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如题所述

上海开埠前后,盛行的交通工具就是独轮车和轿子,似乎离现代化都市还远。这两种交通工具也是中国传统式的,为中国所独有。时的官吏、商人与小康市民,大概认为有损面子,是决不肯坐独轮车的。他们出出入入,均乘坐轿子。随着上海租界外国侨民的增多,式样洋派的西式马车应运而生,有双轮、四轮者,有一马、双马者,其式随意构造,宜晴宜雨。人力车应是日本的舶来品,故又称东洋车。1874年,一个叫米拉的法国人,从日本引进了这个新玩意儿,又从租界当局取得了营业执照,雇日人拉车营业。后因言语不通,拉车人才为华人顶替。至于脚踏三轮车的流行,则是抗战爆发以后的事情了。交通工具中的“骄子”——汽车,据说是寓沪西医为求出诊方便,大约在1901年时由外国侨民引进到上海的。从那时起,上海乃至中国才有了汽车。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是各种交通工具最为混杂的年代,“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以及成千上万的行人”。1908年3月5日,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营业,意味着上海现代公共交通工具的起步。 无轨电车则开通于1914年,为上海首创,他处没有,被当时报刊称之为“上海唯一之新发明”。1934年,上海又出现双层公共汽车,还有双层码头、双层轮渡,被称为上海“双层交通工具”。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