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开一个辩论会,主题是勤奋和兴趣哪个对学习更重要,我是支持勤奋,大家帮我找找发言稿

希望不要太长,但也要有气势啊,谢拉~~~~`

学习首先有了兴趣才会去奋斗,他们是相辅相成的,但是要辩论的话,你可以说出一方更多的优势!
勤 奋

古希腊的米南德说:“勤奋可以赢得一切。”胜利和成功都是伴随着勤历的人。古今中外的无数事例都印证了这条真理。

事实论据

“笔冢”的由来
唐代书法家怀素以草书著称于世,人称“草圣”。他的草书,气势雄浑豪放有“骤雨狂风”之势。
他幼年为僧,寺院附近种值有一万多株芭蕉,每日摘采蕉叶练字。蕉叶用完了就用浅色漆盘和方木板练字,写满字迹后,擦掉再练。久而久之,竟把漆盘和木板磨穿了。寺院的墙壁上,家具上,连僧人做袈裟的布上都写满了字。他每日勤奋刻苦练字,用秃了许多毛笔,堆集起来埋在山下,名曰“笔冢”。

董老的手杖
老革命家董必武喜欢书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勤于练字。他晚年的时候到户外活动总是拿着一根手杖。走累了,坐下来休息的时候,就以手杖当笔,在地上练习写字,如果坐得高,干脆把手杖像握笔一样提着,在空中写划。散步时,以手杖锻炼握笔、运笔的腕力。由于董老的刻苦勤学,他的书法秀美、挺拔,人称“董体”。

言菊朋学戏
京剧言派创始人言菊朋,是蒙古族人,祖辈几代都是清王朝的武官。他在陆军贵胄学堂念书时就对京剧艺术特别有兴趣。毕业后,他在蒙藏学院某得了个小差事,收入很低,维持六口之家生活过得紧巴巴。可他千方百计要省出钱来去听戏。他特别爱看著名老生谭鑫培演的戏,不管是下瓢泼大雨还是大雪纷飞,他总是脚踏钉鞋,手持雨伞,上戏院买张最便宜的票,潜心观摩谭鑫培的表演。十余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他的足迹踏遍了北京城内各大戏院。
他不但刻苦、细心学习谭鑫培的表演艺术,而且还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终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京剧界独树一帜,成为言派创始人。
门采尔的“绝症”

阿尔道夫·门采尔是世界著名的素描大师,他从13岁开始学绘画。一生共创作了一万五千多幅速写,七千多张素描。这些数量惊人的作品,都是他辛勤劳动的结晶,他不管走到哪里,绘画工具总是随身带着,在大街小巷,乡村田野,河畔山顶,处处可以看到挥笔作画的身影。有人称他得了“缓画狂热症”,他听了很高兴地说:“希望此病是绝症。”

