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种选择,建议首先考虑是否有参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然后在选择商业的健康医疗保险,毕竟社会的保障是基础,而商业的保障是补充。
缴费形式,投保人在投保重疾险或其他健康医疗险时,尽量投保缴费期长的产品,当然如果经济条件一般的话,可以先选择一份消费型的险种作为铺垫,然后待合适时间,再选择长期的险种。
了解保障范围与赔付条件,买医疗费用保险的时候,不能单纯认为医疗保险产品保障范围广,患病时所获理赔越多,关键要看清楚产品条款的实际保障范围和具体赔付条件。如若不在实际保障范围中,保险公司是不会理赔的。
我先计划好自己和老公准备退休的时间,定期寿险就只买到退休那一年,因为买保险是为了买一份保障,目的是防止万一身故而对家庭带来的收入损失。退休以后的寿险意义其实不大了,至少额度不需要那么高,足够处理身后事就行了,我们毕竟不是想通过自己的生命来赚钱。
2)关于寿险额度:
这取决于我和老公的共同责任以及我们的收入比例。我和老公未来的主要责任就是把宝宝供养到读完大学,同时供养两边的老人。所以我计算了宝宝22年所有的费用,双方老人按照平均年龄70岁计算总共所需的供养费用,这两部分相加再乘以我和老公的收入比例(比如总费用为100万,我收入占2/5,我的额度就是40万)。
当然,也需要考虑到职业发展前景和性别差异,男生通常加薪更快。:)补充一下,我没有买房,所以没有考虑房贷,如有房贷没还完,还要加上这部分。
3)关于重疾险:
这个要看自己的需要和医保的情况,目前一般重疾的费用大概是10-30万左右,如果有医保,我觉得买10万定期重疾和10万终身重疾(保额分红型)就够了。
之所以选择定期和终身重疾的组合,是考虑到定期重疾可以以便宜的价格买到较高额度,在年轻时提高保障功能;而终身重疾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没有重疾发生的情况下,还可以兼顾理财和养老功能(在现金价值和保额接近的时候就可以退保,作为养老)。
之所以选择保额分红型重疾险,是因为目前处于通胀时代,现在计划的保额在几十年以后肯定不够用了,但到那时再买保险,一方面费用更高,另一方面很可能因为身体原因被拒保。保额分红可以使保障水涨船高,部分抵御通胀对保障的侵蚀。
4)关于医疗:
有医保的人可以多考虑住院定额(津贴型),比如住院一天给多少补贴这样的,可以部分补偿因住院而产生的收入损失(不需要发票,和医保不交叉)。买报销型的医疗险要考虑可以报销医保范围外的,否则和医保有重复,比较浪费。没有医保的人可以考虑住院报销型保险的和津贴型医疗险相结合的方式。
5)关于意外险:
不同的人发生意外的风险程度不一样,比如经常出差的人需要提高交通和航空险的额度,普通的上班族就买最经济实用的意外卡单就足够了,同时还包含意外医疗的保障,很经济实用。
6)关于宝宝的保险:
买保险的顺序应该是先大人,后小孩。道理很简单,宝宝的经济来源来自父母,如果父母没有足够的保障,更无从谈及宝宝的保障。给宝宝的保险可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虑:教育金储蓄+重疾+医疗+意外。
我认为对于自己有投资理财习惯的父母,可以定期定投基金来筹集宝宝的教育金(可能短期收益会受股市行情影响,但是贵在坚持,长期的回报应该是很可观的);没有时间理财并希望有稳健收益和保障的父母,可以考虑一些分红型的重疾险,兼顾宝宝的重疾保障和教育金储蓄,比较省心。
对于宝宝的医疗,个人觉得如果在预算不多的情况下,可以投保一些社保性质的医疗险,比如在上海可以买上海少儿学生基本住院保险和上海少儿互助医疗基金,能比较经济地满足疾病保障方面的基本需求。
7)关于父母的保险:
我们这一代人(70年代)的父辈实在不容易,经历了饥荒和文革,好不容易把儿女拉扯大,该是享清福的时候了,却常常因为身体的原因饱受身体和经济的折磨。他们这个年龄买保险已经不太现实了,因为交的总保费可能比保额还高,基本还是自己的钱在保自己,而且一般到这个年龄被拒保的几率很大。
建议给父母买一些经济的肿瘤预防险,比如中国人寿新出的肿瘤预防险,450元保10万(60岁以内可买,目前仅限于上海),最看重的是免费体检,而且B超检查非常全面,我给妈妈买了这个保险。
450元自己体检都不够,更何况有10万元保障,这个保险很值。如果有朋友知道有更好的适合给父母买的保险,可以分享一下哦。另外,给父母也可以买一些意外险,以防意外对家庭的重大经济打击。考虑到父亲一般比母亲收入高,而且父亲退休年龄更晚,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可以优先考虑父亲的意外险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