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心理环境优化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家庭心里环境优化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一、家庭心理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社会,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心理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气氛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气氛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父亲和母亲常常是烦恼不安、性情暴躁、言语粗鲁,对长辈缺少孝敬甚至虐待。 对于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完全依赖父母的儿童来讲,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容易情绪紧张。孩子长期处在这种情绪中,又缺少温暖和关爱,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种:(1)严厉管教论。持这种观点的父母往往要求孩子必须一切听从家长,信奉“棒头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等传统观念。其实,长期处在父母高压政策下的孩子易形成幼稚、依赖、神经质的心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差,有些幼儿可能变得更加依赖无主,有些则可能变得更加反抗、暴烈。(2)自然成熟论。持这种观点的父母对孩子往往是放任自流概不过问的教养态度。这种忽略型家庭中儿童就会因为得不到关心、得不到父爱与母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甚至放荡的不良品质,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 3、家庭情感沟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情感沟通是家庭心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良的沟通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不利。 (1)指责埋怨型沟通。指责埋怨型沟通使家庭问题往往在相互指责和埋怨中不了了之,问题最终并未真正解决。家庭未了结事件越多,家庭生活越是沉闷或紧张甚至危机四伏。这是一种很具破坏功能的家庭沟通模式,被指责者要不逆来顺受,要不逆反、攻击性强。(2)迁就讨好型沟通。迁就讨好型沟通的家庭,缺乏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爱,而且会养成一些依赖而又固执、软弱而又任性等不良人格特点。孩子在这种迁就讨好型沟通模式中,更容易形成的是任性,只要父母迁就自己,自己却很少迁就父母。(3)唠叨罗嗦型沟通。唠叨罗嗦型沟通主要表现在母亲以及一些过于琐碎的父亲身上。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父母不太关心别人真正的情感,自己被许多意义不大的琐事缠绕,给孩子最大的感觉是唠叨、烦人。这种沟而不通的表现是表面上双方都在说话,而且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但信息根本没有交流,反而会造成孩子出现逆反和抵触的心理。 二、改善家庭环境的途径,创设和谐的家庭心理环境 1、建立恰当的父母角色,形成和谐的夫妻关系。 2、建立和睦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发展共同的兴趣,和孩子共享经验和成果,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和相互间了解。父母要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人,尊重孩子的爱好,给他一定的自主权利决定与选择事情;有些事情可以和孩子商量,征求孩子的意见。这种健康的家庭生活、和谐融洽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稳定。 3、注重亲子沟通态度与行为方式。父母要多以鼓励、理解、尊重的方式与子女谈心,即使惩罚也要富于情感性,要伴随合理的解释。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7
浅谈优化家庭环境与提高家长素质

现在的教育,不只是教育职能部门一手包揽,“孤军奋战”,而是社会、家庭积极参与,密切配合,“集团军式”的联合作战,多方协同,共同推进了“大教育”的时代。 在“大教育”的时代里,“合力”作用效果显著 ...

现在的教育,不只是教育职能部门一手包揽,“孤军奋战”,而是社会、家庭积极参与,密切配合,“集团军式”的联合作战,多方协同,共同推进了“大教育”的时代。

在“大教育”的时代里,“合力”作用效果显著。家庭是组合里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家庭环境优化亟待加强,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决定外因,起决定作用只是孩子本身。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家庭环境作为影响幼儿成才的关键因素,在孩子未来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按照环境的性质,我们把家庭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一方面指居住的周围环境,清洁的小区如茵的绿地,便利的交通,或小溪、居民、菜地的农村风光的确能给幼儿美感,培养其美好愉悦的心灵。如人文泰斗冰心老人,心地善良,纯朴自然,得益于小时候在山东威海舰船上的生活。她父亲谢葆章是管带(舰长),她从小生活在大海上,水兵们经常逗她玩,养成了日后老人的性格,真可谓“一片冰心”,冰莹玉洁。相反,恶劣的居住环境,如噪声、废气、无序、荒凉等等,使人情绪烦躁、易发脾气。另一方面,指家庭的居住条件,洁净、宽敞、安静、明亮,自然给幼儿以愉悦,而肮脏、狭小、喧闹、暗淡等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非常不利。

