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有哪些?

如题所述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有起诉、请求、认诺。

1、起诉。即权利人依诉讼程序主张权利,请求人民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起诉行为是权利人通过人民法院向义务人行使权利的方式。故诉讼时效因此而中断,并从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时重新起算。

2、请求。这里指权利人直接向义务人作出请求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这一行为是权利人在诉讼程序外向义务人行使请求权。改变了不行使请求权的状态,故应中断诉讼时效。

3、认诺。即义务人在诉讼时效进行中直接向权利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基于义务人认诺所承担的义务,使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重新得以明确,诉讼时效自此中断,并即时重新起算。认诺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包括部分清偿、请求延期给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担保等。

扩展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

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八条: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九条: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诉讼时效中断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02
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根据该规定,可以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有以下三种:1、提起诉讼,指权利人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请求,申请给予法律上的保护。信贷业务实践中,借款期限届满后,借款人没有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时,银行通常会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而较少使用仲裁这种方式;2、当事人一方提出请求,即权利人向对方主张权利、提出履行义务的要求。信贷业务实践中,借款期限届满后,借款人未足额偿还借款本息时,银行通常会向借款人发出贷款本息催收通知书,此种行为即属于主张权利性质的行为,从银行发出贷款本息催收通知书之日起,诉讼时效中断;此外,银行从借款人账户扣收贷款的行为,亦属于主张权利的行为。不论扣收多少金额,均从扣收之日起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3、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信贷业务实践中,借款期限届满后,借款人未足额偿还借款本息的情况下,借款人向银行提交还款计划的行为即属于此种性质,从借款人向银行提交还款计划之日起,诉讼时效中断。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28

提起诉讼或仲裁 与提起诉讼或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申请支付令;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申请强制执行;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在诉讼中主张抵销。

第3个回答  2015-06-13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法定事由:  1、提起诉讼  2、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  3、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  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很多,我国立法和司法解释以具体列举的方式进行了明确,在此不一一列举。
第4个回答  2018-05-02
1.基本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解释】中断事由发生后,已经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归零。诉讼时效的中断如果是一个时间点,则从该时间点重新起算;诉讼时效的中断如果是一个程序,则从有关程序终结时重新起算。诉十讼时效的中断可以多次进行,但不得超过20年的最长诉讼时效期间。

什么是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主要是不可抗力。如水灾、地震、战争等;其他障碍。如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丧失行为能力等。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主要是:(1)不可抗力...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了三种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即提起诉讼、权利人提出要求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下称《民法通则意见》)第173条和第174条规定的几种情形:权利人向债务保证人、债务人的代理人、...

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和法律后果
1. 权利人提起诉讼;2. 权利人在诉讼外向义务人提出权利要求;3. 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二、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1. 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2. 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3. 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三、确认中断事由终止的条件:1. 因法定事由而发生的中断,如不可抗力或权...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包括几种
一、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包括几种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

诉讼时效期间中止情形包括什么
2、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的。3、开始继承之后,尚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的。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5、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正常行使请求权的情形。 一、诉讼时效期间中止情形包括什么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在...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引起诉讼时效期间中断的法定事由是( )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引起时效期间中断的法定事由有:①起诉;②以请求、通知和催告等方式主张权利;③承认或者认诺。(此知识点在新教材已修改为: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引起时效期间中断的法定事由有:①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②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③权利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④与提起...

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法定事由
2. 法定代理人缺失:若权利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且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导致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诉讼时效中止。3. 继承问题:在继承开始后,若尚未确定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导致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诉讼时效中止。4. 权利人受...

新民事诉讼法规定诉讼时效中断是以中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为时间点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新民事诉讼法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因发生法定事由而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无效,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这种法定事由通常包括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等。其次,我们需要明确...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为法定事由的发生致使已经进行的诉讼时效期间全部归于无效,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1、须存在中止的法定事由。包括...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和法律后果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根据《民法总则》第195条的规定,中断诉讼时效的事由包括;(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四)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