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的主要内容:
赵国有一宝玉和氏璧,秦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蔺相如到了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王大喜,却全无换城给赵之意。蔺相如看出了秦王的意思,假说玉上有一小疵点,拿回了宝玉。
他宁可将脑袋与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15个城邑给赵。蔺相如提出要秦王斋戒5日,再郑重其事地交换。秦昭王只好答应。随后蔺相如便派随从偷偷从小道返回赵国。到了举行交换仪式时,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之事告诉了秦王,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扩展资料: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蔺相如,在公元前259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赵孝成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
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厌恶忌讳的,就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赵孝成王因此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将。后来,赵括果然惨败,四十万赵军被坑杀,赵国几乎灭亡,幸得五国出兵相救,蔺相如大约在这一个时期去世。
完璧归赵的故事 概括来写,字数不超过50字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要“和氏璧”,他奉命携璧入秦,当廷力争,最后终于原璧归赵。赵惠文王20年,蔺相如随赵王到渑池使赵王不受屈辱。因功任为上卿。对赵国大将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惭愧醒悟,彼此成为刎颈之交。
完璧归赵的主要内容50-100字
完璧归赵的主要内容:赵国有一宝玉和氏璧,秦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蔺相如到了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王大喜,却全无换城给赵之意。蔺相如看出了秦王的意思,假说玉上有一小疵点,拿回了宝玉。他宁可将脑袋与宝玉一...
完璧归赵的故事
后来秦王发觉这件事,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想发兵攻打赵国吧,赵国在军事上作了准备,怕打不赢。最后秦王只好放蔺相如回到赵国去。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就叫作“完璧归赵”。直到今天,人们谈起这段故事来,还对蔺相如的英勇行为翘大拇指哩。
与完璧归赵有关的故事100字
并且表示他愿意携璧入秦,而且如果秦王反悔,必保证完璧归赵,赵王于是派他出使秦国。 5. 完璧归赵的主要内容50-100字 完璧归赵的主要内容: 赵国有一宝玉和氏璧,秦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蔺相如到了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王大喜,却全...
完璧归赵 (50字内)
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蔺相如诓说玉上有一小疵点,要指给秦昭王看,拿回了宝玉。他在庭柱旁站定,说:赵王担心秦国自恃强大,得...
完璧归赵的故事简短概括
蔺相如奉和氏璧出使秦国,有勇有谋,据理力争,终于挫败秦王的诡计,使和氏璧安然返归赵国。这是一个有名的历史故事。后用此典或表示事物完好归回;或表现大义凛然的气概,机智果敢的精神;或以此璧形容贵重难得的宝物。完璧归赵蔺相如机智果敢,英勇无畏,重信守义;而秦王倚仗强势,几度失信于人,自然...
完璧归赵的主要内容50
楚国有个和氏璧,秦王听后,想用15城换取。赵王让蔺相如去秦国交换,并交代如果秦国给赵国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要完壁归赵。蔺相如到秦后,秦王无给赵城池之意。蔺相如使计拿回宝玉并回国,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完璧归赵的主要内容
为您推荐: 完璧归赵的故事 蔺相如完璧归赵读后感 蔺相如完璧归赵文言文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 完璧归赵的意思 完璧归赵解析 完璧归赵的大致内容。 负荆请罪 卧薪尝胆的意思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 其他类似问题2015-05-11 完璧归赵的主要内容50-100字 78 2014-11-06 完璧归赵的故事的主要内容是...
完璧归赵的主要内容20字数
想要得到和氏璧,赵王就不同意,就派蔺相如到了秦国。蔺相如与秦王,刀枪舌剑,战胜了秦王将和氏璧带回来。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完璧归赵”这一事件发生于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24年、赵惠文王...
完璧归赵的背景故事200字左右
“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