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上网弊大于利?不少于100字??

如题所述

上网弊大于利:首先,针对的是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然而,中学生在情感和认知上尚不成熟,缺乏足够的是非判断和自我控制能力。上网时,他们很容易接触到不良信息,由于自我控制不足,可能会逐渐接受这些信息,形成固定的错误思维方式,进而塑造出扭曲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数据显示,有些中学生上网主要是聊天和玩游戏,甚至每天花费4-5小时。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上网行为却使他们忽视了学业,这与上网行为本身的矛盾不可调和。
首先,调查显示,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将90%的时间用于网络游戏,成为网络的奴隶。他们对“网吧”和“聊天室”等上网场所上瘾,不仅影响学习,甚至导致犯罪。例如,据2000年4月《广州日报》报道,一名15岁的中学生为了能随意上网玩游戏,竟然杀害了自己的表姐,只为了得到她的电脑。
其次,中学生很容易沉浸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回到现实社会后会产生孤独感,患上“网络疏离症”。他们过度依赖网络,对心理造成严重伤害。在生理上,中学生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但长时间上网不仅加重眼睛负担,损害视力,还可能导致脊椎变形。
因此,网络的诸多弊端与它在信息交流方面的便利性相比,显然弊大于利。首先,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经常上网获取零散和不系统的知识,不但不会提高中学生的能力,反而可能使他们退步。他们可能因为无法处理过量信息而患上“信息焦虑”等精神疾病。此外,据英国米德赛克斯大学的蒂姆莱贝教授统计,网上非学习信息中有47%与色情暴力有关,一旦中学生接触到这些信息,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网络对中学生具有巨大吸引力,导致许多中学生沉迷其中,患上“网络上瘾症”和“网络疏离症”等新型精神疾病。这些学生忽视家人和同学,脱离现实生活,变得像机器人一样有程序化的思维。
第三,网络传播可能引发中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冲突。由于网上传播的信息主要以西方发达国家的为主,这可能与中国文化产生冲突,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形成另一种形式的殖民主义。
最后,网络语言的广泛使用可能削弱中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网络系统中,英语的使用率和内容最多,分别为84%和90%。网络上的错别字和病句随处可见,中学生长期接触这种语言环境,确实令人担忧。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