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知识框架

如题所述

一、货币
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①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注: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②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有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只有生产出较高的使用价值都有顺利的销售,实现商品的价值。
注:商品生产者从商品判断标准的中得到的启示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只有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顺利实现商品价值。
(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质量上乘的商品,其价值容易实现。同时,产品质量越好,信誉越高,使商品供不应求,商品生产者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是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货币的职能是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生活中表示为价格标签)——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要求: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注1:货币的本质决定的货币职能,货币的职能体现货币的本质。
注2: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不是说货币只有这两个职能。
注3: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流通手段强调货币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货币参与交换的过程。
在交换过程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表现的是货币流通手段的职能;若交钱提前于交货或滞后于交货则表现的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3.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无价值)
注:任何国家的纸币其实本质都一样——只是一种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因此不能具有货币相应的职能。
(2)纸币发行规律:(国家发行纸币应当按规律办事?)
①纸币发行的主体及权力:国家或某些地区的政府是纸币发行的主体,通常情况下由它的中央银行具体负责纸币的发行;
作为发行主体的国家有权决定是否发行新币种、有权确定纸币发行的数量、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任何国家都无权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②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量与价格水平的乘积)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即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成反比。
③国家虽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必须自觉的遵循上述规律,否则就会引起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的运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比较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区别 含义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实质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表现 纸币贬值、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经济过热 物价持续下降、市场疲软、经济萎缩
原因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投资过快、纸币流通速度加快、外国经济危机的传导也会引发通胀 部分商品出现阶段性过剩、消费需求不足、货币增长乏力
危害 使纸币贬值、商品销售困难,既影响人民生活,又会造成经济秩序混乱 影响生产者投资积极性,导致失业和收入减少,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市场 卖方市场 买方市场
解决
办法 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抑制总需求,给经济“降温” 主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减少税收,调整经济结构,努力扩大内需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
联系 联系 都是由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不平衡引起的;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经济社会秩序;都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加以克服。
4.了解信用卡的功能
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
5.了解外汇和汇率
(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注:外币是指外国政府发行的纸币,不能等同于外汇。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
注1:如果一定量的A币可以兑换更多的B币,则说明A币升值、A币汇率升高,而B币贬值、B币汇率下跌。如果一定量的A币可以兑换更少的B币,则说明A币贬值、A币汇率下跌,而B币升值、B币汇率升高。
注2: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的增加,刺激对外旅游消费,增强我国的国际支付能力,有利于增加对外投资能力;但不利于我国产品出口、吸引外来投资、入境旅游消费。
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从起源上看,货币是商品交换是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货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是光荣的;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要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于做最有意义的事。
注:综观以上三点,可以归结为“不神秘”、“很重要”、“不唯利是图”、“不挥霍浪费”。
二、价格
7. 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1)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这些因素最终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给或者需求来实现的。
(2)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物价上涨,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处于卖方市场;
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物价下跌,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处于买方市场。
8.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商品价格的高低,最根本的原因是商品的价值量不同。
(3)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9.理解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注:某企业的行为属于个别(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某行业的行为属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注意区分。
10.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劳动时间虽然不能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但是某企业如果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使个别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低,就处于有利的地位;反之,则处于不利的地位。
如果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降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注: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时间的关系图

11.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
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相关问题:
①价格既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在供求与价格的互相制约的关系中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②等价交换并不在每次具体交换中体现,而是在动态中实现的,是在长期交换的平均数中实现的。
③等价交换原则在货币条件下应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但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价格偏离价值,因此实际在市场上商品价格是由价值决定又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等价交换原则正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得到贯彻的,这就形成了市场价格。
④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人们不能创造它,也不能消灭它,只能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自觉利用它。
⑤注重效率、强化管理、提高质量、努力创新、面向市场、打好时间差……都是人们自觉利用价值规律的表现。
12.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百姓对价格变动的反应)
①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与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成反向关系: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就替代品而言,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
就互补品而言,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企业应对价格变化的举措)
①调节生产。供求关系与价格变动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在市场经济中,哪个生产者能提供质量好的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他就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
注1:价格变动的原因归纳整理:
①根本原因:商品自身价值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而有所升降。
②重要影响因素: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价格的波动。
③特殊原因:国家运用价格手段进行的宏观调控、市场竞争的规范程度、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变化、通货膨胀等;
注2:分析价格变动带来的影响要首先学会从“生活即消费”、“生产即企业经营”两个大的方面总体考虑。
三、消费
13.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
(1)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物价上涨,购买力普遍降低;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
(3)其它如商品的性能、消费心理与消费观念、商品的特殊性等因素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
注1:此处知识主要用解决如何进一步刺激消费或解决城乡与地区的消费差距促进经济更好发展等问题
如何调动某一群体的消费需求,通常要多种方式增加他们的收入、变相的使某种特定商品的价格下降、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等。
注2:(尤其关注中央为拉动内需而进行的财政补贴政策。)
14.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
按交易方式分: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按消费对象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照消费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15.理解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减小的前提是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其意义通常表明人们的消费结构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社会进步与发展。
16.了解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表现 特点 客观评价
从众心理
引发的消费 仿效性
重复性
盲目性 利: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比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弊: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的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
求异心理
引发的消费 标新立异
与众不同 利:有时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弊:代价大,社会的认可度低。
态度: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攀比心理
引发的消费 炫耀性
盲目性 弊:不实用,造成浪费,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不健康的攀比心理
求实心理
主导的消费 符合实际
讲究实惠 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好处。
态度:值得提倡,值得发扬。
17.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消费要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进行合理消费,既不滞后,也不超前。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核心是可持续消费。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02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基本属性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3货币的基本职能 4金属货币与纸币
5货币与财富 6结算与信用工具 7外汇和汇率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1价值决定价格 2供求影响价格 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4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5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6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1影响消费的因素 2消费类型 3消费结构 4消费心里 5消费行为
第2个回答  2011-09-28
政治改革才是重点!其他都只是形式下无意义的东西,如果政治改革了,我认为两岸问题、新疆、西藏可以解决一半。

