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提高申论写作水平?

如题所述

申论:把头脑变厚,把思维变薄
我发现考生对待申论的态度只有两种:1种是全盘放弃,认为申论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短期的学习不会取得质的提高;另一种是疯狂的学习,恨不得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信息,尽可能的快速提高写作的能力。两种人的心态我都理解,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可取的:第一种是学习上的犬儒主义,第二种是学习上的功利主义。
那么如何在两种主义的夹缝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呢?其实还是技巧。
首先,我们还是要理解申论考的是什么。“申论,申而论之。”这几乎是每本申论习题书上的开篇话,但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就非常难了。在复习的时期,我也一度迷茫,什么也采用了犬儒主义的态度——不看不想不问,但这使我陷入一个误区,形成恶性循环。在朋友一直告诫我申论不可放弃之后,我决心选择一种好的方法来攻克它。
申论。对‘申’这个字我没有什么理解,但是对‘论’这个字我有一定的理解。论,就是讲解辨别的过程吧,立体性的思维一下,就是点——线面——点的过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论点,展开论点,回到论点的过程,因此,收放自如的思维驾驭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成了我必须快速提高的重点。
还是前文所提到的,在应付考试的过程当中,你需要明白考试考的是什么。于是,我又开始对申论的试卷展开了细致的研究。出于我意料的是,试卷的考题设计正式我对‘论’这种点线面的理解,第一题的概括,第二题的对策,第三题的大总结,与我的‘论点,展开论点,回到论点’正好吻合,这真是件值得庆幸的事。
所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我找到了自己学习的方向。
我选了历年的真题,继续做我基础的研究,但是与行职不同的是,我没有选择去做题,而是选择去分析题。我把原题读了一遍,简单的按照自己的思维想了一下,而后就开始翻看答案。值得注意的是,我对答案的阅读不是简单的看了一遍,而是做非常严肃的研究,这其中包括每一句话的设计,每一个词的应用,每个问题的寻找以及每个对策的提出。我发现,其实我们大家都能对材料进行一定的分析,但是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我们不会说官话,我们的思维和意识都对,但是语言不书面不正式,第二是我们的思路比较窄,往往侧重其中一个方面,不够全面。这是两个最为重要的问题。
我曾经给自己写过一句话,叫做:出现问题,就解决问题。既然我们已经发现了问题,只要解决了,我们就能获得提高。
于是,我进行了更具针对性的计划。我的建议是大家每天找出一篇文章来读。有人会说,这种方法人人在用,但是我要强调的是,1 你选择什么样的文章,2 你怎么去读。
申论考试涉及很多热点问题:经济,政治,文化,精神,艺术……等等,因此在选择文章上,我们要涉猎广。很多考生选择文章一味的强调热点,热门,但往往忽略了事情之间的联系性,这就是思维范围狭小的原因。所以,我们每天都要找出一篇好的文章,这篇文章在内容上要具有时效性,而且要具有代表性。说简单了,就是我们每天要给自己一个课题,用45天的时间积累出不同的课题,比如说第一天是农民失地问题,第二天是医疗改革问题,第三天是经济转型问题,总之每天要不一样,要争取在复习的45天时间了解45种不同的热点信息。第二,是如何读。很多考生复习申论,简单的看一遍,就说“哦,这个我大概了解了。”其实他真的了解么?根本不会。如何能让我们记忆更深刻,就是复述,再深入。每天选出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可能出自某个省区的真题,可能出自《南方周末》,可能出自关天茶社,总之,你要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具有全面性,内容丰富的文章。这里还要插一个问题,我们的申论最后一个大文基本上要求是1500字,如果你选择的文章能有1500-2000字这样最好,一是可以让你了解热点,二是细心的你可以分析一下如何使用这1500字说明一个问题。
