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百合花》的创作风格

如题所述

短篇小说《百合花》9 写作于1958年初春,正是“反右”斗争的
高潮时期,许多作家知识分子都经受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作家本人在
当时的时代环境里也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抑,在高度政治化的时代氛
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相比之下,战争硝烟之中
的淳朴真挚的人际关系则更加令人怀恋。“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
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
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
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10作者的写作动机是想借对战争年代圣洁
的人际情感的回忆和赞美,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它显然是一篇
不合时宜的作品,由此它在问世前的曲折遭遇也就可以理解了,当茹
志鹃把《百合花》寄给许多刊物时,一再遭到退稿,其理由是“感情
阴暗,不能发表”. 这样几经周折,终于发表在《延河》杂志上,后
经时任文化部长的茅盾的赞扬,才开始受到评论界的重视。
《百合花》的清淡、精致、美丽,在
五六十年代的战争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
它以战争为背景,描写了部队一个年轻的
通讯员与一个才过门三天的农村新媳妇之
间近于圣洁的感情交流。作家的创作目的
很明确也很坚定,那就是表现战争中令人
难忘的、而且只有战争中才有的崇高纯洁
的人际关系,与通过这种关系体现出来的
人性美和人情美。因此,作品取材于战争
生活而不写战争场面,涉及重大题材而不
写重大事件。战争的枪林弹雨只是为了烘
托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诗意化的“没有
爱情的爱情牧歌”. 通过生活的侧面写生
活中的普通人,写日常生活中的“家务事”、
“儿女情”,这是茹志鹃一生为数不多的
短篇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百合花》是
她早期作品,虽然写的是战争,却已经包
含了刻画普通人的感情世界的美学追求。那两个连名字也没有的小通
讯员和农村新媳妇都是这样的普通人。在当时提倡写“英雄人物”的
战争文化背景下,茹志鹃有意识地不把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写成“英雄”,
或者说是不把他们当作“英雄人物”来写,这是与她对“英雄”艺术
形象的认识直接相关。在她的眼里,英雄应该与平常的人是一样的,
战斗英雄只有在战斗时才是英雄,而在平常的生活中,他们就是平常
的人,也会脸红,也会带有女孩儿的忸怩姿态,他们所谈的也只不过
是些家常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通讯员也可以说是一位英雄。由
于作家避开了战斗场面,她就不用去写他的英雄行为,而只是写他平
常的一面。她还认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必须是能够站立得起来的艺
术形象,然后才谈得上是不是“英雄”. 如果把小通讯员当作“英雄”
来写,那就得写他的英雄事迹,突出他在战场上勇猛的一面,小说叙
事者只能与“英雄”的同行,不断发现他的优秀品质,也只能成为“
唱颂歌、受教育”的机会,而且,按当时审美习惯,作家是不可以让
新媳妇随便笑话“英雄”的,虽然“英雄”可能有暂时的失败(如借
不到被子),但受到嘲笑却会有损于“英雄”形象。所以,作家有意
回避对英雄形象的正面塑造,只是为了坚持自己的美学风格而不受当
时流行的创作思潮所左右,这正是茹志鹃的可贵之处。
由于作家摆脱了“英雄”概念的束缚,小说里的主要人物身上的
美好情感都得到了自由充分的表现。小说主要刻画的是小通讯员与新
媳妇之间的圣洁感情,但两者之间穿针引线的是小说叙事人“我”.
这篇小说引人注目的叙事特色就是女性视角,即“我”是个有强烈性
别意识的角色,一开始就写在战争爆发前,因为“我”是女性,才被
团长安排到前沿包扎所,才引出了小通讯员的护送。小通讯员是个刚
参军一年,只有十九岁的农村青年,质朴憨厚、不善言辞,特别怯于
与异性的交往。为了突出他的后一特点,作者用较大篇幅描写了他与
“我”和新媳妇两位女性的关系。在小通讯员送“我”去包扎所的路
上,是初步展示小通讯员的性格的重要阶段。作者有意地把这段行军
路程安排在白天而不是夜晚,安排在总攻之前而不是炮声呼啸的战斗
之中,使得小通讯员不愿与女性接近的个性明显地暴露出来。在这个
过程中,“我”微微有些女性特有的撒娇,如走不动路啦,主动与小
通讯员认老乡啦,甚至带有挑衅性地问他娶媳妇没有等等,表现出一
种战争年代思想感情开放的新女性特有的“泼辣”,以反衬小通讯员
的外表腼腆淳朴和内心荡漾着对女性的喜悦。小说写了这么一个情节:
小通讯员完成了任务(护送“我”与借被子)后要回团部,他对这次
与女性接触的经历充满兴奋和感激。作家这样写道:

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了几步,他又
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
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的走了。
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
又多了一枝野菊花……

几乎没有任何议论和解说,小通讯员的一系列动作和那枝不知何
时插在枪筒里的小龚,已经把一种性格的形象活泼泼地表现出来。
新媳妇的出现是在小通讯员的形象初步定型之后,作品通过小通
讯员借不到被子引出了新媳妇的形象,并成功地将作品的重心转移到
新媳妇身上。新媳妇的出场十分自然而优美,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快感,
正好与结尾时的庄严肃穆形成强烈的对比:

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
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
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的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的向她道歉,说刚才
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
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象忍了一肚子
的笑料没笑完。

新媳妇的性格塑造,是通过她与小通讯员的关系,或者说是以小
通讯员的最后牺牲为代价来完成的。起先是代表部队去向老百姓借被
子,小通讯员去了,她不借,而“我”去了,她就借了。读者完全可
以通过对小通讯员已有的了解想象当时两人初次接触的“窘状”. 她
心里觉得委屈了小通讯员,所以当小通讯员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把
衣服的肩膀处挂了一个口子时,“那新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
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只有女性
才会对衣服上的破口子那么敏感,这个口子就永远地留在了新媳妇心
上。因此,当她从众多的伤员中一眼就看见那个露着的大洞时,立即
就变成了另一个人。作品写道:

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
才那种忸怩羞涩完全消失了,只是庄严而虔诚的给他拭着身子,……
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她低着头,
正一针一线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通讯员的心脏,默默的
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 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
却象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的、密密的缝
着那个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她却对我
异样的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的缝。

作者在这里不厌其烦地反复渲染小通讯员肩上那个破洞,一步步
把新媳妇的感情闸门打开,也一步步把作品推向了高潮。当卫生员让
人抬了一口棺材来,要动手揭掉小通讯员身上那床被子时,新媳妇的
感情终于爆发出来。作者用了一连串与新媳妇刚出场时感情色彩截然
不同的词汇:“劈手夺过被子”,“狠狠的瞪了他们一眼”,“气汹
汹的嚷了半句”等,然后,为她心目中的“英雄”盖上了那条“枣红
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 作者正是通过这条精心设计和挑选
的有着“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的被子,最终完成了作者对战争中的
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歌赞。

善于运用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是这篇小说常为人
称道的艺术特色,但这篇小说在叙事上的特色却很少被注意到。从结
构上说,两个主人公是被言说者,他们的心理世界是通过叙事者“我”
的眼睛看出来或感受到的,所以“我”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小说前三
分之一是写“我”眼睛里的小通讯员形象,中间三分之一还是写“我”
眼中的通讯员和新媳妇,而他们俩唯一的一次单独接触则完全被虚写,
读者并不知道新媳妇对通讯员的真实态度。直到小说的最后三分之一
的篇幅里,小通讯员牺牲了,新媳妇的感情才汹涌澎湃地爆发。但读
者读到这里并不会感到突兀,似乎只有这样表现才符合人物的性格逻
辑。这种读者心理上的逻辑,却是由“我”来完成的。小说写了一个
小通讯员衣服被挂破的细节,这个细节先是出现在“我”的眼睛里:
“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我
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而新媳妇对那个破口子有什么想法并没有
正面表达。可是当通讯员的尸体出现时,新媳妇正是从那破口子上认
出了他。这以后,“我”反而退到了很不重要的位置上,重彩放在描
写新媳妇缝衣服上面。这似乎是一个暗示:“我”眼中看到通讯员肩
上的破口子而引起的“后悔”,也就是新媳妇心里的“后悔”,表面
上叙事人在写自己对小通讯员的感想,其实是暗示了新媳妇的内心世
界。虽然小说没有正面写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心里感觉,但叙事人的心
理活动却处处起到了借代的修辞作用。以此类推,小说前三分之一写
"我"眼中的小通讯员,也不仅仅是一般的介绍人物,而是通过"我"对
小通讯员的接触方式和感想,读者可以联想到小说虚写的那个新媳妇
与小通讯员初次接触的场面以及新媳妇对他的感想,有了这种借代作
用,才会有新媳妇一出场时"笑个不停"的暗示。通过这样的叙事方式
来表达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的感情交流,显得含蓄优美,令人回味。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8-03
茹志鹃的创作风格。小说从日常生活中取材,不正面描写生活的巨流大波,而从中截取一片微澜,一朵浪花,加以精细挖掘和描绘,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精神世界的变化。由此我想到了在微型小说领域中,小小说宁可让故事平淡些,也要把人物写鲜活。它往往通过一个镜头、一个片断、一个场景、一种心绪、一个瞬间的心灵感悟……记录生活的律动,见证生活前行的足迹。通过作者精巧地雕琢,从而达到震撼心灵的力量 <<百合花>>写的只是解放战争的一个小插曲,小说以那条枣红色底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为情节纽带,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十九岁的小通讯员,腼腆、纯朴、关心群众,当他得知借来的被子是新媳妇唯一的嫁妆时,他又要“送回去”;新媳妇羞涩、真诚,当她知道了人民军队是为了老百姓,她为自己没有把被子借给小通讯员而深感内疚。后来,小通讯员牺牲了,新媳妇就用自己的这唯一的嫁妆——洒满百合花的被子盖在了小通讯员的身上。
  将来总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延续和发展起来的。自从微型小说这种文学样式在当代文坛出现的那天起,就与短篇小说有着很大的关系。《百合花》就像“一朵纯洁秀丽的鲜花,色彩雅致,香气清幽,韵味深长”。想必对微型小说的创作也有可鉴之处吧。
第2个回答  2008-11-25
ZZZZZZZ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