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的中国现代作物育种

如题所述

中国应用现代育种技术改良作物品种始于20世纪初。先是在稻、麦、棉三大作物中进行引种、纯系育种和杂交育种,先后育成了以中大帽子头(稻)、金大2905(麦)、中大2419(麦)、鸡脚德字棉、泾斯棉等为代表的改良品种进行示范推广。1949~1979年间作物育种事业发展迅速,育成并用于生产的粮、棉、油、糖、麻、烟等25种大田作物品种达2729个,其中推广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的有 265个。现在主要农作物已基本实现良种化。作物育种的目标以增加产量为重点,在此基础上注意抗病、稳产等。50年代中后期开展水稻矮化育种;育成的著名品种有矮脚南特、广场矮、珍珠矮等。这一成果也推动了小麦、高粱玉米等作物矮化育种的发展。在杂种优势利用方面,玉米由于育成了配合力和农艺性状兼优的自交系,加速了单交种的推广,逐渐形成了以单交种为主,结合应用双交、三交、顶交种的布局,1983年玉米杂交种面积达播种面积的70%。最早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生产杂交种的是高粱;从60年代后期开始,先后育成和推广了以晋杂 5号等为代表的一批高产杂交组合。但这一方面的重大突破则是70年代杂交水稻的育成,它为大幅度提高中国和世界的稻米产量作出了重大贡献(见杂交稻)。抗病育种主要是针对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小麦锈病、赤霉病、白粉病,棉花枯、黄萎病,玉米大、小斑、丝黑穗病,甘薯黑斑病,花生青枯病,红麻炭疽病,烟草黑胫病等的危害,尤以小麦的抗锈育种成就较为显著。现正从抗单一病害向多抗性育种发展。此外,以品质改良为目标的育种工作,如培育优质丰产的长绒海岛棉、低芥酸油菜、高油分花生、高赖氨酸玉米等也都取得一定进展。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