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如题所述

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
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但是生成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亦也弊,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总是在努力追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
精彩的生成离不开之前的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因此要重视预设。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7-30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但是生成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亦也弊,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总是在努力追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
1.精彩的生成离不开之前的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因此要重视预设。
2.精心的预设无法全部预知精彩的生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我们要有心理准备,灵活应对,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的教案,有时反而可以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也许它将会成为我们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
恰当地抓住生成的时机和资源,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当学生被激发起“兴奋”的学习状态,而发表精彩的观点时;当学生出现理解或误解的“错误”时;当师生互动中学生“随机” 冒出的精彩火花时;当学生表情出现“细微”的变化时;当教师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时,都是意外生成资源利用的大好时机。课堂教学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教学中,如果完全按照“预设”进行,结果将无视或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因此而机械和呆板;但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即时的“生成”,也会因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出现“放而失度”的现象。因此,我们要理性地看待“预设”和“生成”,预设要有弹性、有留白的空间,以便在目标实施中能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生成”。对学生积极的、正面的、价值高的“生成”要大加鼓励、利用;对消极的、负面的、价值低的“生成”,应采取更为机智的方法,让其思维“归队”,回到预设的教学安排上来。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在新课程中,学生获取的知识主要是由四方面知识构成的:一是由教材提供的知识;二是教师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个人的教学经验产生的知识;三是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四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生成的知识.这说明知识的生成,不是惟一传授的.所谓生成就是自然形成.教学生成,就是自然形成知识与方法,它是与你的教学预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预设与生成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基点.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的重要保证.生成的知识和方法大多是课本上已有的,只不过是要通过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交流、发现、总结而形成知识和方法,这就是创新.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展开的心灵对话,因预设而有效,因生成而精彩!我们不应忽视精心地预设,也应将生成作为一种自觉地追求.1、准确预设,有效生成 “预设”经常被人认为给学生挖一个陷阱,等着孩子往里跳,筐住了学生的思维.其实这是对预设的一种误解.没有预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所以如何准确地预设将直接影响着“生成”.在新课程理念下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它要求预设能真正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机会,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立体式互动中促使师生同成长共发展.2、多种预设,促进生成 教师不但要预设学生的“已知”,还应该注重预设学生的“未知”.因此,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乃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学设计要有“弹性区间”,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教师只有尽可能地预设各种可能,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乱.只有这样,当课堂出现未曾或无法预见的情况时,教师才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从而将课堂引向精彩,而不至于听之任之,甚至手足无措,方寸大乱.3、放弃预设,创造生成 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不论教师做了多么充分的预设,课堂上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意外的事情.课堂教学是有目标的,但学生的兴奋点往往与教学目标不一致.但如果教师视教案为禁锢,不敢越雷池半步,就有违“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动态生成的过程”的教学理念.4、放大错误,升华生成 以前的教师就怕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这样和那样错误,经常藏着、躲着、捂着.其实错误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很好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可应用错例,及时地放大错例,只有对“错例”进行理性反思、探寻“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杜绝旧病复发.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找错、议错、辨错这一动态的过程,生成的知识、技能就更牢固.由于这种学习是学生自发产生的,所以经常会出现激情四射的场面,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总之,“预设”和“生成”仿佛是一对孪生姐妹,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