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重则威 知止有定" 是什么意思?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如题所述

“知止有定”的意思是:知道自己应该停止在什么地方,就会有自己的确定的位置;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获得的,什么是自己不应该拥有的,前者受之心安,面对后者,也会拒绝抵制不当的占有,从而使自己产生修养上的定力

“自重则威”的意思是:自己看重自己,尊重自己,重视自己才能产生威信和威严,但是不能自欺欺人,必须使自己在修养和知识上有渊博的分量,才能产生威望。

“知止有定,自重则威”借鉴于曾子《大学》中的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释义:《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

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端有始端,知道了它们的先后次序,就与《大学》的宗旨相差不远了。

扩展资料:

《大学》总体思想:

《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大学》提出的人生观与儒家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上是儒家人生观的进一步扩展。这种人生观要求注重个人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这一修养和要求是以儒家的道德观为主要内涵的。

三纲八目又有阶级性, “明德”、“至善”都是封建主义对君主的政治要求和伦理标准;“格物”、“致知”等八条目是在修养问题上要求与三纲领中的政治理念和伦理思想相结合。

《大学》还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与孟子的民本论,《大学》里的统治者都是以“尊长”、“民之父母”的身份自居,但实际上他们还是站在剥削者的立场上这么说的,他们所谓的“爱民”、“不暴戾”只是为了维护他们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生产力。只有这样,他们无生产能力的剥削生活才能得以巩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学(文献古籍曾子《大学》)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1
“知止有定”,知道自己应该停止在什么地方,就会有自己的确定的位置,再引申一下,知道什么是真理,然后可以知道再往前迈一步就可能成为谬误;知道自己无论在家中还是在社会上,无论是面对亲人还是面对其他人等,都能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然后根据这一角色要求很好地实现它;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获得的,什么是自己不应该拥有的,前者受之心安,面对后者,对别人拥有,会心如止水,也会拒绝抵制不当的占有,从而使自己产生修养上的定力;人生当然要追求,活到老学到老,但这个世界变化越来越快,所产生的知识越来越多,你要想全数掌握,根本不可能,谁是你的天赋所在,谁是你的兴趣点所在,只有遵从着它们的导引,你才能在知识的广袤的原野走出一条属于你的路。“自重则威”,自己看重自己尊重自己重视自己才能产生威信产生威望产生威严,但如何使自己“重”呢,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使自己无论在修养上还是在知识上充实有渊博的“分量”。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4-27
“知止有定”,知道自己应该停止在什么地方,就会有自己的确定的位置,再引申一下,知道什么是真理,然后可以知道再往前迈一步就可能成为谬误;知道自己无论在家中还是在社会上,无论是面对亲人还是面对其他人等,都能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然后根据这一角色要求很好地实现它;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获得的,什么是自己不应该拥有的,前者受之心安,面对后者,对别人拥有,会心如止水,也会拒绝抵制不当的占有,从而使自己产生修养上的定力;人生当然要追求,活到老学到老,但这个世界变化越来越快,所产生的知识越来越多,你要想全数掌握,根本不可能,谁是你的天赋所在,谁是你的兴趣点所在,只有遵从着它们的导引,你才能在知识的广袤的原野走出一条属于你的路。“自重则威”,自己看重自己尊重自己重视自己才能产生威信产生威望产生威严,但如何使自己“重”呢,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使自己无论在修养上还是在知识上充实有渊博的“分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