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还用过哪些笔名?

如题所述

  翻看鲁迅著作,搜集其用过的笔名竟有183个:
  一字笔名有16个:卂、飞、树、俟、独、洛、干、豫、L、干、敖、隼、旁、迅、直、庚;
  二字笔名有117个:翁隼、唐俟、旅隼、朔尔、家干、苇索、杜斐、何干、干凡、一尊、余铭、译者、张沛、阿二、阿法、苗挺、直入、明瑟、罗怃、佩韦、周树、周悼、庚辰、庚言、孟弧、封余、荀继、茹莼、树人、候堂、飞斐、冬华、乐文、洛文、乐贲、乐雯、品音、记者、家斡、宴教、冥昭、焉于、梦文、雪之、常庚、曼雪、崇巽、符灵、康郁、隋文、越丁、越山、越侨、越容、楮冠、鲁迅、尊古、游光、遐观、编者、虞明、豫才、燕客、霍冲、孺牛、L.S.、丁珰、丁萌、士繇、E.L.、及锋、之达、子明、丰瑜、元艮、元期、不堂、中头、中拉、长庚、公汗、风声、巴人、尤刚、且介、且文、史赉、史癖、白舌、白道、令飞、自树、许遐、许霞、鲁行、迅行、独立、姜珂、黄棘、洛丈、神飞、敖者、莫朕、桃椎、索士、索子、动轩、仲度、华圉、阿张、豫山、樟寿、豫亭、符买、俟堂、润土、晓角;
  三字笔名有37个:华约瑟、齐物论、唐丰瑜、唐元期、黄凯音、戛剑生、康伯(白)度、隋洛文、葛何德、董季荷、敬一尊、朝花社、编辑者、编纂者、纂述者、杜德机、何家干、何家斡、即鲁迅、张承禄、张禄如、周玉才、周动轩、小孩子、丰之余(瑜)、韦士繇、邓当世、白在宣、周树人、周樟寿、周豫才、宓子章、赵令仪、某生者、倪朔尔、栾廷石、孺子牛;
  四字笔名有5个:宴之教者、宴之敖者、ELEF、旅沪记者、楮冠病叟
  五字笔名有7个:朝花社同人、中国教育社、奔流社同人、诸夏怀霜社、译文社同人、铁木艺术社、旅沪一记者;
  六字笔名有1个:上海三闲书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新法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30
 鲁迅最早的别号叫戛剑生,自1903年发表作品至1918年首次署名鲁迅,在这15年间相继用过自树、索子、庚辰、令飞、迅行、凡、周逄等7个笔名。

自1918年5月至1932年底,在这又一个15年间,先生除常用前文说到的5个笔名发表作品外,先后还用过唐俟、俟、神飞、风声、巴人、某生者、冥昭、楮冠、周鲁迅、封余、丰瑜、乐贲、隋洛文、遐观、不堂、令斐等18个笔名。
 自1933年1月至1936年10月先生逝世,是鲁迅笔名用得最多、换得最勤的时期。除去《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中的49个笔名外,散见于《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文集中的其他笔名,还另有何干、干、飞、周乔峰、燕客、杜德机、华圉、许遐、乐雯、张禄如、茹纯、且介、隼、直入、直、铁木社、庚、敖、康郁、洛、越山、姜珂、旁、敖者、齐物论、周玉才
此外,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书信中,还署名过“老师”、YOURH·M·(英语“亲爱的老师”)、ELEF(德语Elefant“象”的缩写)、EL(德语“象兄”之意),以及L·S·L(英语“鲁迅”、“鲁”的缩写)等等(见《两地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30
1930年他用得最多的笔名是“隋洛文”“洛文”“乐人”“洛”等。
三十年代,为了战斗的需要,鲁迅先生经常更换笔名,如“邓当世”“邓江”。浙江人读“邓”为“遁”
1936年时用的“晓角”,是最后一个
后来,鲁迅先生向朋友解释用这个名字的原因。一是由于母亲姓鲁,二是由于周鲁是同姓之国,三是取愚鲁而迅速之意。他认为,自己比较笨拙,无论做学问或者干事情,效率比不上天分较好的人。只有更加勤勉,才能在一定时间内收到和别人一样的效果。“鲁迅”这个笔名不仅充分表达了鲁迅先生对母亲、祖国的热爱,而且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自己时刻不忘奋力前行的严格要求。以后鲁迅先生在《自嘲》中把自己喻为“孺子牛”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