拿到一篇文章,大家要细细的读,分析每一句话的构成,分析每一个段落的组成,分析每一个观点的方向。当你把一篇文章,由表及里,由外到内全部分析之后,你会发现你对这个热点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个时候,你把文章丢掉,开始复述这个问题,争取把刚才文章所提到的每个观点都讲出来,记住,是讲解,你要让别人也能听明白。这样一来,不久你会发现你的头脑变厚了,而此时的你会发现,自己对每个社会问题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当然,这仅仅是最基础的工作,是每天必须做的工作。更为艰苦的工作是在这个基础上的技巧锻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拔高’。对热点的问题理解的深入,你会发现你逐渐养成了从机制与体制角度去看待问题,以人,社会,国家方向去理解问题,思维更全面,内容更丰富。
怎么能说的更清楚呢?我举个例子吧。
大家说为什么说我们党是先进的党?我们为什么从事市场经济改革?为什么我们党是人民的党?
大家看到这3个问题,恐怕就要分着去答了,其实它们是紧密关联的。我简单说一下:
我们人类在社会上生活,什么约束我们的行为?回答是法律。那么在法律之上的,或者说约束政府,约束政党的是什么?回答是法则。天然的法则。比如说“适者生存”这样的天然法则。在天然法则的影响下,政府与执政党也有合法性与不合法性之分。比如说国民党的反动政府管理,人民遭受了很大的压迫,由于人民的生活权益受到威胁,天然的法则宣告它是不合法的,人们就要推翻它。因此,我们党在执政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执政党合法性的问题,这也就是我们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原因。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的市场是闭塞,没有外力的支撑,3年的自然灾害,导致我们饿死了很多人,没有外部市场元素的注入,饿死的人数量显然要上升,而死亡侵犯了我们人民生活的基本利益,这导致我们可能面临执政党不合法的问题,因此,我们为了人民的利益,也为了我们继续合法的执政,我们逐渐选择进行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运行之后,我们发现我们维持原来的计划经济的成本高于我们使用市场经济,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进市场经济的改革。从经营成本的角度考虑执政,以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作为执政的合法性,这样的党不是先进的党,不是科学党么?
以上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法律,政治,经济,历史,党建等多个方面,因此我想强调的就是,要让我们能具有这样的思维,能具有这种逻辑关联的思维。
当这些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的水准,而且你可以把这些知识用关联的思维阐述之后,你的申论基本上已经定型了,下面的工作就是具有针对性的去练习一些题,对答案的构成和回答的技巧做一个细致的分析。在网上有很多申论写作的技巧,我觉得都很有帮助,我稍微总结一下:
1 分析材料的时候,一定对每段的大意进行总结。这个和我们小学学习的概括段落大意是一样的。
2 分析材料的时候,将材料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并逐一思考对策。
3 将同类型的段落大意进行总结。比如说前三个小段全说的是某一件事情的危害的三个表现方面,那么我们可以总结成为——这件事情危害严重。总之,就是要简练而全面,但不需要具体。
4 下笔前一定要在草纸上进行撰写,反复修改。
5 进入角色。大家都玩过rpg的游戏吧,比如我们在10年前的仙剑等。这种游戏的主要玩点就是你成为游戏世界中的一个人,进入了那个角色的世界。申论里的最后一个文章写作也要这样,在撰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进入角色。比如说让你做办公室的科员写一个通告,再比如说去写一个演讲稿之类的,进入了角色,一切就好办多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13
一、买一本申论复习书,加深对申论的了解。申论具有策论性,重在提出措施,应将主要篇幅放在措施论证上;申论对知识面的积累和归纳有很高的要求,申论考的是解决问题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申论考试不需要很好的文笔,但是要在很短的时间里总结大段的材料,并针对某种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是公务员必备的素质。

