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

如题所述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显然是一个新鲜度很高的词汇。随着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相关实践的增强,人们对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真实状况也越来越关心。近日,由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布的《2008·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十五年调查综合报告》,披露了企业家对此问题的评价。
  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四大突出表现——

  污染环境,不讲诚信,损害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不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这项调查表明,大多数企业家认为企业很有必要履行经济、法律、伦理和公益四大社会责任。其中,对经济责任的认同程度最高,对伦理责任的认同程度次之,对法律责任的认同程度居第三,对公益责任的认同程度相对较低。同时,在企业家看来,当前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四大表现依次为:一是污染环境;二是不讲诚信,主要表现是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偷税漏税、发布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拖欠贷款等;三是损害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如拖欠或压低员工工资、不顾员工的安全和健康、不正当竞争、损害股东权益等;四是不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调查报告还分类详细披露了企业家认为不履行社会责任比较严重的相关行业:

  ——“拖欠货款、贷款、税款”的现象相对比较严重的前三个行业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不履约”现象相对比较严重的前三个行业是:建筑业、塑料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污染环境”的现象相对比较严重的前三个行业是:造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商标侵权、专利技术侵权”现象相对比较严重的前三个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现象相对比较严重的前三个行业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拖欠职工工资”现象相对比较严重的前三个行业是:建筑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要在16个字上下功夫——

  诚信经营,保护环境,利益共享,社会公益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这份报告提出,基于企业的现状,目前中国企业家要全面履行社会责任,需在“诚信经营,保护环境,利益共享,社会公益”16个字上下功夫。其中,诚信经营和保护环境是对企业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责任约束,是成为合格企业的前提;利益共享是保证企业处理好与各方利益相关者关系,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责任要求,是成为优秀企业的前提;社会公益则是对企业回报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责任要求,是成为卓越企业的前提。

  对这16个字的内涵,企业家也表达了自己的理解。要在企业经营中真正落实诚信的原则,要求企业家有明确的法治意识和良好的品德修养。大多数企业家认为,对于自己的行为,最有力的外部约束是法律法规,最有力的内部约束是自身修养。同时,有关企业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32.7%的企业经营者选择“经济问题”,21%选择“独断专行”,11%选择“生活腐败”,10.3%选择“弄虚作假”。这些都反映出了法治意识和品德修养的重要性。调查还显示,企业经营者普遍重视法治,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严格遵纪守法。

  对于环境保护,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同意“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冲突时应当优先保护环境”,赞同“对企业可能造成的污染进行治理和补偿”。不过,仍然有一些企业把环境保护投资看作是增加企业的成本,注重短期利益,在环保问题上采取被动应付的态度。

  对于利益共享,2006年的调查显示,企业家对企业承担各类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必要性的认同程度中,消费者权益责任的评分最高,其他依次为股东权益责任、员工权益责任、环境责任、客户(同行)权益责任、国家社会责任和社区权益责任。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利益共享”的必要性得到高度认同,企业的实际行为与此还有较大的差距。有一些企业仍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甚至不惜损害他人利益。在2007年的调查中,65.7%的企业经营者同意“本行业中存在不少恶性竞争”。

  对于社会公益,企业家在2006年的调查中对“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的认同程度最高,其他依次为“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参与社会社区公益活动”和“捐助慈善事业”。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