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爱拖拉,家长如何科学的帮助孩子克服拖延症?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30

时间如流水稍纵即逝,然而很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做事磨蹭、不分主次、习惯拖拉等坏习惯,因此越来越多的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的教育中都把引导孩子学会时间管理提上了日程。

年前的一个周末,“闺蜜”由于公司临时的加班通知委托我代为接管放学的宝贝女儿嘟嘟,嘟嘟当时正值幼儿园大班的最后一个学期,由于平时经常带着孩子一起玩耍,因此嘟嘟下学后也并没有因为没有见到妈妈而情绪过于低落。

回到家后,嘟嘟的一系列表现让我大为震惊。对于一个不满五岁的小姑娘而言,嘟嘟回到家后第一时间就是开始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待我准备好午餐之后,乖乖吃饭毫不挑食也不做其他过分的要求。


晚餐后嘟嘟撒娇式的抱着我询问到:“阿姨,今天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我都已经完成了,可以看半小时的动画片吗?”嘟嘟的“小奶音”仿佛有着融化人心的神奇魔力,我连声应道:“当然可以”。

在嘟嘟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小姑娘时不时的都会向我询问时间之久,当观看时间足够半小时时更是果断的关掉了电视,没有任何负面情绪。随后便乖乖回到书房从书包里拿出一本画册,一边涂画一边等妈妈接她回家。

“闺蜜”下班后来接嘟嘟时,我毫不掩饰对嘟嘟乖巧的表现和极强的时间观念予以表扬。“闺蜜”也倍感自豪的欣慰表示嘟嘟之所以时间观念较强,主要得益于平时日常生活中她利用“四象限法则”的教育引导。

相信在生活中,也有一些孩子和嘟嘟有着截然相反的做事方法和时间观念,遇到事情总是习惯性的拖拉磨蹭,时常分不清学习和娱乐的主次性,面对父母的催促还总是把“等会儿”挂在嘴边成为口头禅。


孩子出现做事拖拉,会有哪些危害呢?

孩子做事拖拉,时间观念易缺乏

当拖拉、磨蹭成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做事习惯时,便很难在既定的时间完成本该完成的事情,长此以往,孩子的认知中便会把做事拖拉当作正确行为,从而导致时间观念的缺乏。

一个缺乏时间观念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事容易不分主次,做事磨蹭、拖拉成瘾,久而久之便会形成遇事不认真,做事懒散的行为认知。

孩子做事拖拉,不利于自我成长

一旦做事拖拉成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处事风格,那么所有需要在既定时间完成的事情效率都会大打折扣,日积月累的拖拉行为量变引发质变,不利于孩子良好的个人发展和身心健康的自我成长。


孩子做事拖拉,有碍和谐的亲子关系

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的个人成长有良好的助力作用,而当孩子做事拖拉成为习惯,作为父母定然会由于不满而对孩子严加引导。当孩子做事拖拉的习惯和父母急于引导孩子迅速改正的行为由于孩子的不理解产生冲突,便会引发亲子关系的不和谐,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育成长。

孩子做事拖拉,不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孩子做事不分主次、磨蹭拖拉成为习惯,那么当孩子长大成人需要融入社会独自面对复杂的人际交往时这样的习惯也会时常暴露。

社会不等同于家庭,没有人会如同父母一样原谅孩子所有的不足,一旦孩子在独自面对社会时做事拖拉的行为习惯无法改正,将会使孩子良好的人际关系大打折扣。


因此,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做事磨蹭拖拉等不良行为表现时,作为父母一定要予以重视,及时通过科学的引导方式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培养孩子正确的时间管理观念。在引导孩子正确时间管理观念培养的过程中,“四象限法则”可以借鉴。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是由著名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提出的理论,他将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的事情按照“十”字划分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四类。

重要紧急的事情立刻做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类似于上学后每日的学习任务都可以视为当天重要紧急的事情,面对类似于此重要且紧急的事情,父母可以引导培养孩子的“优先”意识。

可以通过和孩子达成约定来引导孩子每天将学习放在首位优先完成,待孩子完成每日的学习任务后再奖励孩子适当的娱乐休闲,让孩子在劳逸结合中快乐学习。


重要不紧急的事情稍后长期做

对于孩子而言,知识点长期的记忆掌握可以视为重要不紧急的事情。面对类似于需要孩子长期温习加以巩固的知识点掌握,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利用每日的空闲时间加以温习,不给孩子施加过分的压力,让孩子在长期的坚持中逐步自主的掌握重要知识点。

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委托他人做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常常也会遇到来自于外界紧急但不重要的诱惑,比如孩子在准备学习时突然收到别的小朋友邀约玩耍或一起看动画片请求。

此时,面对突如其来打乱孩子节奏的紧急不重要之事,父母可以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进行沟通,引导孩子先完成当下重要紧急之事,并可以婉转的告诉孩子玩耍、动画都可以委托别的小朋友先玩,等到他完成重要事情之后,是可以再去补上的,让孩子在心甘情愿中接受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延后做这样的安排,同时也能够引导孩子明确事情的主、次之分。


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不去做

如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不加以正确的时间管理引导,孩子可能更愿意把时间花费在类似于玩游戏、看电视等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上,从而耽误了正事。

为了让孩子不去做不紧急且不重要的事情,父母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明确哪些事情

是不

紧急不重要、还会给自己的成长带来阻碍。

在孩子内心有了正确的认知之后,父母可以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引导孩子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学习新技能或益智游戏开发上。

在借助“四象限法则”引导孩子时间管理上,很多父母可能会误把重要紧急的事情当作重中之重,从而投入全部的时间和精力。

其实这样的认知是不妥当的,在引导孩子处理“紧急重要”事情时一定要有时间管控,同时优先引导孩子处理“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切勿因率先处理“重要紧急”的事情耗费太多精力而把所有的“重要不紧急”都拖成了“重要紧急”。


如果孩子做事拖拉不积极,作为父母不妨试一试“四象限法则”的时间管理,运用于孩子成长过程的教育引导中。帮助孩子从树立事情的主次意识和重要程度开始,培养孩子正确的认知观和时间观,协助孩子在具备正确的时间管理法则的基础上身心健康的茁壮成长。

今日互动话题:关于孩子做事拖拉这件事你如何看待?除了“四象限法则”的时间管理方式,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更科学的方式可以助力孩子时间管理观念的培养,欢迎留言分享。

第2个回答  2020-08-31
孩子爱拖拉跟家庭环境的影响脱不了关系。首先,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不要给孩子一个拖拉的榜样。第二,帮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让孩子知道拖拉带来的后果很糟糕。第三,可以用激励的手段帮助孩子改掉拖拉的坏习惯。
第3个回答  2020-08-31
家长可以建立一种奖励机制,规定孩子在什么时间内完成什么事,这样可以帮孩子克服拖延症。
第4个回答  2020-08-31
一是给予孩子一定的奖励,如果能按时完成任务,给孩子买个小玩具之类;二是家长不纵容,如果孩子不能及时完成,则让孩子自己承担相应后果;三是给孩子积极的反馈,如果孩子有按时,则积极鼓励,让孩子有成就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