二、针对申论的特点,建议练习一下快速阅读,提高阅读理解、归纳分析能力和复习、做题效率。因为快速阅读不仅体现在阅读速度的高效上,更是归纳理解的高效:对抓住文章段落的脉络和重点有非常好的作用,帮助我们对文章做整理、分析和归纳。我用的是《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软件里面还含有公务员的考试课件,不过这个只是一些相关知识,主要是为了方便练习用的,如果自己有资料,可以上传到软件里作为资料训练。

三、多写多练多总结。应制定一个周计划/月计划,规定自己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多少套申论练习,每做完一套练习应具体分析作答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复习,在此过程中,最好是有个专门的老师指导你,帮你找出其中的问题,可节约更多在黑暗中摸索的时间。

四、多看政府公文,加重对应用文写作的练习,遇到问题多交流,可到公务员考试论坛或与考友交流。
第2个回答  2017-11-05

1,结构与条理每本辅导书都这么强调,但是能正真意识到这个重要性的考生并不多,这就是传说中的“熟视无睹”。结构上要注意各部分划分合理,各部分之间逻辑性强,每段开始和最后要承上启下,每段的总分结构就不用说了,一定要保证。条例上,要保证自己的文章所有的字句都在条理之内,也就是都被“就国内形势而言…就国际形势来看…”“一方面…另一方面…总之”“短期来看…长期来看…”所包括,不是某些部分,而是全部都在条理之中。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对这一点已经理解透彻做得很好了。

2,知识累积千万不要背资料,要多看,要理解,要了解问题的核心实质所在。很多人推荐看半月谈或者人民网的评论文章,我觉得初学的时候可以这样,但是要想得高分,就要多看一些报道性的文章,直接获取信息自己加工,比看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更有深度,而且用起来也会更灵活。自从我知道这个道理之后,闲来无事就看报,看新闻,看网络报道,阅读的时候同时想想以前自己看到过类似的东西没有,这些东西的内在联系在哪里。只是累积也不需要很久,一个月半个月的持续高强度信息输入,我个人觉得也很有效。

3,选一个好的写作套路,了解,学习,操练,并且操练到烂熟于胸的地步!学申论的人应该相当一部分人都接触过高手写得模版,如果你发现有适合自己的写作套路也可以去学习和操练,有的时候并不是哪个套路更好,就像叶问讲的,功夫哪有高下之分,人才有高下之分。

4,持之以恒像我这么愚钝的人坚持半年都能考下一个难度不小的职位,大家就更没有问题了,不要怀疑,只要坚持练习,坚持总结。

第3个回答  2018-08-02

    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提升技巧:

    明确立意

    ①从作文题干中找到文章给定的标题、主题或话题,从要求当中找到作文评分要点和隐含要求;②从三道小题目中找到共性,题目一般是围绕着材料主题命制的。

    规范结构

    ①开头部分:阐述文章题目的关键词,引出总论点。

    ②分析部分:分成三至六段。第一,说明观点背景;第二,阐述观点目前问题,通过论述其危害阐述观点的需要性;第三,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③结尾部分:得出结论,落实观点。

    充实内容

    ①运用理论法,其证明方式包括原因分析、影响分析、政策分析、名言分析等;

    ②例证法,例证可用的事例包括社会热点、自身经历、名人故事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09-19
说明:《申论是一场游戏》最早在社区进行连载,诠释的是花木君的申论学习观、学习方法,力求以简洁、直接的方式来解读申论的本质,并尽可能做到“让申论的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相关的知识点已经制作成了课程!

1,序

我的伙伴,
无论你是第一次亲密或非亲密接触申论,还是早已在公考路上摸爬滚打到鼻青脸肿,相信你都曾听过这样一句废话中的废话:申论,真特么的难!
申论真的很难?无法在短期内得以提高吗?
让我们想一想:
十几二十年的汉语学习,没上小学就被利诱或被恐吓着阅读、写日记。现在,阅读与写作能力当真谁比谁差?
请淡定!我只是想告诉你:
绝大多数人的申论基础都是半斤八两(最多多个一钱)。没有取不到的申论高分,只有没用的老师和不争气的考生!
不要说你当下的基础如何,也不要说别人“裸考”就考到了高分,更不要说“人家有背景,而我只有背影”。基础不是理由,能力、背景不是借口,真正有用的人能够处理成功带来的喜悦,也能承担失败所带来的苦涩,更能承受战斗过程中的煎熬和痛苦。
请记住:申论难学,申论分数不高,不是你的情商低,更不是你的智商低,而仅仅源于你所付出的精力和努力还不足以支撑起你的公考梦。
如果,有追求,就不要抱怨,更不要害怕,实现追求最好的途径是坚定前行、矢志不移;
如果,担心起点低,就不要自怨自艾,把用来自怜、自卑的时间用来好好学习。不管离成功有多远的路程,它都是既定的,只要我们努力,总会近点,近点,再近一点。
如果,基础还不错,也不要自满,更不要自得,要知道“可能的成功远不等于已经成功”,拥有一定的基础而缺少必要的努力,是可耻的,更是可悲的。
申论,终究是一种应试的科目!只要我们把握了既定的规律,了解了客观存在的规则,一切都将水到渠成。
好了,大概你已经很激动了。希望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能平等的交流,友好的探讨,一起获得学习的快乐,赢得高分的奖赏。
未来,终究是我们的!

