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不同的信息化环境开展教学环节的优化

如题所述

摘 要: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新型媒体应用于教学的程度日益广泛,教学领域的媒体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使信息化媒体环境与教学媒体应用相适应是提高教学媒体应用效率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分析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基本要素入手,结合教学媒体设计和应用原则,对信息化条件下教学媒体环境的构建和未来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媒体环境的优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旨在理清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应用环境因素,构建合理的信息化教学媒体应用环境,为当前乃至今后信息化教学媒体的有效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媒体,媒体环境,构建,优化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日益深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教学媒体的日新月异。反过来讲,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为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媒体保障。现代教学媒体所处的媒体环境也较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如何为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构建合理的媒体环境进而对其进行优化,成为制约现代教学媒体应用的瓶颈之一。要为现代教学媒体构建合理的媒体环境首先要了解媒体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对整体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现代教学媒体的媒体环境进行构建和优化,为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提供一个合理的应用平台。
一、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基本要素
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是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和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对其定义和构成要素的理解有很多不同角度的观点,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对媒体环境和信息化教学领域的媒体环境的理解不同。这里所指的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是指信息化教学条件下教学媒体作用其中并对教学媒体的作用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而不是单纯的物质环境。
(一)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概念界定
在讨论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构建与优化之前,首先要明确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概念。对于媒体环境,一种观点认为环境可分为社会环境、物质环境和信息环境三大类,很显然,媒体环境不属于社会环境;由于媒体是传播信息的载体,那么它自身并不是信息,所以媒体环境也不属于信息环境;又因为媒体是一种物质,是传播信息的物质载体,所以媒体环境应该属于物质环境。于是把媒体环境定义为,由媒体所组成并产生影响的因素。本文认为,对于媒体环境的这种定义并不确切,媒体环境是媒体所处的环境,就如同生存环境一样,媒体环境并不是社会环境、信息环境和物质环境中的某一种,而是指媒体处于其中并且影响媒体作用发挥的社会因素、信息因素、物质因素的总和,媒体环境不能等同于物质环境的一部分,物质环境只是影响媒体应用的一部分。《教学环境论》一书把环境界定为“我们所研究主体周围的一切情况和条件”(《教学环境论》,田慧生,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页)。由此可见,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概念应为:在信息化条件下,教学媒体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所处其中并对教学媒体应用产生影响的一切因素的综合。其中包括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信息环境方面的因素和物质环境方面的因素。
(二) 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构成要素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是影响教学媒体应用的一切条件的总和。所以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构成要素可分为以下几类:
1、社会环境方面的要素
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社会环境要素主要包括思想观念、应用体制、人员素质以及文化氛围等。
思想观念是构成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因素之一,思想观念因素决定了教学媒体的应用方式,决定了教学媒体的应用效率,也决定了信息化教学媒体应用的有效性,所以思想观念是构成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重要因素;应用体制规范着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应用方式,制约着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应用范围。同时也给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应用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应用体制是教学媒体环境的重要组成因素;人员素质因素决定着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应用程度和水平;文化氛围是指信息化教学媒体应用过程中的有关人文、传统、习惯等因素。
2、信息环境方面的因素
信息环境因素包括信息本身构成的影响因素以及信息技术。信息本身的因素是指信息化教学媒体所传输的信息的类型、内容和特征共同构成的对教学媒体应用的影响。信息技术因素是指包括信息压缩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等一系列技术在内的信息化技术。
3、物质环境方面的因素
物质环境方面的因素是指在信息化教学媒体应用过程中对其产生影响的一系列的物质方面的集合。包括软媒体及其技术,硬媒体及其技术。软媒体主要是指软盘、光盘等存储介质,还包括红外传输等。硬媒体主要是指一切硬件设备。
二、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构建
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建设、管理和优化对教学媒体的应用,特别是各种教学媒体优长的发挥具有很重要的约束作用。信息化教学媒体的构建是在学习环境理论、教学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理论指导下,结合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新型教学媒体应用形式,对影响和制约信息化教学媒体应用的一系列因素进行整理、优化和重组。
(一)构建原则
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构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对于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构建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是标志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特点的因素,是区别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构建与一般媒体环境构建的关键之处。
1、有利于教学过程组织实施的原则
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构建目的是为了教学媒体能够有效的应用,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所以服从服务于教学是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构建的最终目的。那么,进行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构建必须遵循有利于教学过程组织实施的原则,这是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构建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的基本原则。
2、教学最优化原则
教学最优化原则是对教学媒体进行设计的根本原则,是选用教学媒体的根本要求。教学最优化原则就是要求把教学媒体设计的过程放在整体的教学设计的过程之中,调整和把握现代教学媒体与教学的其他方面的关系,是教学媒体设计的成果服从于整体的教学设计,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构建是通过优化媒体组合来达到教学最优化的。所以教学最优化原则体现的是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构建的重要目的。
3、有利于教学媒体优势互补的原则
