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何时开始使用这个笔名的?原因呢?

如题所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笔名行世的文学家不少,像巴金、茅盾、老舍等,而“鲁迅”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据统计,鲁迅先生一生使用的笔名近120个。最长的一个是1928年使用的“旅沪-记者”5个字,最短的是1918年使用“俟”“迅”及1935年使用的“洛”“旁”等只一个字。粗略地分析一下,鲁迅的笔名,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表明理想、志趣的。比如“树人”“自树”“索子”“索士”“令飞”“迅行”“孺子”等。“树人”是鲁迅十八岁进南京水师学堂时由他本家叔祖取的。鲁迅由于祖父科场案,家庭由士大夫的小康落到了困顿的境况,加之在他十六岁时父亲病故,家境困难更是雪上加霜。为了谋生和发展,也为了更免遭别人白眼,所以鲁迅毅然进了江南水师学堂。当时人认为这实际上是“当兵”,非以科举入仕的“正途”,而这在整个家庭是无可奈何之举。所以,入学时,他的叔祖认为“至少不宜拿出家谱上的本名来,因此就给他改了名字,因为典故是出于‘百年树人’的话,所以豫才的号仍旧可以使用,不曾再改。”(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名字与别号》)这便是“树人”的来历。

人教社所编九年制初中语文第一册选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鲁迅”的注释说:“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这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周树人”并非鲁迅原名,而是鲁迅十八岁以后的名字,十八岁以前他还有一个名字,那才是他的“原名”。鲁迅原名周樟寿,是他祖父(名福清,字介孚)给取的。鲁迅出生在旧历八月初三日(1981年9月25日,他的祖父当时正在做“京官”。因为旧时有这样的风俗或说习惯,即给出生的小孩取名,多采用接报时有关的景物或人、事。据周作人回忆说,他祖父接到家报时,适值一位张姓翰林来访,翰林虽穷但地位尊贵,为图吉利,就以姓为名,给鲁迅取名“阿张”。随后又找同音字替代取了学名,就是“樟寿”,号曰“豫山”。后来鲁迅上学堂去,同学们喊他“雨伞”(吴语“雨伞”和“豫山”音同,旧时同学同辈间依礼只能互称字号,不可直呼其名。笔者注),他不高兴,又请祖父改名,于是去掉“山”,添上“才”,改为“豫才”。所以,语文课本上的注释应作改。

如果说“树人”这一名字体现了家庭的意志期望的话,那么,1903年开始使用的“自树”“索士”“令飞”等则完全反映了迅当时的意志。“自树”由“树人”来,意即靠自己的力量,走自己的路,也可以说是“自立”的意思。“索士”“索子”是赴日留学到东京、仙台以后,看到“清国留学生”“乌烟瘴气”的情况,表示不屑与这些人为伍,取“离群索”之意。这很能说明鲁迅青年时期的志向。“令飞”“迅行”含有希望、奋发、前进的意思。那时的鲁迅再读了赫胥黎的《天演论》,深受达尔文进论的影响,接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由于中国当时积贫积弱,被帝国主义列强所欺侮,鲁迅感于时事,取名“迅行”“令飞”,也有激励自己的意思。鲁迅晚年还使用过“隼、旅隼、翁隼”“张沛、霍冲”等笔名,大多寓有飞之疾快,翔于高空,向上之意。

反讽论敌,针砭时弊,有所寄寓的。像“唐俟”“洛文”等。“唐俟”由“俟堂”颠倒变化而来,为“空待”的意思。又一说为“我且等着,看你如何”之意。这种理解也符合1918年的国内形势。再如“隋洛文、洛文、乐雯”,1930年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呈请通缉“堕落文人鲁迅”,迅干脆取笆名“隋洛文”,示反抗讽刺。“唐俟”和“洛文”是使用最多的笔名,由此可以想见,鲁迅当年为文环境是多么艰难!这类名字还有“封余、丰瑜、丰之瑜”,1931年至1932年间,有人攻击他是“封建余孽”,他即取“封余”等笔名以反讽。20世纪30年代中叶,鲁迅还使用过“敬一尊”“康伯度”等名字,回击论敌的反击。“敬一尊”即“回敬一杯”,含反击、回骂意。“康伯度”德语意为“买办”。有人在上海《大晚报》上发表《论花边文学》文,暗骂鲁迅为“买办”,鲁迅遂用此名。并且就此衍生“仲度”一名。还有像“苇索”“尤刚”等笔名都含有“反抗”的意思。而“邓当世”吴语读作“遁当世”,暗寓逃避、躲避意,也是一种对统治者的讽刺。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2
(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第2个回答  2013-07-25
“鲁迅”是鲁迅先生于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