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李,山东菏泽郓城农村人,听老辈们人说我们都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移过来的,我们这里的辈分目前是,崇四玉良念、永庆宝平安,我是念子辈的,目前村里最高的辈分是崇子辈,最低的是永子辈,我们村里现在给孩子娶名字,依然还是按照辈分一代代的取名,女孩随意,男孩一般都是按照规矩来,所以村里面男孩的名字一般都是爷爷取名,女孩都是当娘的取名。
或许是每个地方的文化发展不同,所以在取名字上面有了变化,不过我们这里还是雷打不动,并没有出现题主说的不流行这个现象,反而大家对于认祖归宗,对于老一辈的传承和文化看得越来越重要,毕竟在农村生活里面,家族传承和街坊领居,父老乡亲的关系是非常之重要的,农村生活的局限性,绝对了必须要协作才能取得共赢,那些偷奸耍滑,独来独往,只顾个人利益,连个大面子都不要的人,注定在农村生活里面寸步难行。
说实在的,虽说现在农村里面对于孩子的教育程度越来越看重,但是能通过上学真正走出走出去的农村人,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农村孩子最终漂泊几年之后,回来还是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再加上受制于传统思想的影响,所以农村孩子起名字并没有显得多么高大上,父辈们对于孩子的名字寄托的大都是望子成龙的期望,名字大都是取得通俗易懂,比如我姓,念子辈分,所以爷爷取名叫做李念栋,当然是希望我坐一个栋梁之才,很遗憾让他老人家失望了,30多年过去了,我还是那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穷小子。
从我个人的见解来说,按辈分取名并没有什么不好,反而在农村生活里面更让人感觉亲切和熟悉,尤其是在称呼上面,经管你有可能不认识村里的那一个人,但是通过名字你就会知道他的辈分,然后在称呼上面就不会出现差错了,改叫叔叔的叫叔叔,该当孙子的时候就必须当孙子了。
我在村里的辈分属于倒数第二,所以我基本上见人都是叔叔大爷的称呼对方,经管有时候对方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子,可是该叫的还得叫啊,村里一个50岁的大哥,和我一个辈分,人有比较老实,见人都是很有礼貌,我每次见到他在大街上对着十几岁的小孩,大爷爷二爷爷的称呼,我总是感觉啼笑皆非,遇到这种场面我一般都是能躲就躲,毕竟我好意思叫,他也不好意思答应啊。
记得前几年走亲戚,对方这个村里和我们这个村里都是一家人,辈分都是想通的,但是比我们村里的辈分低得多,我在他们村里都是爷爷辈的,去哪里走亲戚的时候,一大桌子人,七老八十的都对我叔叔,大爷爷的叫着,那感觉可不是一般的得意,用我们村里的话说,小李子这次可是找到当长辈的感觉了。从哪以后我非常乐意去哪个村里走亲戚,这份虚荣心确实不错啊。
说归说笑归笑,其实在农村对于辈分大家看的都是很着重和实在的,该怎么叫怎么称呼就怎么来,你称呼什么也不会矮你一头,大家反而认为你是一个懂礼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