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药家鑫案和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12-24
李玫瑾用“弹钢琴”来解释药家鑫案,被网友一致攻击
但是在心理学业界,广大专业人士对李教授的分析还是赞成居多的
李玫瑾是国内“犯罪心理学”的权威,有偏见的暂时放放,去看看她对国内知名案件的解说,基本满足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犯罪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12-24
都是人格分裂
第3个回答  2014-12-24
心里险恶,心灵扭曲。人格缺失。

速度 跪求 急急急!!!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药家鑫案和林森浩案的共同点
药案是激情犯罪,被害人是陌生人。林案是有预谋,有组织的谋杀案,被害人是舍友。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大学生犯罪了 接受过良好教育,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年人犯罪 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关于人性的理解和教育,使得他们对于生命不尊重 父母的责骂(药),扭曲的自尊(林),比起这些来,生命的意义反而在其次,...

药家鑫与林森浩事件的感悟
药家鑫和林森浩的事件都是社会热点,舆论焦点,其背后反映的社会问题发人深思。首先,药家鑫案揭示出社会中一种令人痛心的现象,那就是部分人在遇到挫折或者困难时,选择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这是一种道德的缺失,人性的缺失,也是教育和社会责任的缺失。药家鑫在驾车撞人后,本应立即停车,提供必要的帮助,...

通过药家鑫案,林森浩的复旦投毒案,你看到了什么
看到被害人家属心毒,既要人家赔钱,又要人家的命,遭到社会的谴责。药家鑫本来是自首的,可以宽大处理--死缓。也看到了司法的不独立,听舆论的摆布。

根据心理学上情绪和人格分析马加爵事件
马加爵事件是典型连环杀人案,有别于一般的冲动犯罪。与近年的大学生犯罪做类比,更像是复旦林森浩投毒案的升级版,而与药家鑫案则有很大区别。人格问题是马加爵的根本问题,满足反社会人格的定义,可以说不论他是贫穷还是富贵,是高材生还是文盲,对于社会来说,他都是一个危险的存在。这类人天生缺乏共情...

对方谅解书要价太高,我选择坐牢,对我今后影响大吗?
现实中谅解书最大的作用在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中,比如药家鑫案,以及复旦林森浩投毒案,这两个案子只要受害者家属出具谅解书,药家鑫和林森浩就能免死。而今年上半年在成都发生的一起灭门案,岳父将女婿一家三口捅死,结果一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二审改判死缓,原因就是死者妻子也就是嫌疑人的女儿,以受害者家属身份出具了谅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