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虹》的内容简介

内容简析

《虹》描写从“五四”时期到1927年近十年时代面貌和思想发展历程的。

梅行素的父亲是个落魄中医,母亲已去世,从美国回来的哥哥很快去做官了,她自己过着寂寞的生活。在她还在女校读书时,她就被父亲许给了父亲的表侄柳遇春,柳遇春是一个孤儿,为梅父收养,正经营一家杂货铺。

梅小姐根本就不同意这个包办婚姻,她的心上人是在军队里的姨表兄韦玉。韦玉也十分爱她,但生性软弱,奉行托尔斯泰的无政府主义,又有肺病的他一直不敢在婚姻上有所决断。

这时,“五四”运动的浪潮已经波及成都,梅小姐受新思潮的影响,更加不满父亲的包办婚姻,梅小姐经常从同学徐绮君那里借阅进步书刊,当学校里掀起剪发运动时,梅女士也毅然剪去了自己的一对小圆髻,这一举动不仅引起了父亲的反感,还遭到了一些轻薄少年的嘲弄。

梅却满不在乎,而且干脆离开家到学校寄宿。当学校里上演易卜生的名剧《娜拉》时,她主动担任了林敦夫人这一角色,并决定走向社会,寻觅伟大的前程——韦玉。

这时,韦玉回来了,但他已同别人结婚。父亲坚持要梅出嫁,梅便决定和柳遇春结婚,并要征服他,使他成为自己的俘虏。然而婚后她却无法抵抗柳遇春无休止的纠缠,更没有实现使他成为俘虏的愿望,梅的心碎了。

梅又意外发现柳遇春在外嫖娼,便于婚后的第三天逃回了自己的家里,年末,在柳遇春的苦苦哀求下,梅又回到了柳家。听说韦玉病在重庆,梅便找了借口去探望,柳遇春执意陪行,结果梅未能见到韦玉,这使梅更加憎恨柳遇春。

在重庆,梅又寻机离开柳遇春,来到正在度假的徐绮君家。梅从徐绮君的堂弟徐自强那里得知柳遇春已回成都,韦玉已病死。于是,在徐绮君的帮助下,梅在泸州当了小学教员。但在学校里,教师们分成几派,梅感到倍受排挤和嫉妒。

后来,她结识了惠师长的养女杨小姐,成了当地革新派首脑惠师长的坐上客,不久梅离开附小成了惠师长的家庭教师。随着惠师长升为省长,梅也随着来到成都。在成都,因为与友人发生冲突,她便借口参加全国学生联合大会离开四川,来到上海。

当梅乘船经过夔门,随着视野的开阔,梅的精神也为之一振,她感到自己正由曲折窄狭的路进入广阔自由的空间。

梅在上海遇见了自己的同乡梁刚夫,又在梁处碰见了女友黄因明,在二人的帮助下,参加了政治运动。这时,已成为“醒狮派“的原附小同事李无忌正在南京活动,他劝梅离开梁刚夫等,说他们是领了卢布的。

梅拒绝了李的无理取闹,干脆和黄因明住在一起,攻读起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来了。1925年“五卅”运动开始了,梅积极投入其中,在游行过程中,梅被巡捕的高压水龙淋湿,恰逢住在附近旅馆里的徐自强,这时徐已当了军官。

正因休假途径上海,他邀请梅去旅馆换衣,梅对于徐对运动的冷漠态度非常反感,换好衣服后,不顾徐的劝阻,再次奔上街头,投入战斗。

扩展资料

茅盾文学主张的形成与他的生平和思想变化直接有关,而他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又直接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而茅盾所处的社会和时代,又正是风起云涌的巨变时代,而茅盾又正是一位使命感很强的作家,最容易受每个时代的“主流思潮”的影响。

因此,茅盾的文学主张实际上也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在任何时候他都未能忘记对文学这个“缪斯女神”的敬重。

在新文学初期,茅盾是“人生派”文学的倡导者,要求文学表现人生、指导人生,对于人生有意义是其基本核心,也是后来他的文学思想发展和变化的基点。

即使是在他对“五四”进行重新思考和检讨时,也不能完全改变自己和初衷。一方面主张小说应有政治功利性,担当起唤起民众的重任,另一方面又主张小说应真实地描写人生,反对把小说写成宣传大纲。也正是在这一点上,表现出了他与公式化、概念化的“革命文学”的区别。