建议你可以看一部内地朋友拍的电视剧:走向共和。
台湾这里的版本总共有68集,主要分成三个系列,甲午战争、八国联军、走向共和。相信许多朋友都会不自觉将观看重点放在纯历史的辩证身上,其实,我觉得这部份意义不见得是最重大的,毕竟,一个朝代、一个人物,究竟什麼叫做「正确」历史,其实当中是非常有水份的,例如一个人之所以为人,必然存在「优点」以及「缺点」,至於什麼教科书的什麼说法,简单而言,就只是这本书想要传达作者甚至是政府在某种因素下的立场以及观念,所以,什麼叫做正确的历史,一直困扰著我,所以现在姑且不论历史细节正确与否,在此也不多说剧中是否「史实」,我想著重在这部影片的精神:「走向共和」来说一下。

这影集最可怕莫过於赤裸地揭露了专制腐败的清王朝「改革开放」失败必然性。
所以「争议」这麼大,是有其「背景」的。

改革开放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变法救大清江山,三个部分:李鸿章洋务运动(经济、军事改革),康梁的政治变法(政治改良),慈禧新政
第二、变制保皇,君主立宪

洋务运动,主要在经济改革(引入外资、允许合资、民企产生、经济特区、开放港口)。让我想到「改革开放」。
戊戌变法,就是政治变法,就是政治改良,抛给人民六颗血淋淋的脑袋,变法最後止於「菜市口」,告诉全世界政治改良不可行。让我想起曾经看过有座门上面的一句话:「受命於天,安邦治民」,充满故事。

从没电灯、没电话、没火车,短短几数十年间,到矗立在近代中国埔江旁一座又一座的大楼与花园洋房,依然拯救不了专制又腐败的满清王朝,其实只是证明一件事情,纯粹经济改革,却不进行政治改良,只能使拥有无上权力的阶级贪污以及腐败。(居然有人相信在没有其他人的制约情形下,还会绽放「为人民服务」的光芒)

清王朝的政治改良,由於只是为了维护他屁股底下的那把权力之椅,形成带有专制色彩局部改良,才导致孙文所倡导的共和革命有了历史的正确性、政治的科学性,与此同时,剧中也呈现了在共和初长成的阶段里,势必迎来许许多多与之抗衡,企图追求个人私利、全人民倒退的专制力量,於是在共和革命和专制复辟之间产生了扭捏又可笑的角力过程(洪宪帝制、张勋复辟、十馀年的军阀乱政),这个过程,就是「走向」共和。

不论是接受60年的或者是100年的统治,如果我们选择了放弃思考,那我们将不可能体会专制且腐败的政府是多麼害怕反复辟的。彼得、路易、尼古拉都搞过改革,但都不成功,主要在於这类型的变化目的都只是为了维护专制制度的寿命,剧中慈禧说:「爱新觉罗的江山,是祖宗留给我们的江山,这是我的也是你们的,你们千万别把它搞丢了。」如果说改革开放只是为了爱新觉罗这几根生殖器串连起来的要命皇族圈圈,那是绝对不可能将改革做到底的,因为经济改革必须由政治改革来配套,政权不下放,任何改革都将不会到位,而民主当然也不是万能,可是民主背後的意义是法治社会,即使是在走向这个理想社会过程中可能会颠簸甚至漫长,但总是强过让我们大家只能没选择地去信任一个无限权力的「少数派报告」,那我还是愿意等,至少在等的过程中我知道我是有尊严的,毕竟呀,有哪位政治人物一生下来就是充满奉献精神的?没有!所以只能用法律去限制他们、强迫他们,让他们不得不为人民著想。否则现实就会像剧中里面自称是忠实小狗的岑春煊说的那样:「新政以来,原先卖小官的,变成了卖大官的,小贪污的成了大贪污的……上下指责新政都是假的,过去不敢干的腐败,现在是大干特干了。」当然了,专政不是说完全没有他的优点,只是进步的速度赶不上腐化的速度,於是他被取代了,所以清朝的改革开放是正确的,但由於目的搞错了,於是我们惊觉:满清王朝爱满清更甚於爱中国,於是我们就不再爱他。

在我们看到新加坡美好专政形象时,同时不要忘了世界上还有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寮人民民主共和国、古巴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和谐社会」,难道是社会主义的错吗?当然绝对不是!社会主义甚至是共产主义其实我都是最喜爱的,只是在社会主义、共产制度面前,我无法相信有任何专政的人物能够实现并且奉献他的民族,尤其当告诉你这句话的人是一个中国人的时候。

两岸人民都爱共和,说难听一点,如果真有共和存在,就算变成日本人、韩国人、美国人甚至是朝鲜人又有何不可?现在就统一又有何不可?如果真有共和存在,两岸不再有奇形怪状的复杂问题。

我觉得追求普世价值没有什麼国情适不适合的问题,法治正义、自由平等的观念一百年前追求,现在依然会追求,这个才是普世价值、时代精神,大势之所趋,任何人都拒绝不了。

最後两点想告诉您:
第一、爱中国,爱中共请要搞清楚,更要分得清楚。
第二、追求普世价值没有什麼国情适不适合的问题,法治正义、自由平等的观念一百年前中国人追求,现在依然会追求,这个才是普世价值、时代精神,大势之所趋,任何人都拒绝不了。如果说你认为普世价值不适合中国国情,我只能说你是某党最爱的的人才,让我想到毛新宇。
第3个回答  2011-10-0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