2,材料篇

从步知公考学院数十万用户的调查情况看,很多伙计对申论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抵触情绪,这种抵触很大程度上源于给定材料阅读、分析所带来的阴影。
少则几千字,多则近万字也就罢了,最让人愤愤不平的是,其内容既不是拥有狗血情节的故事会,更不是集聚郎才女貌的美文、小说,所以对申论材料有抵触之情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作为感情丰富、热情追求自我的新时代青年,谁愿意整天对着毫无生气、一本正经到让人头晕目眩的“条条框框”?谁愿意看泛不起一点涟漪的文字?!
然而,对于选择了公考的我们而言,并无退路,要么壮士从此去、一往无前,要么当机立断,另寻芳草、回头是岸。
无论申论的考察设置了多少让人晕头转向、哭爹喊娘的要求,无论申论的作答多么让我们苦不堪言,对于选择了应考的我们而言,唯一的出路就是遵守游戏规则,追本溯源去理解申论考试的目的并找到自救的方法。
申论作为选拔公务员笔试的一种科目,自呱呱坠地之日起便最大程度的打上了行政的烙印。这种烙印实际上就是【命题、作答的原则】。
请记住:申论属于目的性考试,因此申论的材料是一种主旨、概括性阅读。只要把握了一些原则,就能掌握其本质规律,从而迎合命题要求,并一举获得高分。
【材料阅读,要有问题意识】
行政,本质上就是解决问题。所以,作为以解决问题为己任的申论,材料、题目都会围绕着问题来展开。
而这里的问题可以划分为抽象性问题和具体性问题两大类。

一,抽象性问题
也叫主题性的问题--就是给定材料的主题。任何一套申论试题,都会紧扣一个核心主题来展开,如2014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真题所关注的是“社会心理与社会心态问题”,2013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真题所关注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因此:做题时,首先要想方设法的弄明白材料的主题是什么,因为这决定着思考问题的方向和作答所能达到的高度!
那么,如何快速而准确的把握材料的主题呢?除了从材料中总结外,还有一个小秘诀,那就是结合题目进行分析,尤其是作文写作题往往都会给定“主题”或者“标题”,而这个“主题”“标题”往往就是给定材料的核心议题。顺便提一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主张“先看题目,再看材料”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你能准确的把握材料的主题,那么我要恭喜你了,你已经入门了。当然,这还不够。
接下来,你必须清楚的是,材料所关注、涉及的内容无非就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前面已经有讲解,能记住吗?):
1,问题的表现形式;
2,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所带来的影响(涵盖正面影响和反面影响,不要以为问题就完全等于坏事,它往往也预示着解决问题的方向,隐含着解决问题的意义和方法);
3,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所以,在实际的练习、考试过程中,按照这种方法就能比较合理、顺畅的梳理出材料的核心内容,且命题无非就围绕这几个方面来展开—要么是某一个方面,要么是某几个方面(不信?可以找一份试题自己试试看)。

二,具体性问题
是指主题性问题在材料中的表现形式,如2013年上半年湖南省考申论真题卷的主题问题是新时代工人发展问题,材料中所展现的新时代工人技术水平不高、工作环境不自由、缺少社会尊重等就是具体性问题(涵盖与被涵盖的关系哦)。
画个图呗:

大圈圈就是主题性问题,小圈圈就是具体性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带着问题(题目要求)去阅读材料】。
任何申论的题目、题型,其命题、作答都必须立足给定的材料,所以说【申论作答的根本性方法就是挖掘材料,对材料的理解程度决定着最终的得分(不是你基础不行,而是你的锄头挥的不够好哇)】。
从当前申论试题的给定资料类别看,主要有事例型材料、评论型材料和理论型材料三大类,我们举例简单了解一下。

