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满"指的是存钱罐,但"扑满"这个名字的来历是什么?

如题所述

扑满"是古时以泥烧制而成的贮钱罐. 上世纪50年代初,在湘潭古城,玩具摊上还在卖这种蓄钱的小陶罐,它的妙处是硬币可以放入,却无法取出.因此小孩子平日将父母给的零花钱从小孔中塞进去,到快过年时,钱贮满了,便打烂小陶罐,拿了钱去作快乐的消费,故此人们也称它储存幸福和快乐的宝贝。

在现代,扑满通常属於小朋友(成人多将钱储於银行),外形常见像猪,以陶制,只有一个小洞,如果真的要用就必须打破它。这个设计可以教育小孩储蓄的概念:钱可以入,但使用时必须慎重考虑。

现代有各种不同材质如竹、木、塑胶、金属等,以及各种形式的扑满。
===
因为“扑满”是古时以泥烧制而成的贮钱罐。

上世纪50年代初,在湘潭古城,玩具摊上还在卖这种蓄钱的小陶罐,它的妙处是硬币可以放入,却无法取出。因此小孩子平日将父母给的零花钱从小孔中塞进去,到快过年时,钱贮满了,便打烂小陶罐,拿了钱去作快乐的消费,故此物又名“扑满”。“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具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西京杂记》卷五)。

扑满最早的记载文字,见于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中。它还有许多别称,如:悭囊、闷葫芦、储钱罐。

扑满常被诗人携入诗中,或增添浓郁的生活气息,或被引申出新的含义。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催租行》中写道:“床头悭囊大如拳,扑破正有三百钱”;从中可见劳动人民生活的困苦。陆游则以此设喻,说明过度地聚敛钱财必会招致灾祸:“钱能祸扑满,酒不负鸱夷。”记得一位高僧诗人曾写过一首叫做《扑满子》的咏物诗。诗中说,扑满子“只爱满我腹,争知满害身,到头须扑破,却散与他人”。

汉武帝时的丞相公孙弘,年少时家贫,放过猪,当过狱吏,但刻苦向学,孜孜不倦,近70岁时方入九卿之列,74岁升为丞相,官居极品。6年之后,以病死于任上。刚入官道时,他的老乡邹长倩送他一个扑满,并在赠词中说:“……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具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土,粗物也,钱,重货也。入而不出,积而不散,故扑之。士有聚敛而不能散者,将有扑满之败,而不可诫与?”公孙弘在以后的岁月里,一直保持勤俭的本色,盖布被,食粗粮。所余的钱,用来在相府设东阁客馆,招纳贤才,以推荐给皇帝选用。所以,他不因聚敛钱财,招至“满则扑之”的大祸,平平安安度过了他的一生。

当满族人聚集兵马,杀入关内,结束了汉族人为统治中心的明王朝,在300多年中,汉族的有志之士,无不试图推翻满族人的政权。清末由爱国志士组成的南社,就曾以“驱逐鞑虏”为己任,鼓吹革命。而“扑满”二字,被生发出新的意味,即砸碎满清王朝。南社爱国诗人苏曼殊,在清光绪二十九年由日本到达苏州,“当时苏曼殊曾画过《扑满图》扇面一页赠包(笑天)。扑满是泥制的贮钱罐,丢入铜钱只进不出,只有等积满后扑碎了它才可取出。但这幅图却是一语双关,扑满者,扑灭满清也,寓藏着强烈的民族革命意识”(尤玉琪《三生有幸梦苏州》)。

早几年,在北京一家工艺小品店,见到了扑满。虽仍是陶制,造型却丰富多了,或小猪,或小虎,或小牛,憨态可掬,让人爱不释手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7-31
扑满是储蓄钱币用的器具,多用泥瓦,陶瓷制成,钱能放进而很难倒出,蓄满时需扑碎取钱,故名扑满。扑满在秦代时已有,是当时商家出售货物时必备之物。营业人员在收钱时必须当众投入罐中,不从者罚一副铠甲钱。由于此物只入不出,能防止售货者的贪污行为,因而这是古代商业立法的重要物证。有文记载“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具有入窍而不出窍,满则扑之”

"扑满"指的是存钱罐,但"扑满"这个名字的来历是什么?
扑满"是古时以泥烧制而成的贮钱罐. 上世纪50年代初,在湘潭古城,玩具摊上还在卖这种蓄钱的小陶罐,它的妙处是硬币可以放入,却无法取出.因此小孩子平日将父母给的零花钱从小孔中塞进去,到快过年时,钱贮满了,便打烂小陶罐,拿了钱去作快乐的消费,故此人们也称它储存幸福和快乐的宝贝。在现代,扑满通...

