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法有两类,即手术剥离和药物治疗。手术剥离是一种传统的方法,简单、快速,曾被广泛应用。
但因该法存在诸多缺点,如在操作过程中易损伤子宫阜(母体胎盘)、污染子宫,并且劳动强度较大,所以在兽医临床上已不提倡应用,而逐渐代之以药物治疗。现将几种常用方法介绍如下:
一、应用促进子宫肌收缩的药物
1、麦角
母牛产后数小时内,给其注射麦角新碱3~5mg可促进胎衣的排出。但麦角制剂对胎盘粘连引起的胎衣不下无效。
2、激素
最常用的催产素或垂体后叶素,在母牛产后肌肤肉注射或皮下注射50~100IU,即可引起子宫较强的收缩。据茅佩华(1995)报道,用100IU垂体后叶素(10ml)与90ml注射用水混合后,于母牛产后lh左右,经脐静脉注入,注射后约5~30min胎衣即可完整地排出。
此外,还可应用雌激素、前列腺素等加强子宫肌收缩而促进胎衣排出。例如,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已烯雌酚或苯甲酸雌二醇20mg,或前列腺素F2αmg都能促进胎衣排出。
3、羊水
在母牛分娩时,用洁净容器收集羊水置于阴凉处,待母牛分娩后灌服300~500ml,有促进胎衣排出的作用。
二、促进母子胎盘的分离或溶解
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的分离障碍是胎衣不下的最主要的原因。可用以下方法来促进胎盘分离。
1、子宫灌注双氧水
在母牛产后,用双氧水50~70ml一次注入子宫内.双氧水产生泡沫可透入母体胎盘的腺窝内,有促进胎盘分离的作用。
2、子宫灌注高渗盐水
高渗盐水注入子宫腔后,借渗透压的作用可使胎衣脱水皱缩,有利于母子胎盘分离.据报道,有些奶牛场的兽医,在母牛产后立即向其子宫内注入5%~10%盐水2000~3000ml,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应用酶制剂
HugEier等(1993)研究后认为,胎衣不下的发生与胎盘内胶原纤维未断裂有关.因此他们以27头自然发病的胎衣不下母牛和14头人工发病的胎衣不下母牛,经脐动脉注入细胞胶原酶(200000IU/头),
结果在注射后36h排出胎衣的母牛分别占23头(8%)和10头(7%),而对照组的36头母牛在此时间内无一排出胎衣.故他们认为,脐动脉注射胶原酶是一种有效的防治胎衣不下的方法。
另外,胰蛋白酶也能加速胎衣溶解,因此有人介绍,将胰蛋白酶灌注入子宫腔内,可促进胎衣溶解。
4、应用天花粉蛋白
天花粉蛋白是由中药天花粉精制而成.这是一种植物蛋白质,在医学上曾作为抗孕药,用于中期引产.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天花粉蛋白能特异地作用于合体滋养层细胞,使其变性坏死.近几年来,在兽医医临床上将天花粉蛋白用于治疗母牛的胎衣不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例如,汪绍福等(1990)报道,在奶牛产后应用复方天花粉蛋白胶囊(内含天花粉蛋白0.5g,土霉素5g,利凡诺0.5g)一粒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灌入子宫,能显著缩短胎衣排出的时间(实验组为68.8h,对照组为138.8h)和产犊到产后第一次发情和排卵的时间,降低不孕率(平均降低13%);
我国在安徽淮北地区对黄牛的试验表明,在母牛产后立即将上述天花粉蛋白溶于生理盐水后注入子宫腔内,胎衣平均排出时间是4.59小时,而对照给是56.08小时,二者相比较,差异极为显著(P<0.01)。
5、应用抗菌或杀菌药物
在母牛产后,向其子宫内投入抗菌或杀菌药物,如应广谱抗生素、磺胺药、无刺激性或刺激性小的防腐消毒药,最好能将药物在胎衣与子宫内膜之间,隔日或一日一次,直至胎衣完全排出。
扩展资料:
母牛难产的原因分析
产道过窄
长期的实践中发现, 有些母牛的天生阴道狭窄、阴门圆小, 特别是头胎牛, 产道更窄, 这一系列的因素, 都极易导致难产现象的发生。
产力不足
(1) 母牛平时运动量不足。很多养殖户在母牛养殖的过程当中, 大多采取的是圈养的方式, 这也就导致了很多的母牛无法保证运动量, 肌肉长期得不到锻炼, 脂肪大量积淀, 最终导致产力不足;
(2) 如果养殖户在养殖的过程当中所喂食的饲料当中玉米出现霉变的话, 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母牛的心肺功能, 抗应激能力并不强, 进而导致难产;
(3) 母牛在临产阶段, 往往需要面临陌生的产房以及饲养人员, 这也就极易导致母牛出现恐惧的心理。进而影响到母牛子宫的正常收缩, 最终出现难产的现象。还有的母牛由于自身的年龄较大, 产力不足也极易导致难产现象。
阻力过大
(1) 如果存在胎儿过大、畸形等现象的话, 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产道阻力, 进而出现难产;
(2) 如果与养殖户在日常饲养的过程当中缺乏营养补充的话, 那么也极易导致羊水不足、产道润滑度不够的现象, 最终导致难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母牛 (偶蹄目牛科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