事例型材料(举例子)
如:
27岁的小邹认真的考虑了几次之后,还是决定不去参加周日约定好的教友福音会。他确实需要倾诉,但肯定不是向神父。到目前为止,至少他并不认为自己已经到了需要求助于某种宗教的地步。
身高1.74米,体重150斤,在北方城市的机关大院内,这几乎是一个标准身材。当小邹回顾自己进入‚体制‛的四年,注视着自己不论从体型还是心理都还逐渐被‚体制化‛,甚至连血压、血脂也与周围的同事趋同时,面对着对外人看来‚很顺‛的处境,他有一种莫名的躁动。(2014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真题材料一节选)

评论型材料(表观点)
如:
某网站发表了题为《谈谈转型期青年社会心理问题》的署名文章;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日益深入,经济收入成为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青年阶段则迎来生命周期中‚需要与拥有之间的“倒错规律”,即在由不同阶段所构成的人生发展过程中,在最急需各种资源的青年阶段,个人能拥有的东西还非常有限;而到了对各种资源需求较少的“成功阶段”,个人则又拥有了很多东西。因此,青年阶段正处在一个百需特补的特殊时期,金钱,“焦虑”成为一种很现实的心态。(2014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真题材料四节选)

理论型材料(说理论、政策)
如: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不仅要完善相关立法和建立专门疏导机制,还要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从价值观方面解决问题。
“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录的一个条件。”“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这些关于心理健康。人生观和幸福观的名人格言,被有效地运用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都能通过树立榜样,在教学中自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2014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真题材料六节选)
【好吧,我们对材料阅读小结一下:纵有字数万八千,紧扣问题莫思迁;材料题目细处寻,把握规律意自现】

【材料运用的几个技巧】
一直强调,申论的作答必须依托材料,材料运用不仅是要点提取、论据组织的良好载体,同时也是我们提高效率、打造特色的重要方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如何在申论写作中高效的运用材料,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
一,开篇用
案例1:当手机、电脑让“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当新技术的运用让世界触手可及,当信息技术的普及逐步打破社会闭塞的鸿沟,我们已然迎来了科技改变生活、改变人生、改变世界的发展新天地。
案例2:近日,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家人之间的感人故事中刘女士的乐于助人、敢于担当,李老太家人的感恩宽容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彰显了当代中国人民的良好精神风貌,让人们体会到社会温暖的一面。然而,倒地老人无人扶、瘦肉精健美猪频上桌等道德失范、诚信滑坡等问题也频频发生,严重损害了社会的健康发展。
案例3:河西走廊,曾因厚重的历史而闻名于世。然而,由于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黑色发展模式,今天业已成为了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河西走廊”的变化是我们生态环境问题的直观凸显,不仅损害了民众的权益,更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只有告别黑色发展之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构建绿水蓝天“美丽中国”。

二,分析缘由时用
案例1:科技改变生活,更改变了人类发展的轨迹,但高铁事故的惨剧、马航失联的悲伤也提醒着我们科技创新、运用中所存在的不足。
案例2:“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无不反映出社会道德的失范,社会道德氛围的缺失。
案例3:纵观中国发展历史,从洋务运动到近年频生的“山寨”现象,“生搬硬套”、简单的“拿来主义”无法成为民族发展的通衢大道。
案例4:从延绵江北江南数万里的雾霾到绿洲幻化成烈日风沙,从生难有立锥之地到“舌尖上的中国”屡现危机,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问题的烦恼、愤怒和“绝望”。

三,分析意义时用
案例:美国的iphone能联通中国的亲情,中国的海尔同样能保鲜美国人多样的生活。科学无疆界,技术无国籍,普遍的人文情怀方才构建了相互尊重、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

四,论证措施时用
案例1:正如个性化的定制和服务是中国盾构掘进机与国际“巨头”竞争时的一张“王牌”,我们需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科技创新、科技运用的成果。
案例2:充分发挥“孙氏兄弟”、“最美妈妈”等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在全社会推行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五,总结时用
案例1:只要我们…就一定能避免….
案例2:领导人、结论性的语句概述。

3,题型篇

如果说申论考试是一次“华山论剑”,那剑手们需要练就哪些高深武功呢?
考试大纲说: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感觉:很玄的样子。
实际上不管你参考的是哪一类申论,具体的考试要求、能力要求如何,其最终都是依托题目来得以呈现的。所以,【申论备考的关键就在于熟悉并掌握常规题型,进而提高解题能力。】

因受篇幅限制,详细内容待更新。且本知识点与花木君的课程一脉相承,可尝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