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我爸爸妈妈离婚,妈妈又找了一个,那时候小,不知道啥好,对我还行,我们去后爸的妈家里

他对我不好,经常打我骂我,还因为一些小事,就是看我不顺眼,那时候我后爸我妈经常因为后奶奶吵架,我后爸一句话也不敢说,我妈受委屈,他有一个女儿,后奶奶对她特别好,对我不好,经常打我,我妈没在家让我叫我后爸叔叔,我后爸不吱声,我后奶奶打我,他也不吱声,就在我妈在的时候对我好点,我姥姥对我特别好,虽然我姐不是亲的,我姥姥也没打她骂她,在我姐面前总是笑的,前几年还好点,特别是我3.4岁到12.13岁时,对我特别不好,我妈在我14.15跟我后奶奶大吵一架,搬出去住将近一年,后奶奶对我才好了,现在表面上特别好,我妈这几年赚了几十万,对我们更好了,虽然对我好了,但我心里一直过不去这个坎,我该不该原谅我后奶奶

第1个回答  2018-02-17
不应该原谅,凭什么原谅她?她自己做的这些事情自己心里没点B数吗?既然有缘能成为亲人,虽然是名义上的亲人,但也属于一家人,她竟然这么对你,必有其令人厌恶的内心,本身你后奶奶心里就是扭曲的。对自己家有血缘关系的就好,还有这种道理的?是我,绝对不会原谅她。等长大了瞧都不要瞧上她一眼,因为,她没有资格!她根本没把你们当亲人过,何必委屈自己,做别人眼中的乖乖女!尊重是相互的,人生这一世,一定不要做委屈自己的事情,对自己好点,胜过那些没有意义的亲情!建议,有钱了直接搬出来住,不要去理会去奉承那些没有意义的人!自己生活过的还舒坦,不用看他人眼色!看完就很气,是我长大了肯定会找各种理由找她吵架,把小时候所有对我的做法全部还回去!追答

一定不能原谅,原谅等于默认被欺负,等于她们的做法都是对的,凭什么我们要原谅她?你妈为了顾全大局,肯定受了不少委屈,长大了要尽量帮她分担,毕竟她也不容易

追问

说的也对

第2个回答  2018-02-17
人不是为自己活的!对她好不好你要衡量一下对你老妈有没有好处。家庭和睦,自己受点委屈又算啥!
第3个回答  2018-02-17
自己看到办吧,你心大就原谅她。看情况
第4个回答  2018-02-17
看妈妈吧,做什么事毕竟还要给妈妈面子,听妈妈和话没错的!追问

可是我是在咽不下这口气

可是我是在咽不下这口气

追答

如果是我,我也咽不下这口气,毕竟这么对我,我会记一辈子

但是妈妈毕竟嫁了他家,妈妈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呀

追问

那我该怎么办

追答

都说了,跟妈妈聊聊天,看她怎么看待这件事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5个回答  2018-02-17

您写 了好多,其实也没有说原谅不原谅,既然你已经十几岁了,应该懂事了,您后奶奶现在应该岁数很大了,所以您没必要个她计较,站在您的角度,她确实是一个坏奶奶,但是你们毕竟没有血缘关系,所以家刚开始不接受您是正常的,不管是谁有钱了,她既然现在对您好了,您也长大了,您心里是在别扭的话,面子上过去就可以了,但是也要做到不让您妈妈为难,加油,同时也给您拜个年。

再婚家庭中,多半会有一件很棘手的事情,那就是——孩子能否接受。  

案例:争取孩子谅解

得知父亲即将再娶,李斌的儿子第一个反应是:“为什么这么快?”虽然儿子与李斌的未婚妻陈晓之间貌似相处得不错,但儿子一直表态“我就只有一个妈妈”。 为了争取孩子的理解,李斌选择开诚布公地与孩子对话,让他了解自己的决定。李斌向儿子解释:“以后你长大了会组织自己的家庭,而爸爸也需要有一个伴。”多 次的交心后,孩子态度软化了。

解析:李斌和陈晓所碰到的,其实是许多离婚家长在准备再婚时必须越过的第一层障碍。很多准备再婚的家长总是不切实际地期待新伴侣与孩子一拍即合,事实上,孩子往往 需要一段时间与继父母建立关系,这个过程牵涉到适应继父母的好恶、脾气;担心接受继父母是对亲生父母不忠的内心挣扎,还有琐碎的生活习惯等。孩子一般需要 5到7年的时间才能完全接受新家庭。

案例: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

“以前我可以拥有你100%的爱,现在只能分到你1/3的爱。”带着13岁女儿走入第二段婚姻的杜菲,面对女儿的指责,心里既难受又好笑。女儿原本是家 中的独生女,如今要成为一个新家庭的一分子,还有一个年龄相仿的哥哥,杜菲明白女儿需要时间适应。不过她坚持不给女儿任何特权。杜菲说:“我必须平等对待 每一个孩子,绝不能有丝毫偏心。”

解析:杜菲这样做是完全正确的,只有这样才可以维护好再婚后两方孩子之间的关系,否则稍有偏颇即会引发家庭大战。

案例:建立新家庭的记忆

方羽带过孩子到墓地拜祭生母,也常跟他们一起翻阅他们与生母以前的生活照,她甚至不勉强年长孩子改口叫她妈妈,她要用最实际的行动证明:她不是来替代他们心目中的妈妈的。

过去的记忆方羽无法也不会尝试消除,不过她与丈夫决定,要在他们记忆的相簿里,增加属于这个新家庭的篇章。所以他们经常找机会一起去郊游、旅行,累积共同记忆。

解析:对于离异重组的家庭,不要试图去阻断孩子与亲生父母的往来,那样只会适得其反,而需要努力建立新家庭的记忆。  

支招:

六条守则

1、无论孩子对亲生母亲、父亲什么态度,你都不能在孩子面前否定他们,而是尊重和接受。

2、永远不要想取代孩子的亲生父母,即使孩子非常爱你,愿意称呼你爸爸或妈妈。

3、给孩子相对独立的空间,也给自己空间。

4、不要试图和孩子争夺丈夫或妻子的爱

5、不要在孩子面前与配偶过于亲热,而让他(她)感觉受到冷落。

6、给孩子更多的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