每种教学媒体都有自身的优长和不足,所以在进行教学媒体设计时要避免选择单一的教学媒体,应该充分发挥每种媒体的优长,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相同内容的不同部分综合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达到教学媒体间的优长互补。以上是教学媒体设计的原则。媒体环境是为教学媒体充分发挥作用而设计和构建的,其设计和构建要为体现教学媒体优化组合服务,有利于教学媒体优化组合的原则是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构建的重要原则,也是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构建的目的和初衷之一。
4、经济性和可行性原则
教学媒体发生作用要基于一定的软硬件环境,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教学媒体是无法发挥作用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现代教学媒体设计时要充分进行媒体环境设计,真正做到现代教学媒体的选择既经济又实用。在充分考虑环境构建的经济性的基础上还要强调环境对媒体发挥作用的实用性和可行性。经济性原则要求我们在构建媒体环境时,要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可行性原则要求我们在进行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构建时要把握所选用的设备功能可行、技术可行和经费可行。经济性和可行性原则是构建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重要原则,也是重要的保障。
(二)构建方法和途径
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媒体作用的发挥有着约束或者促进的作用。构建完整的媒体环境体系就要从影响和制约教学媒体的诸方面因素下手,以适应和促进教学媒体作用发挥为目的,以上述的构建原则为指导,从实际媒体应用出发建构起来的教学媒体应用环境体系。
1、建立合理的信息化教学媒体应用制度,构建信息化媒体制度环境
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制度环境是指由媒体应用制度和媒体应用规范等构成的并对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应用起到制约和规范作用的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合理的信息化教学媒体应用制度是优化教学媒体组合、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前提。
建立合理的信息化教学媒体应用制度,构建信息化媒体制度环境是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合理的信息化教学媒体应用制度涵盖面比较广,进行信息化教学媒体制度环境的构建必须明确这些应用制度的内容和作用范围。由于信息化教学媒体自身的特点,合理的应用制度体系应该包括教学媒体应用规范方面的制度、教学媒体的技术规范方面的制度、资源建设原则方面的制度、信息安全性方面的制度、评价策略和规范等等。这些制度目前都已经零零散散的制订了。构建信息化媒体制度环境的方法就是根据信息化教学媒体的特点和教学的需求重新组合这些零零散散的制度,从教学媒体的选择到教学媒体的评价都具有开放性的制度约束。这样,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应用就会日趋规范化,而且这种规范化对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2、更新使用人员的信息化媒体应用观念,构建信息化媒体主观环境
信息化教学媒体使用人员包括教师和学生以及信息化教学保障管理人员。使用人员对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应用观念直接影响到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应用效率。构建信息化媒体主观环境是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中的人的因素。这也是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构建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影响到教学媒体的最终应用效果。
进行信息化媒体主观环境的构建主要应该从教师、学生、以及教学保障和管理人员入手,还包括教学媒体制作人员。向他们传输媒体价值、使用方法、媒体的作用等等。通过引导和培训,使得使用人员能够建立媒体优化组合意识、媒体服务于教学意识、媒体价值观念等。这样的教学媒体主观环境就具有了初步的信息化教学媒体应用的人员队伍模型。
3、优化教学媒体应用平台的软硬件设施,构建信息化媒体客观环境
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应用平台是支撑教学媒体发挥作用的物理空间,属于媒体环境中的客观范畴,同时也是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核心部分。为信息化教学媒体应用构建合理的媒体环境的关键部分是构建合理高效的软硬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得选择、开发平台的选择、技术保障以及相关的硬件设施。
构建信息化教学媒体的软硬件环境要本着上述原则特别是实用、高效、经济的原则,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媒体的软件技术与开发平台、硬件设施与媒体功能的有效整合。从而为信息化教学媒体的提供基础支撑。比如构建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平台,有效整合多种媒体的优化组合。构建开放性的网络课程平台,构建虚拟实验室,构建多媒体积件库等。从软件开发和硬件配套设施的建设都为信息化媒体环境的客观软硬件环境提供了实践支持。
4、完善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评价体系,建立媒体环境作用监督机制。
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评价体系,是指从教学媒体优化组合的效果角度,对已构建的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衡量和评价,从而为信息化媒体环境的构建提供实践效果方面的反馈,使得系统不断完善。
完善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评价体系要从对所构建系统环境实施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对于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构建来讲,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实际上是同一个评价活动的不同评价阶段,所以进行系统的评价设计时,要把握好每一个评价阶段的实施时机、效果和作用。通过诊断性评价阶段,具体了解信息化教学媒体的特点,分析其对环境的需求,从而有的放矢的进行构建。通过形成性评价具体了解环境作用于教学媒体的效果,以便实时进行调整。通过阶段性的终结性评价来找出经验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媒体环境构建提供现实依据,所以,完善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评价体系,建立媒体环境作用监督机制是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面向未来的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优化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也是一个开放性的应用环境,随着理论研究和技术条件的日益完善,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必将向着最优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信息化教学中,教学媒体环境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用制度规范的优化
教学媒体环境要适应新的信息技术环境和未来教学环境的要求,就必须有相关的与时俱进的应用制度规范。进行应用制度规范方面的优化要从时代背景、媒体类型、应用策略、量化规范等诸方面进行考虑。所以构建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就要注意不能把制度理解为固定的模式,而应该是开放性的模式,随着其他因素的变化适时调整,避免成为媒体应用的瓶颈。
(二)人员素质结构的优化
人才素质结构的优化是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构建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要优化人员素质结构,形成与当前乃至今后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人才结构,尚需做好多方面的工作。
(三)主观观念意识的优化
众所周知,主观观念对教学媒体的应用具有很明显的影响,与时俱进的观念意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学媒体的发展和优化组合,滞后的观念意识就制约了这种良性发展和优化组合。所以,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教学媒体使用人员的主观观念必须随之更新和优化。
(四)客观物质条件的优化
客观物质条件的优化是针对信息化教学媒体客观环境的构建来讲的。很显然,技术更新了,观念更新了,制度也更新了,如果客观物质环境还是老样子,一切都将是徒然。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望洋兴叹。另一方面,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优化建立在客观物质条件优化的基础上。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如何根据不同的信息化环境开展教学环节的优化
在讨论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构建与优化之前,首先要明确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概念。对于媒体环境,一种观点认为环境可分为社会环境、物质环境和信息环境三大类,很显然,媒体环境不属于社会环境;由于媒体是传播信息的载体,那么它自身并不是信息,所以媒体环境也不属于信息环境;又因为媒体是一种物质,是传播信息的物质载体,所以...

