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坐”和“于”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坐 <动>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于〈动〉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
    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

    “坐”的意义和用法:
    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跟上。如:“项王、项伯东向坐。”(《史记 项羽本纪》)
    犯罪。 如“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春秋》)
    株连受罚。如“副有罪,当相坐。”(班固《苏武》)
    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晋人使与邾大夫坐。”(《左传 昭公二十三年》)
    驻守。如“楚人坐其南门。”(《左传 桓公二十三年》)
    坐等。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因为,由于。 如“停车坐爱枫林晚。”(杜牧《山行》)
    即将。如“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早梅》)
    通“座”,座位的意思。如“置之坐上。”《史记 项羽本纪》

    “于”的意义和用法:
    引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对象、范围和原因等。可译为“在”、“到”、“向”、“从”、“跟”、“同”、“对”、“给”、“对于”、“由于”、“在......中”、“在......方面”等。
    表比较,可译为“比”、“过”、“胜过”。如“冰,水为之, 而寒于水。”
    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可译为“被”。“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词头,无义。如“黄鸟于飞。”(《诗经 周南 葛覃》)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