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微处理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一阶段: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

主要特点是: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大,耗电量大,寿命短,可靠性大, 成本高。

第二阶段:晶体管计算机 (1958~1964年)

主要特点是:采用晶体管制作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能耗降低,成本下降,计算机的可靠性和运算速度均得到提高。

第三阶段: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5~1969年)

主要特点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制作各种逻辑部件,从而使计算机体积小,重量更轻,耗电更省,寿命更长,成本更低,运算速度有了更大的提高。

第四阶段: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0年至今)

主要特点是:从1970年代开始,随着复杂的半导体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的研究、发展也逐步展开。

计算机不仅能进行精确计算,还具有逻辑运算功能,能对信息进行比较和判断。计算机能把参加运算的数据、程序以及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保存起来,并能根据判断的结果自动执行下一条指令以供用户随时调用。

由于计算机具有存储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所以人们可以将预先编好的程序组纳入计算机内存,在程序控制下,计算机可以连续、自动地工作,不需要人的干预。

扩展资料:

随着物理元、器件的变化,不仅计算机主机经历了更新换代,它的外部设备也在不断地变革。比如外存储器,由最初的阴极射线显示管发展到磁芯、磁鼓,以后又发展为通用的磁盘,现又出现了体积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只读光盘(CD—ROM)。

操作系统是管理、控制和监督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协调运行的程序系统,由一系列具有不同控制和管理功能的程序组成,它是直接运行在计算机硬件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是系统软件的核心。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发展中的产物,它的主要目的有两个:

一是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比如用户键入一条简单的命令就能自动完成复杂的功能,这就是操作系统帮助的结果;

二是统一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便充分、合理地发挥计算机的效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算机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9
1.第一阶段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
主要特点是:
(1)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大,耗电量大,寿命短,可靠性大, 成本高。
(2)采用电子射线管作为存储部件,容量很小, 后来外存储器使用了磁鼓存储信息,扩充了容量。
(3)输入输出装置落后,主要使用穿孔卡片,速度慢,容易出去使用十分不便。 (4)没有系统软件,只能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
2.第二阶段 晶体管计算机 (1958~1964年)
主要特点是:
(1)采用晶体管制作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能耗降低,成本下降,计算机的可靠性和运算速度均得到提高。
(2)普遍采用磁芯作为贮存器,采用磁盘/磁鼓作为外存储器。
(3)开始有了系统软件(监控程序),提出了操作系统概念,出现了高级语言。
3.第三阶段 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5~1969年)
主要特点是:
(1)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制作各种逻辑部件,从而使计算机体积小,重量更轻,耗电更省,寿命更长,成本更低,运算速度有了更大的提高。
(2)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作为主存,取代了原来的磁芯存储器,使存储器容量的存取速度有了大幅度的 提高,增加了系统的处理能力。
(3)系统软件有了很大发展, 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 多用户可以共享计算机软硬件资源。
(4)在程序设计方面上采用了结构化程序设计,为研制更加复杂的软件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4.第四阶段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0年至今)
第2个回答  2013-04-10
经历了4位、8位、16位、32位、64位。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微处理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第一阶段: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主要特点是: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大,耗电量大,寿命短,可靠性大, 成本高。第二阶段:晶体管计算机 (1958~1964年)主要特点是:采用晶体管制作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能耗降低,成本下降,计算机的可靠性和运算速度均得到提高。第三阶段:...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微处理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第一阶段: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主要特点是: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大,耗电量大,寿命短,可靠性大, 成本高。第二阶段:晶体管计算机 (1958~1964年)主要特点是:采用晶体管制作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能耗降低,成本下降,计算机的可靠性和运算速度均得到提高。第三阶段:...

微型计算机发展史
特征: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4、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特征: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

计算机发展共经历了几个时代?各是什么?
4、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VLSI)。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史
1.第1阶段第1阶段(1971—1973年)是4位和8位低档微处理器时代,通常称为第1代,其典型产品是Intel4004和Intel8008微处理器和分别由它们组成的MCS-4和MCS-8微机。基本特点是采用PMOS工艺,集成度低(4000个晶体管\/片),系统结构和指令系统都比较简单,主要采用机器语言或简单的汇编语言,指令数目较...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是什么?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1-1973年),微处理器如4004、4040和8008出现,Intel公司的MCS-4(CPU为4040)和MCS-8(基于8008)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第二阶段(1973-1977年),8080、8085、M6800和Z80等处理器被广泛应用,如Intel的MCS-80(基于8080)和TRS-80(基于Z80)等...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又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6阶段(2005年至今)是酷睿(core)系列微处理器时代,通常称为第6代。“酷睿”是一款领先节能的新型微架构,设计的出发点是提供卓然出众的性能和能效,提高每瓦特性能,也就是所谓的能效比。从外观上看,微型计算机的基本配置是主机箱、键盘、鼠标和显示器4个部分。另外,微型计算机还常常配置打印机和...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七个里程碑:第一代(1971-1973):4位和8位低端机,如Intel的4004和8008,它们开启了微处理器的先河。第二代(1973-1978):步入中高端,8080和8085等处理器的出现,性能显著提升,支持多任务处理。第三代(1978-1984):16位时代来临,8086和80286的诞生,标志着计算机处...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一共有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代计算机 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 第二代计算机 特征是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器件 第三代计算机 特征是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计算机 特征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电子管(第一阶段)-晶体管(第二阶段)--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三阶段)--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属于第几代计算机
(1)第一阶段是1971~1973年,微处理器有4004、4040、8008。 1971年Intel公司研制出MCS4微型计算机(CPU为4040,四位机)。后来又推出以8008为核心的MCS-8型。(2)第二阶段是1973~1977年,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和改进阶段。微处理器有8080、8085、M6800、Z80。初期产品有Intel公司的MCS一80型(CPU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