...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知识,试论述如何使用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
2、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线课程、教育网站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授课和辅导。3、建立数字化学习环境:通过建立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图书馆、实验室等,让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

如何根据不同的信息化环境开展科学课教学
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不再以是否能够把教材讲解得清楚明白、分析得深入透彻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必须发生根本变化,由前台的“演”转为后台的“导”,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学生提供丰富有序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学习时间的碎片化都驱使着教育信息化变革,移动通信技术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91速课作为专业的教学互动软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师线上教学资源分享和课堂在线互动需求,并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第二,与以往传统课堂上教师讲课时学生玩手机不...

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实现教学?
2、教育创新。未来教学需要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注重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让学生在探索和创新中获得成长和提高。3、信息化教学。未来教学需要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展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信息,让学生在数字时代中学习和发展。4、总之...

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怎样进行教学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变化。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过去静态的、二维的教材转变为由声音、文字、动画、图像构成的动态的、三维甚至四维教材。网络教学的运用,又将教学内容从书本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样,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的知识,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可以学得更多、更快、...

信息化环境下,为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有哪些具体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学媒体环境需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新的信息技术环境和未来教学环境的需求。应用制度规范的优化需从时代背景、媒体类型、应用策略和量化规范等多角度出发,构建开放性的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因素,避免成为媒体应用的瓶颈。人员素质结构的优化是构建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不再以是否能够把教材讲解得清楚明白、分析得深入透彻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必须发生根本变化,由前台的“演”转为后台的“导”,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学生提供丰富有序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学生...

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化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九大优化方法:1.知识点切入: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应以学科的知识点为切人点来进行。在各门学科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可切人的知识点很多,教师应充分利用可切人的知识点,围绕知识点的揭示、阐述、展开、归纳、总结等环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进行有效的教学,有效地开展...

怎样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在数学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不仅可使一些使本教师难教、学生难懂的概念、法则、公式在学习上教学简单化、形象化,也可以方便数学教师更好地突破知识的重点、难点,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化抽象为简单。在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优化和练习,并且不断巩固新知识。(1)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