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性格太内向了,接近自闭症,见人不会打招呼,不会和人聊天,感觉没话说,没一个朋友。

我很想改变,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别沮丧,首先你要相信自己可以从自闭中走出来,要树立这个信心,一个人要想做一件事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这样才能鼓起勇气去做,每天早上起来可以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个微笑,对自己说声早上好,新的一天开始啦!慢慢的锻炼自己,没事的时候可以自己听听音乐,唱唱歌,改变一下自己以前的习惯,另外也可以找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每天自己朗读一下,多和家人沟通说说话,相信你很快能改变自己的,加油,别气馁,期待你的好消息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8
你性格内向,见人不会打招呼,不会和人聊天,感觉没话说,没有一个朋友,你想改变,问问有什么好方法吗?
你的情况和我以前的情况类似。我通过看书,总结了一套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我感觉现在也走出了以前的困境。推荐给你,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启发。如果感觉有用,请采纳,谢谢。追答

1
你可以看看心理学,心灵学,宗教哲学,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增加对人生,对自我的认识,进行自我疗愈。
推荐你看看心理学作家武志红的两本书。你就是答案,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看了这两本书,你会有一个清晰的自我,清晰的人生认识。
再向你推荐拜伦凯蒂写的,转念。拜伦凯蒂的转念作业被称为世界上最有效最简单的清除烦恼的方法。转念,这本书,能够帮你认识烦恼与痛苦的真相,念头与想法的真相,人生的真相,自我的真相和爱的真相。当你了解了真相,清除了烦恼,你就自由快乐了。
你还可以看看,给内心的小孩找个家,这本书,这本书能够解决大多数的心理问题,能够增进自己对自己的思想情绪的了解。
传统文化方面给你推荐蔡礼旭,细讲弟子规,推荐你看视频,圣贤教育改变命运。
以下是我通过看上面的书籍对自卑心理的解决得到的一些认识。我想人出现自卑心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第1点,自我的潜意识方面。自卑心理的产生与原生家庭有关与童年的经历有关,在童年的时候,父母给予自己有过多的限制,过多的不允许,自己的许多希望需要没有满足就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并且这种心理会深藏于潜意识中,觉得自己不好,不如别人,不应该去得到最好的东西,这就是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
若要克服这一点,我们长大了,自己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了。自己就要多给自己一些支持,多给自己一些允许。多支持自己内心中的意见愿望,多允许自己,得到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允许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可以从小事方面去坚持自己的意愿,在可能的条件下去充分满足自己的一些需求,和愿望,不要对自己有过多的限制。让自己多一些满足感,多一些主宰自己人生的感觉,自卑感就会消减了。

2
第2点,人类生活的真相方面。自卑心理的产生与缺乏对人类对生活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自卑产生于与别人的比较,当自己觉得不如别人时,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在自己的心中没有独立自由平等的观念,看到别人就总是想和别人进行比较,看到不如自己的就自大,看到比自己强的就自卑。
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认识人类的真相,生活的真相和自我的真相。所有的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所有的人作为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每个人呼吸的空气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要吃喝拉撒睡,每个人都会有生老病死,每个人都有他的家庭,他的环境,每个人都有他的烦恼痛苦,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痛苦和各种挣扎,每个人都要工作,努力劳动,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才能得到维持生活的报酬。
当你了解到人生在这些基本面的平等性,就会认识到,在现今这样一个人权基本平等的社会,自卑是没有必要的。
在社会中,你所需要做的只是做好自己的事,通过劳动获取报酬,温饱就会得以满足,你的生活就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了,你想干什么事,只要不妨碍别人,别人也管不着你。
别人干什么工作,挣多少钱,又能怎样?你也无需高看他,自觉不如他,俗话说,家有黄金万两,不过一日三餐,家有广厦千万间,睡觉只需三尺宽,讲的就是这个事实。一个人只要身体健康,有吃有住有衣穿,和别人又差得了多少呢?何必自卑呢?

3
第3点,人生态度方面。人面对世界和人生的态度有两个基本的态度,一个是,爱和包容的态度,一个是怨恨和,指责,恐惧,的态度。
当一个人采取爱的态度的时候,它自己就会感到生命充满了力量,内心充满了光亮和温暖。如果一个人采取了怨恨的负面态度的态度,不管别人有什么感受,这个人自己内心就首先感到了自己生活在昏暗和冰冷之中,生命失去了力量。
所以为了让自己感到强有力的生命,感到温暖和光亮,应该采取爱的态度,这种爱是一种无条件的爱,虽然完全无条件的爱的状态难以达到,但我们可以无限接近这种状态。我们越接近无条件的爱的状态,因恨而产生的生命力的流失就越少。
无条件的爱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自我要有阳光心态。对别人的基本态度,是爱的态度,不挑剔,不指责别人,不怨天尤人,不迁怒于人。面对任何人的态度都是喜乐,礼敬,友好。
也就是说面对世界要有一种无条件的爱的心态,不论世界是怎样的,都要爱着这个世界。别人指责我抱怨我,我绝不指责抱怨别人,别人和我搞对立,我绝不和别人搞对立。别人抱怨指责我,和我搞对立,冒犯了我,我绝不和他计较,我原谅他们,因为我知道他们是因为一时的情绪冲动而冒犯我,或者是因为无知冒犯了我,所以我原谅他们。
所有的人们都是普通人,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辛苦劳动讨生活。他们对与社会人群都是有益的,所以我要敬重他们。偶尔他们犯了什么错,那也源于他们的无知,所以我原谅他们。
当你以这种心态来面对社会人群的时候,你就不会感到自己和社会有隔阂了。