存钱罐为什么又叫做“扑满”?
扑满又名“存钱罐”,是古时以泥烧制而成的贮钱罐。上世纪50年代初,在湘潭古城,玩具摊上还在卖这种蓄钱的小陶罐。它的妙处是硬币可以放入却无法取出。因此小孩子平日将父母给的零花钱从小孔中塞进去,到快过年时,钱贮满了,便打烂小陶罐拿了钱去作快乐的消费。因此人们也称它储存幸福和快乐的宝贝...

为什么把储蓄罐叫做扑满?
通俗的说就是 存钱罐 储蓄罐 “扑满”为我国古代人民平素储钱的一种瓦器,也叫做“缶后”。中国古代在相当长时间内通行货币是“天方地圆”的钱币,“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谓之“孔方兄”———钱币之代称。先民为储存之便,用陶作一个瓦罐,上开一条能放进铜钱的狭缝,有散铜钱即...

存钱罐为什么叫扑满
汉代,人们给存钱罐起了个更有趣的名字——“扑满”。讲述西汉长安历史故事及逸闻趣事的《西京杂记》这样写道:“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扑”意为打破,装满钱的罐子要打破了才能取出里面的钱。后来,这种罐子有了更多的俗称,比如“悭囊”“积受罐”“闷葫芦...

台湾人常说的“扑满”是什么意思
台湾人常提及的"扑满"实际上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储钱工具,中文里形象地称为"存钱罐"或"缶后"。它起源于古代,那时的钱币形状象征天地,内部方形,外部圆形,被亲切地称为"孔方兄",代表着钱币。为了方便存储,人们用陶土制作成罐子,上面开一个小口以便放入钱币,需要时则打破罐子取出使用。关于"...

为什么把存钱罐也叫作”扑满”?
陶制存钱罐的学名叫作“扑满。《西京杂记》卷五记载:“以之蓄钱,具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这就是说,存满了钱,它就该被打碎了。唉,它这只进不出的禀性,最终要了自己的性命。著名诗僧齐已(公元863—937年)有《扑满子》诗曰:只爱满我腹,争如满害身?到头须扑破,却散与他人...

扑满是什么
扑满,这个词源自我国古代,直白地讲,它就是一种用于储存钱币的陶器,也有人称它为“缶后”。在古代,圆形和方形的钱币并行,象征着天圆地方,故钱币常被称为“孔方兄”。人们为了方便储存,发明了这种陶制的钱罐,罐口狭窄仅能放入铜钱,需要时则破罐取钱,这便是“扑满”名字的由来。关于“扑满”...

台湾人常说的“扑满”是什么意思
台湾人常说的“扑满”指的是存钱罐。详细解释如下:在台湾,“扑满”一词常用来形容一种小型的储蓄容器,主要用于存放零钱。这一称呼可能源于古代对于存钱罐的一种形象描述。扑满的形状通常为陶瓷或金属制成的小罐子,设计有入口和出口,人们可以将零钱投入其中,等到需要时再取出使用。由于扑满的设计通常...

台湾人常说的“扑满”是什么意思
台湾人常提到的“扑满”,其实源自中国古代的储钱方式,是一种具有历史传统的储钱罐。它类似于现代的储蓄罐,但设计更为古老,主要由陶罐或匣子制成,顶部设有狭窄的入口,方便零散的铜钱投入,而无出口,象征着储蓄的严谨与积累过程。随着时代发展,现代金融产品也在创新。如中信银行推出的国内首款智能...

为什么小猪储蓄罐要叫扑满?
这个独特的名字来源于一种独特的储蓄方式,其中的储蓄罐以土器制成,设计巧妙,入孔在下,无出孔,仿佛一个小小的秘密宝箱。它的名字“扑满”,其中的“扑”字,似乎蕴含着一种寓意深刻的动作——当储蓄罐内的硬币积攒到满溢的那一刻,便会被人毅然“扑”碎,让钱款得以释放。这里的“扑”并非简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