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的艺术特色

《百合花》的艺术特色。

《百合花》的语言不论叙述、描写还是对话,都给人一种自然、清新、柔和、优美的感觉,把一个流血牺牲的战斗故事,写得充满诗意。特别是其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生动传神。

例如,“我”与小通讯员对话:“你多大了?”“十九。”“参加革命几年了?”“一年。”“你怎么参加革命的?”“大军北撤时我自己跟来的”。这段话介绍了通讯员的出身、年龄、身世,又揭示了他舍己救人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帮”和“跟”字,前者点出了通讯员的阶级地位和生活境况,后者则表现了他的思想觉悟和自觉的革命要求。

在谈到借被子被拒时,小通讯员说:“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这两句话表达了通讯员因没借到被子而不满,也为下文他得知真相后自责埋下伏笔,两处省略号则勾勒出他在女同志面前羞怯、不善言辞的窘态。

《百合花》创作背景:

《百合花》里的人物事件并非来自真人真事,但小说里描写的战斗及战斗的时间地点是真实的。1946年中秋节,总攻海岸之战打响,茹志鹃在总攻团的前线包扎所做战勤工作。她在包扎所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去借被子。

战斗开始后,她负责记录那些牺牲的战士的姓名单位,在这过程中不禁设想他们的家庭亲友、他们生前的愿望,以及他们心中的秘密。当时的情景和想法她一直没有忘记。

1957年前后,茹志鹃的丈夫王啸平被错划为“右派”。丈夫处于岌岌可危之时,茹志鹃却无法救他,而且由于她与丈夫在具体的工作问题上常常站在同一战线上,她也不得不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一遍一遍地检讨自己的思想。

在承受着政治氛围和紧张的人际关系所带来的无形压力的同时,她不无感慨地回忆起战争年代的同志关系,回忆起1946年那个中秋夜以及在解放战争中遇到的各种人和事:

莱芜战役中,她跟随一个通讯员去前沿,在路上敌人的炮弹不时呼啸而来,通讯员为了减少伤亡有意拉开距离,但她却紧张得不由自主地靠他身边靠近,通讯员一见她走近就加快步子往前跑;

