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地理高效课堂

如题所述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课堂地位互换
之前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向学生传输知识,没有互动,只是教师一人一味地在那里讲课。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单向的,无法实现课堂的高效率,学生学习的高成效,教师占主导地位。而当前的新型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占课堂的主体地位。两者相比较而言,前者以教师为中心,后者以学生为中心;前者强调“给予”,后者强调“拿来”;前者侧重“学会”,后者侧重“会学”;而新的教学模式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进行“行星地球”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组提前准备好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这样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既可以将自己的风采进行展示,也可以做到对知识的充分准备。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对于这一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就会提高。
(二)进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鼓励可以使学生不断地提高学习自信,提高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曾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每个人都希望被赞美,在心理学意义上源自于个体渴望被尊重、被认可的精神需求。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适时地鼓励学生。如在进行“地球上的水”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自由言论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和辩论赛等方式。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29
关于高效课堂问题的研究及论述颇多,但有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人,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率高,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要高.笔者就自己在高效课堂构建中的所想及所做做一总结,供大家参考.一、高效课堂的内容确定—讲什么1.把握课标、考纲及大纲的说明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出现了10个以“说明”开头的内容,笔者以“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为例解读一下课标.“说明大气受热过程”考查的是归纳能力,“过程”体现的是一种“变化规律”,而归纳推理能力即是从多个案例中总结出新的规律.因此,在课堂复习时教师就应该引人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然后再由学生总结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案例可设置月球的昼夜温度对比、天空是蓝色的等.也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地点、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同一地点同一季节的不同天气状况等举例说明大气受热状况的差异.最后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图由学生进行总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