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习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1)学科上的变化:和初一比较,初二开始添设几何和物理,这两个学科都是思维训练要求较强的学科,直接为进入高一级学科或就业服务的学科。
(2)学科思维训练的变化:初二各学科在概念的演化、推理的要求、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严密性、创造性方面都提出了比初一更高的要求。
(3)思维发展内部的变化:思维发展从思维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已进入新的阶段,即已经炽烈地、急剧地进入第五个飞跃期的高峰。这个“飞跃”期是否会缩短,“飞跃”的质量是否理想要靠两个条件:一是教师精心的指导;二是学生自己不懈地努力。
(4)外部干扰因素的变化:初二正是性格定型加快节奏,幻想重重的年龄期,常常表现出心理状态和情绪的不稳定,例如逆反情绪发展。这给外部的诱惑和干扰创造了乘乱而入、乘虚而入的条件。不要因为这些妨碍了学生正常地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指导;破坏了学生专一学习的正常心理状态。要学会“冷静”、“自抑”,把充沛的青春活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初二的确是初中的一个重要时段。这一阶段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中考成绩 。不过,学习上并没有绝对的“轻松”。想要相对轻松地完成初二的学习任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二、初二阶段学习重在主次分明
第一,区分主次轻重。数学、语文、英语、物理要作为重点来安排学习,除了上课认真听讲,课后70%的精力要花在这些主课上。初二时,每门主科应有一本课外辅导书,课外适当做一些练习题还是必要的。初二后半学期,地理、生物要结业,听好课,掌握必要的知识即可。政治、历史是开卷考试,除了课本知识,还得多关心时事。
第二,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早晨,人的记忆力最好,适合读英语,记单词。白天的自习课,安排给数学、物理,这时候解题效率高一些。其他的时间就要留给语文了,可以多读些课外书,遇到好文章和好的语段,应该抄下来以积累素材,在写作文时会轻松很多。晚间复习时切忌打疲劳战,可以听听音乐,做一些不太剧烈的室内运动,放松自己的心情,学习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
第三,有准备地进入每一堂课,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听课。准备什么呢?就是根据课程表的安排,有针对性地预习弱项课程,预习时要弄清下一节课的内容,其中哪些是清楚的,哪些是模糊的,哪些是不懂的,由此确定出听课的重点。课后进行总结,归纳出所讲知识的框架,然后做相关练习。
第四,消除不好意思的心理,多和同学们交流,在讨论中发现他人的好思路、好方法、好心态。这种近距离的交流会使你和大家融为一体,学习心理压力会减轻。同时,学习心态放轻松,听课效果会很快提高。
第五,学习,“习”的作用决定了学习结果是否有好的成效。每次听完课后,阅读一些相关的辅导资料,做一些相关的习题。现在的辅导资料很多,哪一种好呢?哪一种适合自己的情况?在书店的辅导资料书架前大致阅读一些,感觉哪本自己看起来很舒服,就用哪一本。如果还感觉不准,可以咨询代课老师。
第六,认真安排复习,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多准备几个笔记本。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及容易出错的问题及时记下来。这样,复习时就能有的放矢,有条不紊。
初二的学生如何避免两极分化?
初中教学中流传着一个说法:"初一势均力敌,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从每年统计来看,进入初二的学生,数学学习两级分化呈现出较严重的趋势,后进生占的比例较大,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初二出现分化的原因如下: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2、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3、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怎样避免分化,真正学好数学,现介绍几种方法:
(1)学习三部曲,提前完成预习,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之前,应完成提前预习,除了他行提前课程的学习外,每天晚上都应预习第二天的知识,课堂上才能更好的听讲,有高层次的收获。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2)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3)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推荐几种好的记忆方法
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骨架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不过学习没有捷径,一些所谓的捷径往往会使你走很多的弯路,所以还是要靠自己的去努力!
怎样提升记忆力?
经常有同学抱怨自己记忆力不好,刚学过的东西过目就忘,读书效率低,其实这多是学习方法不当而导致的。一些同学对今天要看什么书、要完成什么任务,心中没有一个底,信马由缰,结果当然可想而知。曾有人作过这样一个试验:要求两个班的同学回答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学校教学楼的阶梯有多少个台阶?甲、乙两个班的同学上、下课都是经过同样的阶梯,甲班的同学由于没有事先布置任务,结果没有一个同学回答上来;乙班的同学由于布置了这个任务,100%回答正确。这个试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那就是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所谓目标学习法,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学习任务。
以语文学习为例,我们可以把每篇课文的学习任务目标化、具体化或者量化,分几个单元时间分别完成。不妨这样一试。
在第一单元时间,专门学习课文中的标点符号,弄清楚各标点在课文中的作用和用法。不懂的地方通过问老师或查资料,在短时间内突破标点符号这个知识点。
第二单元时间,目标定在掌握课文中生字的读音、笔划、形体结构等。
第三单元时间,专门划出词语、精美的句子和成语,理解其含义,字词的来源,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扩大了知识面。
第四单元时间可分析文章结构,归纳段落与全文的中心,学会分析与概括的思维方法。第五单元时间用来大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这样,一篇课文的知识就被各个击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种目标教学法同样适合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下面我向您介绍一下我在背诵的时候的一些经验,您可以参考
我首先把课文分成好多小段,一个小段就是一个语意群,或是一个完整的事件,总之是按照您所熟悉的方法分,不必拘泥于形式。
然后就是将这些小段逐个突破。每一段先明了它的整体意思,然后逐句背诵。就是看一眼句子,再出声把它背着说出来。每句都完成了以后,就试着把整段出声背着说出来。再对照原文,看有没有错误的地方。每一段都这样背完以后就可试着把整篇文章背着说一遍,过程同背一段的是一样的。如果一篇文章太长,就可以考虑把它先分成几大块,把每块都当成上面所说的一整篇文章来对待。
以上只是以背诵课文为例为您介绍了我的背诵方法,其实好的方法有很多,每种方法都适合于不同的人,您需要借鉴别人的方法,更需要找到最适合您的方法。同时请记住一点记忆力是需要不断的锻炼的,只要您坚持背诵,记忆力就会越来越好。
参考资料:http://tieba.baidu.com/f?kz=643646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