某次战斗时,她和汪岁寒到一个班里旁听开班会,听说了一位排长的事迹,那位年轻的排长是战斗英雄,却很害羞,说说话就脸红,说的也平常的家常话,这种反差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回首往事,茹志鹃感到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于是,茹志鹃决定要写一个普通的战士、一个年轻的通讯员的故事,首先设定的便是他的性格:质朴羞涩。而至于小说的主题她并未想过。她大约用了一个星期就完成了小说,但作品寄出去后不久便被退稿,理由是“感情阴郁不能发表”。几经周折,小说《百合花》终于发表在1958年第3期的《延河》杂志上。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1-16
  短篇小说《百合花》9 写作于1958年初春,正是“反右”斗争的
  高潮时期,许多作家知识分子都经受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作家本人在
  当时的时代环境里也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抑,在高度政治化的时代氛
  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相比之下,战争硝烟之中
  的淳朴真挚的人际关系则更加令人怀恋。“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
  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
  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
  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10作者的写作动机是想借对战争年代圣洁
  的人际情感的回忆和赞美,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它显然是一篇
  不合时宜的作品,由此它在问世前的曲折遭遇也就可以理解了,当茹
  志鹃把《百合花》寄给许多刊物时,一再遭到退稿,其理由是“感情
  阴暗,不能发表”. 这样几经周折,终于发表在《延河》杂志上,后
  经时任文化部长的茅盾的赞扬,才开始受到评论界的重视。
  《百合花》的清淡、精致、美丽,在
  五六十年代的战争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
  它以战争为背景,描写了部队一个年轻的
  通讯员与一个才过门三天的农村新媳妇之
  间近于圣洁的感情交流。作家的创作目的
  很明确也很坚定,那就是表现战争中令人
  难忘的、而且只有战争中才有的崇高纯洁
  的人际关系,与通过这种关系体现出来的
  人性美和人情美。因此,作品取材于战争
  生活而不写战争场面,涉及重大题材而不
  写重大事件。战争的枪林弹雨只是为了烘
  托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诗意化的“没有
  爱情的爱情牧歌”. 通过生活的侧面写生
  活中的普通人,写日常生活中的“家务事”、
  “儿女情”,这是茹志鹃一生为数不多的
  短篇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百合花》是
  她早期作品,虽然写的是战争,却已经包
  含了刻画普通人的感情世界的美学追求。那两个连名字也没有的小通
  讯员和农村新媳妇都是这样的普通人。在当时提倡写“英雄人物”的
  战争文化背景下,茹志鹃有意识地不把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写成“英雄”,
  或者说是不把他们当作“英雄人物”来写,这是与她对“英雄”艺术
  形象的认识直接相关。在她的眼里,英雄应该与平常的人是一样的,
  战斗英雄只有在战斗时才是英雄,而在平常的生活中,他们就是平常
  的人,也会脸红,也会带有女孩儿的忸怩姿态,他们所谈的也只不过
  是些家常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通讯员也可以说是一位英雄。由
  于作家避开了战斗场面,她就不用去写他的英雄行为,而只是写他平
  常的一面。她还认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必须是能够站立得起来的艺
  术形象,然后才谈得上是不是“英雄”. 如果把小通讯员当作“英雄”
  来写,那就得写他的英雄事迹,突出他在战场上勇猛的一面,小说叙
  事者只能与“英雄”的同行,不断发现他的优秀品质,也只能成为“
  唱颂歌、受教育”的机会,而且,按当时审美习惯,作家是不可以让
  新媳妇随便笑话“英雄”的,虽然“英雄”可能有暂时的失败(如借
  不到被子),但受到嘲笑却会有损于“英雄”形象。所以,作家有意
  回避对英雄形象的正面塑造,只是为了坚持自己的美学风格而不受当
  时流行的创作思潮所左右,这正是茹志鹃的可贵之处。
  由于作家摆脱了“英雄”概念的束缚,小说里的主要人物身上的
  美好情感都得到了自由充分的表现。小说主要刻画的是小通讯员与新
  媳妇之间的圣洁感情,但两者之间穿针引线的是小说叙事人“我”.
  这篇小说引人注目的叙事特色就是女性视角,即“我”是个有强烈性
  别意识的角色,一开始就写在战争爆发前,因为“我”是女性,才被
  团长安排到前沿包扎所,才引出了小通讯员的护送。小通讯员是个刚
  参军一年,只有十九岁的农村青年,质朴憨厚、不善言辞,特别怯于
  与异性的交往。为了突出他的后一特点,作者用较大篇幅描写了他与
  “我”和新媳妇两位女性的关系。在小通讯员送“我”去包扎所的路
  上,是初步展示小通讯员的性格的重要阶段。作者有意地把这段行军
  路程安排在白天而不是夜晚,安排在总攻之前而不是炮声呼啸的战斗
  之中,使得小通讯员不愿与女性接近的个性明显地暴露出来。在这个
  过程中,“我”微微有些女性特有的撒娇,如走不动路啦,主动与小
  通讯员认老乡啦,甚至带有挑衅性地问他娶媳妇没有等等,表现出一
  种战争年代思想感情开放的新女性特有的“泼辣”,以反衬小通讯员
  的外表腼腆淳朴和内心荡漾着对女性的喜悦。小说写了这么一个情节:
  小通讯员完成了任务(护送“我”与借被子)后要回团部,他对这次
  与女性接触的经历充满兴奋和感激。作家这样写道:

  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了几步,他又
  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
  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的走了。
  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
  又多了一枝野菊花……

  几乎没有任何议论和解说,小通讯员的一系列动作和那枝不知何
  时插在枪筒里的小龚,已经把一种性格的形象活泼泼地表现出来。
  新媳妇的出现是在小通讯员的形象初步定型之后,作品通过小通
  讯员借不到被子引出了新媳妇的形象,并成功地将作品的重心转移到
  新媳妇身上。新媳妇的出场十分自然而优美,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快感,
  正好与结尾时的庄严肃穆形成强烈的对比:

  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
  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
  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的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的向她道歉,说刚才
  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
  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象忍了一肚子
  的笑料没笑完。

  新媳妇的性格塑造,是通过她与小通讯员的关系,或者说是以小
  通讯员的最后牺牲为代价来完成的。起先是代表部队去向老百姓借被
  子,小通讯员去了,她不借,而“我”去了,她就借了。读者完全可
  以通过对小通讯员已有的了解想象当时两人初次接触的“窘状”. 她
  心里觉得委屈了小通讯员,所以当小通讯员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把
  衣服的肩膀处挂了一个口子时,“那新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
  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只有女性
  才会对衣服上的破口子那么敏感,这个口子就永远地留在了新媳妇心
  上。因此,当她从众多的伤员中一眼就看见那个露着的大洞时,立即
  就变成了另一个人。作品写道:

  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
  才那种忸怩羞涩完全消失了,只是庄严而虔诚的给他拭着身子,……
  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她低着头,
  正一针一线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通讯员的心脏,默默的
  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 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
  却象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的、密密的缝
  着那个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她却对我
  异样的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的缝。