这里着重强调,自然环境居于次要地位,人文环境居于主导地位。主要指家庭氛围,家长素质,家庭修养,家庭情趣,家庭健康等方面。

下面不妨来看一份材料《给孩子什么样的环境》,大家可能就会明白人文环境在孩子成长天平上的砝码。

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胜斗勇。

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

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

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勾心斗角。

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

宠溺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以为是。

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极富耐性。

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

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宽广。

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

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真理。

安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信任自己,信任他人。

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对世界多一份关怀。

祥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有和平的心境。

由上可见,不同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截然不同。正如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其名著《安娜卡列尼娜》里的第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重要标准之一,就是优良的家庭环境。正如孔子所讲的“芝兰之宅”,其反面自然是“鲍鱼之肆”。比方说,有的家庭成了“俱乐部”,“战火纷飞”;有的家庭成了“孩子王”,父母都忙。再拿托翁的《安娜卡列尼娜》名著为例。“奥布隆斯基家里的一切都乱了,”其结果导致夫妻分居,孩子们经常生病,“全家和仆人都为此感到痛苦”。这样的恶劣环境必须加以改良净化,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人才方面的要求。

再举国内一例,《中国人口报》上一则消息:一日,在一餐馆小吃,发现有四个女孩,围在一桌吃馄饨,边吃边谈。

甲:我家每星期都到这里买馄饨吃。

乙:我家每星期到快餐店里吃一次快餐,中国的、外国的,只要好的都吃。

丙:我妈不想烧饭时,爸爸就带我们到四季火锅城吃火锅。

丁:这有什么了不起!我爸爸天天在外面,有时候用小车子把我们接出去吃,山珍海味满满一大桌,还有高档酒。

他们不但有言,而且还有行。各自碗里的还未吃完,又纷纷卖了许多蒸饺、炸鸡腿什么的,没吃完,走了,桌子上留下一大堆精美食品。

上述这些言行,不能不说家庭环境的熏陶是“罪魁祸首”,忽视勤俭的传统美德的培养,这样的环境,给孩子的心灵上造成了“污染”。面对“孟母三迁”该是家长们惭愧汗颜的时候了。

作为家庭主体的家长,必然成为优化家庭环境的责任人,责无旁贷,责任重大。如何提高家长素质,可谓人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从小事做起,不断提高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

蜀主刘备曾对其子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事不小,小中见大。家长不要对小孩子空谈大道理,要以自身的良好言行影响孩子,以自身高尚品质感染孩子。“身正为范”、“言传身教”,给家庭环境奠定良好基础。比如说,尊老爱幼,拒收礼品,勤劳俭朴,有正义感,有责任心,有关爱心等,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同样,孩子经常在作文里描写自己和妈妈坐车,妈妈逃票或抢座位,自己脸红的事,或妈妈虐待爷爷、奶奶,自己很难过的一些小事,甚至孩子能当面批评家长不讲卫生,不洗手就吃饭这类小事,这些家长们千万注意,注意自己的言行塑造孩子幼小的心灵,使家庭环境成为培养有儿茁壮成长的沃土。

2、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

一些家长借口忙,不学习,整日忙于应酬、接待之中,或搞些不正当的活动,只是水平不够,幼儿问些问题,胡乱应付,致使幼儿稚嫩的心灵逐渐积存了许多形形色色的错误观念。比如:“你要再哭。让妖怪来吃你!”、“快别哭了,一会儿老虎妈妈就来敲门了!”等。再如:“晚上太阳掉山后面去了!”、“月亮上面吊着一个人”等等,这林林总总的错误认识能把幼儿引入误区,根本原因是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差,不注意自身的学习提高所致,因而必须加强学习,和幼儿一道学,看看资额科学,社会科学,甚至思维科学方面的书籍,不断充实自己,不断的丰富自己,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3、主动培养教育,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等

