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辩论赛,辩题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求帮助!有木有强悍一点的材料阿,比如除了荀子外的名言事例之类的,话题很老,但要辩出新感觉,网上到处是的就不用麻烦你复制粘贴了,求陷阱!求解套!求难问题!求独家见解!好的加分!
资源多的请发送到244293074@qq.com
人的天性中,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
【思想】:
孟子主张人性善,是性善论的典型代表。
荀子主张人性恶,是性恶论的典型代表。
他们的人性思想虽然是对立的,但其目的取向却是一致的,即都主张加强后天的道德教育,以不断完善人自身。
【作者】:
荀子(约前325—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故又称荀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学问博大,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约公元前264年,应秦昭王聘,西游入秦。后曾返回赵国,与临武君义兵于赵孝成王前。后来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为兰陵(今山东苍水县兰陵镇)令。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
荀子学识渊博,继承了儒学并有所发展,还能吸收一些别家之长,故在儒学中自成一派。在人性问题,荀子主张性恶论,人性善是教化的结果。在天道观方面,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荀子对礼很重视,宣扬儒家的王道思想,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价值在于】:
提出人的自然本性的先天合法性,从人的实然层面来看待人性。
强调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
进而说明礼乐教化的价值与意义。
【限制在于】:
从性恶出发,固然可说明礼乐教化之“伪”的现实必要性,但由于否认了人的道德先验性,圣人治礼作乐的“化性起伪”的教化行为就失去了坚实的存有论根据。
把人的先天的自然本性等同于社会道德之恶,没有真实地看到人的自然本性和人的社会性“恶性”之间具有人的意识的造作性。如此将使社会性的“恶行”具有自然存有论根基,以至于“恶”成为了价值的合理性行为。
性恶论使人性的超越幅度丧失殆尽,人完全成为社会宗法等级的奴隶。
【目的】:性恶,或性善,对儒家并没有决定性的意义。其价值仅仅在于如此的人性论奠基可以为现实社会的礼乐教化提供内在人性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