  作者在这里不厌其烦地反复渲染小通讯员肩上那个破洞,一步步
  把新媳妇的感情闸门打开,也一步步把作品推向了高潮。当卫生员让
  人抬了一口棺材来,要动手揭掉小通讯员身上那床被子时,新媳妇的
  感情终于爆发出来。作者用了一连串与新媳妇刚出场时感情色彩截然
  不同的词汇:“劈手夺过被子”,“狠狠的瞪了他们一眼”,“气汹
  汹的嚷了半句”等,然后,为她心目中的“英雄”盖上了那条“枣红
  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 作者正是通过这条精心设计和挑选
  的有着“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的被子,最终完成了作者对战争中的
  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歌赞。

  善于运用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是这篇小说常为人
  称道的艺术特色,但这篇小说在叙事上的特色却很少被注意到。从结
  构上说,两个主人公是被言说者,他们的心理世界是通过叙事者“我”
  的眼睛看出来或感受到的,所以“我”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小说前三
  分之一是写“我”眼睛里的小通讯员形象,中间三分之一还是写“我”
  眼中的通讯员和新媳妇,而他们俩唯一的一次单独接触则完全被虚写,
  读者并不知道新媳妇对通讯员的真实态度。直到小说的最后三分之一
  的篇幅里,小通讯员牺牲了,新媳妇的感情才汹涌澎湃地爆发。但读
  者读到这里并不会感到突兀,似乎只有这样表现才符合人物的性格逻
  辑。这种读者心理上的逻辑,却是由“我”来完成的。小说写了一个
  小通讯员衣服被挂破的细节,这个细节先是出现在“我”的眼睛里:
  “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我
  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而新媳妇对那个破口子有什么想法并没有
  正面表达。可是当通讯员的尸体出现时,新媳妇正是从那破口子上认
  出了他。这以后,“我”反而退到了很不重要的位置上,重彩放在描
  写新媳妇缝衣服上面。这似乎是一个暗示:“我”眼中看到通讯员肩
  上的破口子而引起的“后悔”,也就是新媳妇心里的“后悔”,表面
  上叙事人在写自己对小通讯员的感想,其实是暗示了新媳妇的内心世
  界。虽然小说没有正面写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心里感觉,但叙事人的心
  理活动却处处起到了借代的修辞作用。以此类推,小说前三分之一写
  "我"眼中的小通讯员,也不仅仅是一般的介绍人物,而是通过"我"对
  小通讯员的接触方式和感想,读者可以联想到小说虚写的那个新媳妇
  与小通讯员初次接触的场面以及新媳妇对他的感想,有了这种借代作
  用,才会有新媳妇一出场时"笑个不停"的暗示。通过这样的叙事方式
  来表达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的感情交流,显得含蓄优美,令人回味。

  注释:
  1 参见《周扬文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529页。
  2 参王愿坚《在革命前辈精神光辉的照耀下——谈几个短篇小说的创
  作经过》,原载《解放军文艺》1959年6月号,此处依据《中国当代
  文学丛书·王愿坚研究专集》第5~6页,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3 "政委-草莽英雄"在五六十年代的战争题材的电影、戏剧中也很普
  遍,较著名的有《杜鹃山》、《独立大队》等。
  4 《红日》自1957年7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化部审定,作为"解
  放军文艺丛书"之一由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7月初版。初版后,先后
  于1959、1964和1978年作了三次重大的改动,其中1964年的改动最大,
  1978年第四版时,基本恢复了1959年第二版的原貌。本教材依据1978
  年版。
  5 《林海雪原》,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9月初版。
  6 "五虎将"在《三国演义》里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五个
  角色构成,以后在古典小说里多有这样五个角色的配置,甚至考虑到
  "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关系。在当代战争小说里,有些作家不自觉地运
  用了"五虎将"人物关系的模式。除了《林海雪原》外,还有如《铁道
  游击队》中刘洪、王强、林忠、鲁汉、小坡的"五虎将",《烈火金刚》
  中史更新、丁尚武、萧飞、孙定邦、孙振邦的"五虎将",等等。有关
  这些英雄人物性格塑造的美学规律,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
  7 引自曲波《关于〈林海雪原〉》,作为《林海雪原》附录收入书中,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版。
  8 参阅侯金镜《一部引人入胜的长篇小说》,收《侯金镜文艺评论选
  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9 《百合花》,初刊于《延河》1958年第3期。
  10 引自茹志鹃《我写〈百合花〉的经过》,载《青春》1980年11月号。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4
1、善于运用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是《百合花》的艺术特色。
2、《百合花》作者茹志娟,(1925——1998)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杭州。短篇小说《百合花》 写作于1958年初春,发表在《延河》杂志上。《百合花》的清淡、精致、美丽,在五六十年代的战争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它以战争为背景,描写了部队一个年轻的通讯员与一个才过门三天的农村新媳妇之间近于圣洁的感情交流。作家的创作目的很明确也很坚定,那就是表现战争中令人难忘的、而且只有战争中才有的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与通过这种关系体现出来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因此,作品取材于战争生活而不写战争场面,涉及重大题材而不写重大事件。战争的枪林弹雨只是为了烘托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诗意化的“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通过生活的侧面写生活中的普通人,写日常生活中的“家务事”、“儿女情”,这是茹志鹃一生为数不多的短篇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百合花》是她早期作品,虽然写的是战争,却已经包含了刻画普通人的感情世界的美学追求。那两个连名字也没有的小通讯员和农村新媳妇都是这样的普通人。在当时提倡写“英雄人物”的战争文化背景下,茹志鹃有意识地不把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写成“英雄”,或者说是不把他们当作“英雄人物”来写,这是与她对“英雄”艺术形象的认识直接相关。