4
第4点,满足心理需要方面。要自己爱自己,认可自己,欣赏自己。
人自卑,不敢与人交往,往往是觉得自己与别人交往的时候,别人会不认可自己。当心中有这个念头时,与别人交往的时候就会,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别人,言行举止失当,从而更加自卑痛苦,而不愿与人交往。
每个人都在追求别人的爱认可和欣赏,这是人类内心深处最深切的需求。这种需求影响着每个人。
但是拜伦凯蒂认为我们并不需要去追求别人的爱和认可。当我们去追求的时候,当我们有所求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委屈自己,戴上面具伪装自己。这样会使自己觉得受伤,没有爱。
当我们带上面具,以一个虚假的自我去追求别人的爱和认可的时候,即使得到了这种爱和认可。我们心中也会痛苦。因为我们知道别人认可的是那个虚假的自我。而不是真实的我们。
追求得到别人的爱,认可和欣赏,有时往往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别人是否爱我们,欣赏我们,那是别人的事情,我们无法控制别人,有时就是我们做的再好,别人也不欣赏,不爱我们,因此追求别人的爱和欣赏,往往是不可能的。

5
那么追求爱认可和欣赏的这种人类最深切的需求,该如何满足呢?人类的这种心灵黑洞,该如何填补呢?
在我们认识人生的真相,自我的真相和爱的真相后,我们可以爱我们自己,认可自己,欣赏自己。
我们自己可以无限的爱自己,认可自己,欣赏自己。当我们体验到自己身体健康,能够自由的蹦蹦跳跳,可以通过劳动获取饱暖的生活,可以自由自在的去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理想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值得爱了,我们就有充足的爱自己的理由了。
当我们了解了人生的真相时,我们会了解到,我们就是爱,爱就是我们自己,爱从未离开过我们。我们只要认可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满意,满足,我们就回到爱中了。
人们渴望爱认可和欣赏的心灵黑洞,在我们爱自己,认可自己,欣赏自己时,就填满了。
我们的心灵中的爱满足了,我们就成为圆满的爱的本身,我们无欲无求了,我们只需要将这种爱散发出来,我们就可以体会到,爱的光明和温暖的感觉了。
就像我们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狗,我们伸手去挠它的肚子,爱抚它的时候,我们自身就被这种爱和温暖充满了。
就像一盏灯将温暖和光明散布到周围的时候,这盏灯是最热最光明的。这个时候这盏灯并不需要,外来的光和热,如果有外来的光和热,对它来说那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而不是雪中送炭的迫切需要。
我们内心的爱也是这样,当我们爱自己周围的世界,我们自身就体会到这种爱的光芒和温暖。
我们内心的这种爱是无条件的爱,因为我们的爱是那么的充足,已不需要外来的爱和认可,如果有,那也是锦上添花的好事。
如果爱是有条件的爱,只有外界满足了我们的条件,我们才会去爱,那么我们就是将生命的主动权,将爱的感受的主动权交给了外界,当外界满足我们的条件,我们就感到生命的欢乐和有爱的感觉。当外界不能满足我们的条件,我们就不愿再去爱,我们就会应激性的选择收缩冷却自己生命的激情和爱的付出。
这就像一盏有条件才发光的灯,条件不满足时。它就怨恨地关闭了自己。它首先失去了光和热。它的内心首先体会到了关闭后的黑暗和冰冷。
所以不要去追求他人的爱,认可和欣赏。应该爱自己,认可自己,欣赏自己。然后给自己周围无条件的爱,永远不指责抱怨周围的世界,永远爱自己的世界。认可自己的世界,欣赏自己的世界中的一切。那么你就会被爱的感觉充满,被喜悦充满。你首先会感到这种爱的温暖。当你改变的时候,你的世界也就改变了。

6

第5点,人际交往知识方面。容易引起自卑的原因还有因为人际交往技能和常识缺乏,面对人际交往,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什么样的言行举止是得体的从而有些寸步难行的感觉。
这是因为中国的教育有缺失。中国的教育教的都是生活技能的内容,缺乏人生的教育。自己应该补上人生教育这一课,学习一些传统文化,心灵学,心理学,宗教哲学等方面的书籍。
传统文化方面推荐你看蔡礼旭的《细讲弟子规》,不要把《弟子规》看作是对自己行为的约束。而要把它看作是人际间交往的规则,就像是开车要遵守的交通规则一样。交通规则是告诉开车人在路上开车的方法,避免出现交通事故,帮助人能够到达自己的目的地。而不是约束开车人的。《弟子规》是来告诉人们,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法,避免出现人际矛盾,帮助人到达自己人生的目的地,而不是用来约束人的。人际间出现的矛盾冲突,都可以在弟子规中找出原因来,可以找到避免的方法。
还可以看看网上的视频,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看过这个视频,你可以对人生的认识将更为广阔。

