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的练习题 越多越好!!
《记承天寺夜游》第四套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9.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后面的题目
1.月色入户,入( 照进,此处拟人,月色有情进入 )2.念无与乐者,念(想起 )3.相与步于中庭,相与( 一块 )4.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明( 空旷澄澈 )
记承天寺夜游
(3) 月色入户:(门)(4) 遂至承天寺:(于是、就)(5) 怀民亦未寝:(睡)(6) 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7) 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8)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罢了)检测题(二):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念无与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有两处点题:___、___。
1.两处点题:月色入户 念无与乐者 2.正面写月的句子有:月色入户 3.侧面写月的句子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原因是: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5.夜游的背景是: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自我解嘲的乐观 6.写景的一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求记承天寺夜游阅读题一套
《记承天寺夜游》1、翻译下列句子: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
记承天寺夜游习题
复杂微妙的心情.2.语言显著特征:悲凉、难言的显著特征.3.文章的“月”正是这篇文章的点睛之笔“庭下如积水空明”可以推断月色之明了,“水中藻、性交横”可以推见到月光之清.4.因为看到明月照进屋子里兴奋、喜悦,月色好似久违的老朋友,让作者想到去寺里找张怀民,所以就去了寺庙游玩....
记承天寺夜游 课后题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9~12题。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
《记承天寺夜游》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 阅读全文,按要求答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
初二上册语文报纸《记承天寺夜游》的几道题,帮忙解决~!急~
2、用错觉描写景物,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夜晚的宁静,祥和,以及月光的明亮,给人以似梦似幻的感受 3、看似不合实际,但作者想表达的是赏月,赏竹柏的闲心,是想表达只有我们这样的闲人有这份闲心,才能看到这些美好的事物。4、闲人指被贬,无所事事的人,吾两人指我和友人。表达了作者被贬的伤感,...
《记承天寺夜游》习题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月色如水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澄澈的月光比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虚实相生,相映成趣,化无形为有形。“积水空明”写出了月光的皎洁,空灵,“藻荇交横”写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