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中国的一日》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自西方史学理论不断传入国内,“文本”解读成为时下中国史学界新兴的学术研究路径。1936 年,由茅盾、周韬奋等人发起全国首次大型征文活动,产生了大型集体创作的报告文学集《中国的一日》的文本。作为“文本”的《中国的一日》,是研究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底层社会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材料,对聚合民国时期的总体史有巨大意义。
《中国的一日》包括短篇小说,有报告文学,有小品文,有日记,信札,游记,速写,印象纪,短剧等等,从描写的技巧方面上讲,都在水平线以上,并对《中国的一日》全国首次大型集体创作的报告文学集的出版表示肯定,并提出了“从这《中国的一日》里,我们可以看到各地状况,认识各种生活,尤其是在这强邻压迫、危机一发的现在,我们可以从这书里解决两个重大问题:中国究竟破碎到了怎样的地步?这老大民族究竟有没有复兴的希望?”
针对烈文提出的两个问题,这里有两层的意思要解决:一是烈文的两个问题是否准确表达出该书的主要内容?二是如若烈文的问题准确的表达出该书的主要内容,那么就要回答烈文提出的上述的两个问题。从《中国的一日》文本来看,该书是 1936 年极平凡的一日的实录,在这实录的内容当中读者可以看到中下层社会人员、普通民众这一日的生活实态与情感,涉及全国范围与各行各业,并没有统一的一日生活标本,反映出这一日生活的主题的多元化与复杂性。在这多元复杂的背后,实质上存在时代的气息,存在时代的烙印。该书的文本集中反映在中国内部民众的经济、思想状况,在这里虽有类似乡村改造建设、新生活运动等积极向上少数的因素外,却是充满了国家民族危亡,救国抗日运动,军事国防训练,课堂内外爱、卖国的争论,农、副业歉收,工商、金融业衰败、人民生活无保障、心态失衡、精神信仰遗失等等,是国家民族内外交困的节点,“破败”一词准确反映该书的主要内容与思想,烈文的评价准确明晓,也显示出与编委会成员一致的立场与观点,这点是值得肯定。在这所有矛盾与争论的背后,又存在一个民族复兴的历史大问题。“中华民族复兴”是 20世纪 30 年代至 40 年代的时代思潮,甚至是成为当时社会流行口号,此时的“中华民族复兴”是主要任务是民族团结、一致对外,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中国的一日》在征稿、审稿、编稿、定稿的过程中,无疑是受到该思潮的影响,并以该文本中的中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解答了民族复兴能否的历史问题。透过以上文中各阶层民众日常生活的点滴和所思所想的内容,我们不难感受到中日大战将近的气息。在这场中华民族即将直面的危机和浩劫面前,我们也隐隐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与国家民族浴火重生的未来——诚如茅盾先生在序文中写到的:“然而在这丑恶与圣洁,光明与黑暗交织着的“横断面”上,我们看出了乐观,看出了希望,看出了人民大众的觉醒;因为一面固然是荒淫与无耻,然而又一面是严肃的工作!”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