7
内向,自卑,社交恐惧症并不是一码事。现在心理学认为。基因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都是基因说了算。
内向型性格的人喜欢独自充电,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疲倦度比外向性性格的人要高,因此他们并不十分需要人际交往,如果他们提出一个问题,他们首先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巡查,再表达观点。
外向型性格的人能够边思考边表达观点,他们的表达往往让人大吃一惊,这可以说是好事,也可以说是坏事,他们喜欢在人群中充电,不喜欢独自行动,他们比内向型性格的人需要更多的外界刺激,这样会让他们感到振奋,兴趣也会由此提升内向型性格的人对刺激的感受程度更敏感,因此。跟外向型性格的人相比,他们对刺激更容易感到疲倦。
由于外向型和内向型性格的人有着不同的交流需求,所以他们在工作风格上也不一样,这对他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也会产生影响,总的来说内向型性格的人会选择安静的工作,工作的跳跃性不会太强,这样他们可以长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去,外向型性格的人喜欢与外界交流,他们要么选择能够满足自己交流需求的工作,要么在努力工作之后,寻找虚拟或真实的人际交流,以便能够及时充电。
另外我们的敏感性和恐惧心理也是与生俱来的。这将影响我们与外界交流中的自我感受,会决定我们的自我价值感知。
这段文字出自,给内心的小孩找个家,这本书。
所以如果只是内向,没有自卑或者社交恐惧等因素所引起的人际交往障碍。就应该接纳自己的内向性格。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快乐的生活,就好了。
如果因为自卑或者社交恐惧引起了人际交往的障碍,在我的追答里面介绍了一些解决自卑问题的方法,推荐了一些书籍可以看一看。

追问

谢谢!还有性格太敏感,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我都会由此思考半天。

追答

世界上的事分为神的事情,自己的事情和别人的事情。多考虑自己的事情,不要考虑别人的事情。与别人的态度还要是以爱为基调。一切从爱的角度,从善的角度去理解别人的行为。关于爱在我上面的回答中有了一些讲解。

人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我的改变是从读圣经。然后是学佛,看网上的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的视频。然后看了一些净空法师的佛经书箱。到今年春节。看了一念之转,4句话改变你的人生。和转念这本书。了解了人生的真相,自我的真相和爱的真相。最重要的是爱的真相,爱是什么?然后觉得对人生看得比较透彻。对世界的观感比较正确了,对世界的感觉感觉比较亲切了。这前后也有三年多的时间了。所以不要着急,慢慢来。从读书开始,一本本的读。

自己觉得拜伦凯蒂写的。转念这本书。能够能够让人对人生的观感发生顿悟。但里面所讲的道理和佛经也是相通的。只是它来得比佛经更加的简洁。这里面的道理和圣经也是一样的。讲到最后就是一个爱字。你如果能够理解。我在上面关于爱的想法和无条件的爱的想法。并且把这种爱活在生活当中。你对世界的感觉就有很大的不同了。

在生活中面对任何人,如何去实践这种爱呢?耶稣讲。要爱你的敌人,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了。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耶稣讲,你们可以爱你们的敌人,爱的方式就是为他祷告。既然敌人都可以爱。那么任何人都可以爱了。面对任何人。我们都可以在心里为他祷告。这就是我们可以付出的内心的爱。当我们心中默默为他们祷告的时候。当我们这种爱散发出来的时候。我们的生命也被这种爱温暖和照亮了。

第2个回答  2019-03-28
聊天得找到有共同语言的人,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点空,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在一起真心交流。性格不合或话不投机的人不谈也罢。打招呼,主动一些比较好,主动打招呼不代表自己低人一等,只是表示自己有礼貌。平时与人多交往一些,多沟通,平时多了解,多接触一些新生事物,总之,世界很美好,走出去多看看。
第3个回答  2019-03-28
我也是,也是极度自闭,聊天我倒是回聊,但是要是和我聊的来的,而且往往我找的都是些性格内向的朋友,读书的时候还有几个能说的来的,现在上班一个都没有,没有一个和我走的近,可悲可叹啊。很想找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聊的来的,如果你也和我差不多,也是没朋友,没朋友诉说没朋友逛街,连买衣服都没人陪伴的,也许我们能做朋友,可以的话,我们可以私下聊下,以后孤独的路上可以结伴同行。望采纳 谢谢追问

可以说下您的联系方式吗?我们能做朋友就太好了。

追答

可以啊,我私信你

追问

1558654684

第4个回答  2019-03-28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你的性格太过于内向了
这种情况需要调整
建议从家庭中慢慢的练习
多和父母沟通互动
然后再慢慢的扩大朋友圈
是在和别人沟通交流
如果一开始感觉到紧张
只要多陪伴多倾听
就可以获得别人的认可
也建议你平时看一些人际交往的书籍
对自己的提升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