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怎么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如题所述

学科教学渗透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校园生活对学生心理发展起到很大影响,尤其是课堂学习,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与方法、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间的学习交往等,都成了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外部环境。除了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外,还要把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点来抓。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固定学生展示时间。要求学生讲述自己优秀在什么方面,怎样成为这方面优秀的,最亮的做法是什么。例如,我班琴琴同学,平时学习很认真,就是怕考试,为了调节好这种心理,晚上在家做作业请家长坐在旁边当老师,小测验时,主动要求坐第一排,课堂上主动承担领读任务,还在网上查阅一些考试心理调节的方法,结合自身特点加以应用。现在的琴琴,已逐步适应各种考试,成绩也在班里名列前茅。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1
小学生要乐观、开朗和自信,拥有好的心理状态。不管是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都要不急不躁,心平气和。小学生要充分的了解自己,认识自我,并接纳自我,为人要谦虚低调,要对生活充满希望,热爱我们的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说,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话,不利于心理健康。小学生不仅要能客观评价别人,还要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和他人友好相处。
第2个回答  2019-05-11
班主任尤其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老师就是孩子的“第二父母”,和学生接触频繁,对学生心理状况了解最多,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我们在教育实践中都有这样的感觉,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我认为作为班主任,首先要缓减学生最大的的压力――学习压力,引导学生变压力为动力,使他们具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正确面对竞争,要帮助学生激发起潜意识并引导其倾向于学习,最大限度地将学生的潜意识调动起来,从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第3个回答  2019-05-11
学生孤独等问题,可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在班级提倡友爱的班风,多关心学生生活中的烦恼。为了使学生能够友好的相处,同学之间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经常对学生进行为人处世的教育,提倡容忍、宽容。对问题突出的学生进行个别谈心交流,增强他们抗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智感和自信心,提高学生控制和调适自我情绪的能力。
第4个回答  2019-05-11
小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与参与欲望,活动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引发他们参与的欲望、信心。在活动中,我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显示自己才能和特长的机会,在他人和集体的肯定性评价中,心理得到满足,于是获得了干得更好的动力,个性得到主动发展。为自信心的培养、发展创造条件。在活动中,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我利用教室的宣传栏,开展形式多样的展示活动,如:优秀作业展示、个人风采小制作、劳技编织成果展等,焕发了他们内在的热情,激发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