画蛋
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卓越越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第一堂课老师教他画鸡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老师还是让他继续画鸡蛋,这一下达·奇想不通了,就问老师:“为什么老是让我画鸡蛋?”老师告诉他:鸡蛋虽然痹通,但天下没有绝对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鸡蛋,角度不同,投下的光线不同,比方说,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眼睛放低一点看,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因此画蛋是基本功。基本功要练到得心应手。
达·芬奇从此苦练基本功,天天画蛋。一年,二年,三年……他画鸡蛋用的草稿,已经堆得老高了。经过长期的勤奋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兴趣的培养比知识的传授更重要
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中,有个教育顽童的故事: 纪献唐小时脾气暴躁,不服管教,有时甚至大打出手,先后气走了10位老师。后来一个名叫顾肯堂的穷秀才自荐当上了老师。与其他老师不一样,顾肯堂先是任凭纪献唐在书房外玩耍,也不过问。
有一天,纪献唐正玩得高兴,忽听到一阵悦耳的琴声,悠扬的琴声吸引了他。当他知道新来的老师弹得一手好琴时,就俯首贴耳地跟顾肯堂学了起来。后来他发现,新老师琴棋书画竟无一不通,于是他学了琴,又学棋,再学书画,竟“大半年不出书房”。
纪献唐爱打斗,自以为三拳两脚就能把弓腰驼背的老师打倒在地。有一天当顾肯堂提出与他比武的时候,他觉得十分可笑。实际一交手,令他大吃一惊,不但自己不是教师的对手,甚至他的哥儿们一起围攻,也被老师打得一败涂地。纪献堂从此对顾肯堂佩服得五体投地。
从那时起,顾肯堂就引导纪献唐努力读书。教育他树立为国效力的远大志向,从此纪献唐发奋读书,以后连举人和进士,终于成为文武双全的大将军。
顾肯堂知道自己的学生是个顽童,不但玩的贪,而且玩的野,于是他顺其贪玩之心,诱使纪献唐由野玩转为文玩,由屋外玩到书房。然后,他又从孩子喜爱习武着手,用高超的武艺,完全赢得孩子的心。顾肯堂正视孩子特点,从玩出发,循循善诱,最终造就了一位将才。
昨天看电视“玩出来的发明家”讲述的是一个班级倒数第一的学生,喜欢自己小制作。家长没办法,根据他的爱好,给他报了特长班,结果一发不可收,回家就搞小制作,家里除了冰箱,电视不能拆,其余的都拆了看看,没想到结果真研究出门道来了。24项获国家专利,还引进了千万外资,学习成绩也由班里的倒数上升很快,中考取得了前10名的好成绩。记者采访,他说出了缘由:因为小制作要用许多知识,所以必须多看书,多学习。事实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这是学习规律的真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一个人对其所学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迸发出惊人的热情。而热情是一种魔力,它会创造奇迹。”教学实践也证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的接收教学信息,能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果。毅力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兴趣的帮助,那就是一种勉强、一种痛苦。在这种情况下,勉勉强强地去做事情,做好是极其困难的。所以,事实告诉我们,培养学生兴趣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我们做老师和家长的都应该反思,在培养孩子方面是重视了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还是重视了知识的传授和分数的高低。

理论论据

1、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董必武《题赠〈中学生〉》

2、笨鸟先飞。元·关汉卿《陈母教子》

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古今对联集锦·治学联》

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5、努力勤奋可以带来好运。[美]富勒《至理名言》

6、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清·俞樾《茶香室丛书》

7、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尚书·周书·周官》

8、没有时间,挤;学不进去,钻。谢觉哉《学语集锦》

9、把惰性当仇敌。恽代英《致宗白华》

10、 要摘取果子的人必须爬上树。[美]富勒《至理名言》

11、 多识由博学。宋·欧阳修《和圣俞》

12、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古今对联集锦·治学联》

13、 五更起床,百事兴旺。英国谚语

14、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5、 德隳于惰,名立于劳。宋·司马光《逸箴》

16、 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汉·王充《论衡·命录》

17、 功到自然成。明·吴承恩《西游记》

18、 才自内发,学以外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

19、 勤快的人汗水多;贪吃的人口水多。蒙古谚语

20、 斧子也能磨得像剃刀。日本谚语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31
天才出自勤奋 如果没有勤奋,再大的兴趣也不能成就天才
第2个回答  2008-11-04
追随我们时代的春天
春天踏着轻盈的脚步姗姗而来,又是一个百花争艳的季节,又是一个美与芬芳交织的季节,然而人们惊羡的只是现实的明艳,却未曾留意当初的芽儿在绽放的一刹那前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为什么?因为它们的成功需要冲破花苞的束缚,去赢取黑暗中的那一片光亮。
一朵花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呢?我们所要争取的也只不过是到达远处那高耸入云的山巅而已,可是长途跋涉中无法忍受山路的坑坑洼洼,以至于未到山脚就已厌烦于山巅的姿色,这是多么可惜呀!当你走近坑洞的时候,不要畏惧,试着把填满,然后昂首挺胸地跨过去,当你一不留神,被石子绊倒,你可以回头看看害你跌倒的石子,但是,更要站起来再一次向山巅进军。
学习生活也并不都一帆风顺的,难免有些时候会不尽如人意,我们应该学会沉着冷静地对待,而不是一味地抱怨、自责。为了一份过去了的失败,让自己陷入痛苦而不能自拔,这才是真正的失败。
其实,通向成功的山巅的那段路上多亏了那些坑洞和石子,是它们让你知道你的行程有哪些不足,也让你一路上更丰富多彩。
再高的山也是由石子堆砌,再大的成功也是由挫折构成。同学们,理想与现实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和苦涩的汗水。成功的山巅可望也可及,只是它属于勇敢的跋涉者,属于不畏艰险的探索者。让我们踏着猴年幸运吉祥的脚步,去追随属于我们时代的春天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