《百合花》的艺术特色
《百合花》的艺术特色 一、语言风格 《百合花》的语言无论是叙述、描写还是对话,都给人以自然、清新、柔和、优美的感觉,将一个充满牺牲与战斗的故事,书写得如诗般充满情感。尤其是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生动传神。例如,“我”与小通讯员的对话:“你多大了?”“十九。”“参加革命几年了?”“一...

《百合花》有什么艺术特色吗?
1.《百合花》以细节表现人物性格,传达内心的律动,是这部小说突出的艺术特征。比如小记者借被子时,在年轻美丽的新媳妇面前慌张得连衣服都刮破了,新媳妇要给他缝,他却羞愧得“不肯”,表现出人物与当时的心理。2.作家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正值反右派斗争时期。她的家人在紧锣密鼓的时候也没能幸免。...

分析《百合花》的艺术特色?
1、情节结构 小说的情节虽然单纯,但有很强的节奏感。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音容笑貌和个性特征也逐渐展现。我起初对小通讯员生气,接着发生了兴趣,到后来从心底里爱上这傻乎乎的小同乡,直到最后怀着崇敬心情看着百合花被盖上这位平常的拖毛竹青年的脸,笔调起伏跌宕,结构单纯而又缜密,耐人寻味。2...

分析百合花的艺术特色
善于运用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是《百合花》的艺术特色,文章的清淡、精致、美丽,在五六十年代的战争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它以战争为背景,描写了部队一个年轻的通讯员与一个才过门三天的农村新媳妇之间近于圣洁的感情交流。作品取材于战争生活而不写战争场面,涉及重大题材而不写重大事件,战...

简析茹志鹃《百合花》的艺术特点。
使“小”而不“小”,“细”而 不 “细”, 同样获得了正面描写战争的艺术效果。细腻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是本篇的另一特色。《百合花》的成功启示文坛:反映悲壮的战争题材,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之外,还可以有其他的笔调。【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207-208。本题知识点:十七年小说创作概述,

百合花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1、《百合花》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细腻入微的描写手法,这不仅凸显了人物的精神特质,而且为作品赋予了深刻的内涵。2、茹志娟(1925-1998),曾用笔名阿如、初旭,是浙江杭州人。她的短篇小说《百合花》创作于1958年初春,并发表于《延河》杂志。《百合花》以其清新、细腻、优美的文风,在五六十年代的战争...

以《百合花》为例,请简析茹志鹃小说的艺术风格。
(2)善于组织生动含蓄、耐人寻味的细节描写,前后呼应,表现人物的风貌,是茹志鹃小说的又一特色。《百合花》中三处提到那条新被子上的百合花,并以它为作品的题名,寓意深长。这纯洁的白色百合花,既是通讯员、新媳妇优秀品格的映衬,又是革命军队与人民群众间血肉相连、团结战斗的纯洁崇高感情的象征。

《百合花》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为什么?
百合花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如下:第一,卢志娟对战争的关怀与理解都有别具一格的特点,她似乎并不在意战场上敌我双方的进退胜败,而专注于战争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碰撞与交流。第二,茹志鹃的小说坚持以小见大,从生活侧面去反映时代风云,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去刻画人物性格,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去表现...

百合花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2、茹志娟(1925-1998),曾用笔名阿如、初旭,是浙江杭州人。《百合花》创作于1958年初春,后发表于《延河》杂志。小说以清新、细腻、优美的笔触,在众多五六十年代的战争题材作品中独树一帜。它背景设定在战争时期,讲述了年轻通讯员与新婚不久的农村妇女间一段近乎神圣的情感交流。茹志娟的创作宗旨明确...

茹志娟的《百合花》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百合花》可以说是在结构上最细致、严密,同时也是最富有节奏感的。它的人物描写也有特点,是由淡而浓,好比一个人迎面而来,愈近愈看得清,最后,不但让我们看清了他的外形,也看到了他的内心。这些细节描写,安排得这样自然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觉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脑子里。一般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