沼的艺术美。6、引用,通过引用古诗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池沼之美,突出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而且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故宫博物院》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大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朗,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1、选文出自《故宫博物院》,作者是 ,本文原题为
2、选文第一段从外部说明了太和殿 ;第二段文字则从内部说明了太和殿 。(前两空要求用文中的词语)对这两段的说明,作者采用了 顺序。
3、结合全文的内容回答,太和殿是用来做什么用的,具体有哪些内容?
答:
4、请写出选文中表示方位的词。
答:
5、选文第二段中,在这部分里,为什么会对龙的描述有10次之多?
答:

参考答案:1、黄传惕《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2、雄伟壮丽 多姿多彩 空间 3、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4、有正面、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等词。5、故宫的建筑突出龙,是因为龙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龙天子”,也是皇权的象征,对故宫的说明突出龙。也就突出了古代皇权的威严。

《说屏》
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1、文段选自《说屏》,作者陈从周, 专家,著有《 》等。
2、第一段的中心句是:
3、室外屏有什么作用?(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答:
4、结合选文内容,给屏下个定义。

5、第二段中引用《牡丹亭》中“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这句话起什么作用?
答:
参考答案:1、古建筑园林《说园》2、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 3、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 4、屏是能起分隔和挡风作用的绘有书画的器具5、引出“屏”的另一种分类,同时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以及屏可以缓冲视线的说服力。
第2个回答  2011-11-27
3333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