培养教育是作为监护人的家长的职责,不可推卸,是国家赋予的光荣义务。孩子是父母的,同时又是国家的,特别是幼儿,是未来祖国的希望。因此,父母倾注心血,培养教育,一方面是情感因素,另一方面是责任义务。比如说,主动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让他们从他人的角度去体验他人的感受和心情。据《扬子晚报》载:美国有关专家对1000名儿童进行了采访,整理出孩子们对父母的6点建议:1、谈论一下你们的工作;2、不要过量的工作;3、不要把坏情绪带回家;4、不要太频繁外出;5、听听孩子们要讲的话;6、每天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中国的家长不防也听听孩子的呼声,多关注他们,多陪他们一会儿,多带他们上一次公园,多和孩子说几句话,那么,效果就会不同。陕西师大熊易群、刘晓青等人在《5岁到6岁儿童独立性发展的调查研究》一文中提到:幼儿独立性表现于父母对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态度和做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家长得分较高的项目,有二得分也较高,这说明家长主动重视的成果。

4、了解幼儿的心理,掌握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有些家长,忽视儿童心理的阶段性,存在着错误的教育观和儿童观。有的相信“武力”、“棍棒下出孝子”;有的宠上了天,自己成了“孝子”;有的关爱过度,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效果很差。一方面家长要学习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和学校联系沟通,注意观察,悉心照料,科学引导。如:在一岁之内每个孩子智能发育的正常规律应事:一视、二听、三抬头、四握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站、十捏周岁独站稳。再如:三岁的孩子有强烈的独做倾向,也就是家长感到的“逆反”,他们开始要求:“我自己来!”尽管他们会把饭吃的到处都是,把东西弄得乱七八糟,但他们还是要求自己干,而不让家长帮助。这时家长不要强迫和压制孩子的独立意识,而要因势利导,训练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例如让他们自己吃饭、穿衣服、系鞋带、洗手等。在思维能力上,这时候孩子们开始具备形象思维,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迅速,家长开始给孩子讲故事,教他们识字,数数,但不要占用时间过长。要有意识的带孩子与外界交往,锻炼孩子的胆量,消除敏感,继续训练孩子的活力。
第2个回答  2020-10-17
环境可以影响人、改造人。孩子从小到大,在家庭的时间最长,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要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做到"五个优化"。

1、 优化家庭的文化环境

家庭装修时,可以设计一些室内文化墙、书橱、壁画、书法作品等来点缀,烘托、营造出一种浓浓的文化氛围。孩子置身此中,在书墨飘香中不知不觉地被感染、熏陶、浸润和同化,从而追求一种高雅的精神境界.

2、 优化家庭的语言环境

孩子在学说话的时候,对家长的语言往往是不分良莠,全盘接受。家长讲话态度和蔼、用语文明、讲究礼仪,孩子也会学得讲文明、有礼貌。孩子也会学得不文明,讲粗话。因此,家长在孩子面前要文明用语。

3、 优化家庭成员的心理环境

家庭成员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家庭的每一位成员。家长要提高心理素质,努力营造宽松、平等、和睦、温馨的家庭气氛,以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家庭关系比较紧张,就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4、 优化家庭的玩耍环境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家长不但要支持孩子玩耍,而且要与孩子一起玩游戏。其益处有三点:一是有利于与孩子的沟通,让孩子体会亲情的可贵;二是有利于父母与孩子双方的身心健康;三是有利于促进孩子多方面的发展。同时,在玩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给孩子游戏的自主权。让孩子当游戏的主角,家长只能诱导和启发,而不是替代他们去设计游戏;二是要了解游戏间互相渗透的作用,根据孩子的兴趣、性格、能力等不断调整、变化,吸收新信息。三是在与孩子玩游戏时,要尽情地玩,使孩子感到其乐无穷。
第3个回答  2022-04-02
主要是指给孩子创建一个有利于其健康成长的独立空间与学习、生活、活动条件。条件允许,可否给孩子安排一个独立、安静、整洁的房间,准备一张床,一个书桌、书柜、玩具柜和台灯,以及学习文具和玩具。
第4个回答  2020-10-18
你心里环境优化的话,主要要包括父母和儿女好好的沟通啊,到一起出去旅游啊,大家都开开心心的,这样就好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