因此,了解茅盾的文学主张,并不是要求大家去啃茅盾的理论著作,而重点是了解他文学主张中的“矛盾”,即,一方面他主张小说必须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另一方面又主张真实地描写人的情感世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虹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10
第一代以汤姆·布兰文为代表。汤姆被雄心勃勃的母亲送到语法学校受教育,唤醒了他对奇怪而又神秘的事物的好奇心。他爱上了波兰爱国者的遗孀莉迪亚,并终于结合。莉迪亚在汤姆的生活方式中找到了信心,而汤姆也发现了妻子身上更加神秘的成分。在劳伦斯的笔下,第一代人的婚姻虽然缺乏精神沟通,却显得完满和成功。汤姆的继女安娜·布兰文与汤姆的侄儿维尔的婚姻则充满了冲突。他们不仅信仰上有分歧,性格上也不合。他们之间没有了柔情,夜间肉体的满足并不能改变精神的空虚。结果,安娜不断地生儿育女,从中寻找寄托,维尔则从一个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变成了一个平庸的木匠。
第2个回答  2020-10-22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虹》:这部长篇小说以家族历史的方式展开。
  第一代以汤姆·布兰文为代表。汤姆被雄心勃勃的母亲送到语法学校受教育,唤醒了他对奇怪而又神秘的事物的好奇心。他爱上了波兰爱国者的遗孀莉迪亚,并终于结合。莉迪亚在汤姆的生活方式中找到了信心,而汤姆也发现了妻子身上更加神秘的成分。
  在劳伦斯的笔下,第一代人的婚姻虽然缺乏精神沟通,却显得完满和成功。汤姆的继女安娜·布兰文与汤姆的侄儿维尔的婚姻则充满了冲突。他们不仅信仰上有分歧,性格上也不合。他们之间没有了柔情,夜间肉体的满足并不能改变精神的空虚。
  结果,安娜不断地生儿育女,从中寻找寄托,维尔则从一个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变成了一个平庸的木匠。

《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虹》通过一家三代人的遭遇,描述了工业革命给传统的乡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以巨大的热情和深度,探索有关性的心理问题。第一代人的生活带有田园诗的色彩,同时也预示古老文明即将结束。第二代人精神的苦闷和呆滞的目光,是令人窒息的工业化社会的最好注解。第三代人的探索具有积极的社会...

茅盾《虹》的内容简介
《虹》描写从“五四”时期到1927年近十年时代面貌和思想发展历程的。梅行素的父亲是个落魄中医,母亲已去世,从美国回来的哥哥很快去做官了,她自己过着寂寞的生活。在她还在女校读书时,她就被父亲许给了父亲的表侄柳遇春,柳遇春是一个孤儿,为梅父收养,正经营一家杂货铺。梅小姐根本就不同意这个包办...

茅盾《虹》描述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经历?
1929年茅盾在日本写作第二部长篇《虹》(未完成原计划),描写女主人公梅行素从“五四”到“五卅”运动这一长时期的思想经历。梅受“五四”新思潮影响,为反抗封建婚姻而离开家庭,但她在社会上并未找到理想的天国,那黑暗的现实激起了她的憎恨和复仇的情绪。到此为止,梅的思想并未超出《蚀》里的同类...

小说《虹》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为什么?
《虹》是现代作家茅盾192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1930年首次出版。小说描写了从“五四”到“五卅”这一历史时期小资产阶级青年觉悟、反抗、最终走向革命的过程。《虹》的主题是“人生困境”,表现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和迷茫,以及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探索。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跌宕,语言简练生动,具...

有没有茅盾的长篇小说《虹》急
黄浊的江水在山峡的紧束中澌澌地奔流而下,时时出现一个一个的小旋涡。 隐约地有呜呜的声音,像是巨兽的怒吼,从上游的山壁后传来。几分钟后,这模糊的音响突然扩展为雄赳赳的长鸣,在两岸的峭壁间折成了轰隆隆的回声。一条浅绿色的轮船很威严地冲开了残存的雾气,轻快地驶下来,立刻江面上饱...

虹·幻灭内容简介
《幻灭》与《虹》的创作初衷,源自作者的情感宣泄。在“五四”到“北伐”的时代背景中,茅盾作为亲历者,拥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现成的素材。相较于后来《子夜》的创作,后者需要专门到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实地考察,而《幻灭》与《虹》的创作素材则更为直接且深刻。茅盾在《几句旧...

《虹》、《腐蚀》——茅盾 读后感
茅盾是一位理想主义很强的作家,一直在政治争斗的最前线工作。《腐蚀》以1940重庆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女特务赵惠明的一段经历。作品以日记体的形式,透过赵惠明矛盾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记述,把"皖南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侧面表现出来,作品既描写了作为国民党女特务赵惠明的复杂生活和心理状态,刻画了典型形象,也...

茅盾《虹》中的梅最终结局如何?
《虹》以女主人公梅行素为小说推进主线; 两者所选取的事件都是1919年“五四运动”、1925年“五卅惨案”和1927 年国共分裂, 北伐革命失败, 并且着重人物与时代的互动关系。 本论文想通过对《虹》的分析来说明茅盾在20 年代末期, 如何藉由小说的形式来回顾、厘清和反省五四运动之后到20年代的革命历史。由于茅盾的《虹...

悲田内容简介
《虹》是茅盾对社会现实更为深入的剖析,通过对不同阶层人物生活的描绘,展现了社会的不平等与矛盾。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挣扎与冲突,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与变迁。《子夜》则是茅盾对现代城市社会的深刻反思。通过描述一个商界家族的兴衰,揭示了现代城市社会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作品...

虹的作者简介
这是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毗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成就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稍稍平稳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茅盾于1981年3月27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