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大三,走在了考研还是就业的十字路口,想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怎么做,上哪做好?

本科:哈尔滨商业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本意没有什么兴趣考研,感觉没什么用,但不知道这么想对不对。未来希望在金融,证券,企业财务部门工作,不想一直当会计,对职场还是一窍不通。

眼下,有的学生认为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就能提高就业竞争力,于是在大学期间把考研作为唯一目标而选择考研;有的学生其实并不想读研究生,但受到“总归要有研究生学历”的影响而盲目跟从,导致读研就冲着一纸文凭而去。
有网友表示:“作为过来人,我还是建议大家不要先着急去盲目地选择考研或工作。要先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结合行业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就业形势进行综合分析,再确定是要考研还是工作。考研是否有利于就业,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就业还是考研,都必须要摆正自己的心态,看清自己的位置。”考研这个过程十分枯燥,需要承受的压力也很大,考研与就业也并没有最佳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选择。
在民间关于最难的“六大考试”中,排名法考和高考之后的考研,尽管总人数远远低于中考和高考,影响力却在逐年递增。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每年全社会围绕考研的人数变化、题目难易、热门行业等话题,乃至猜题、培训、资料、复习等“考研生态链”,总会形成多波次关注的热点。
根据教育部最新统计,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290万人,比2018年激增52万人,增幅达21.8%,创历史新高。单从报名人数增长的幅度来看,这确实是一大新闻。然而,倘若以为这其中“虚火重”“泡沫多”,显然是没有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这一变化。
理论上,影响我国研究生总人数变化的因素有人口基数、人均GDP以及高等院校数量等。一般认为,影响我国研究生总人数的最直接因素,是个人的高薪资待遇、高品质生活这些内在需求和整个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外在要求,在更高学历方面构成叠加,进而在考研这个环节形成“风景线”。也就是说,在我国高等教育录取率和招生总人数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考研大军总量仍将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一定意义上,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第一大国、制造业第一大国和人口第一大国,在消费电子产品、通信设备、高速列车、物联网、芯片、软件等方面具有全球领先的技术和实力,在电动车、风机、核能、太阳能光伏、节能产品等方面早已跻身大国之列,综合看,我们的研究生总人数不是多了,而是远远不够。以美国为例,自2000年以来,美国25岁及以上人口中,最高学位为硕士的人数翻了一番,达到2100万人。在美国成年人口中,13.1%的人拥有硕士学位、专业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我国的研究生总量占人口的比例大概在0.5%至0.55%之间。如果把考研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大业的大视野下,全社会仍然需要为此付出巨大努力。
至于说到该不该考研和考什么专业?是为了学术研究还是为了薪资待遇?是随波逐流还是坚守梦想?在我国的产业结构逐步向全球产业链的上游转移过程中,在知识成为社会治理以及文明进步的一个亮点之时,考研,无疑也是个体磨炼提升自己一个不错的选择。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15
从优势开始。
“补短”比“扬长”的机会成本、直接成本、损失成本要大的多得多。
“财务管理”类的职业路径:
1.企业财务类:会计——会计主管——财务经理——CFO
2.投资类:CPA -------投资分析师——投资经理助理------投资经理
3.理财规划类:理财规划师(目前自行创业和保险公司中居多)
4.证券类:证券经纪人——证券客户经理——证券分析师———证券经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3-15
能上研究生的话最好就上,学历在国企和在公务员看得很重的。
在金融机构混得好的,都是名牌大学、研究生、海龟之类的。
建议去考多点金融方面的证书。
第3个回答  2011-03-15
先考,没关系的,如果考上了,会好些,毕竟现在很多单位都要研究生的
我当时也是大三准备考研,结果没考上哎。。虽然现在也找到了工作,但是很多不错的单位都要研究生学历的。。。
所以当然还是研究生好啊。。
第4个回答  2011-03-15
就业有好的、理想的去处时,优先考虑就业;否则,考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