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怎样正确理解领导思路

如题所述

  参考一
  秘书协调和领导的关系
  无论是机关办公室秘书还是首长秘书,都是在一定的领导集团之下做辅助工作,都有一个处理好同领导集团各成员的关系问题。秘书虽不是领导成员之一,由于所处的特殊地位,对领导集团的思想、团结、工作具有特殊的协调作用。秘书处理好同领导集团成员的关系,发挥好协调作用,就能增强领导班子团结,提高工作效能;如果搞不好,会造成领导隔阂,妨碍领导工作的正常运转。秘书在处理同领导集团的关系中,发挥协调作用,应注意遵循下述具体原则。
  遵守组织法规。秘书人员所在的党、政、军、团体、企业等单位,都有其相应的组织章程、条例或工作制度,这些法规是领导集团必须遵循的规定。比如党章规定了各级领导集团的政治原则、思想原则、组织原则和各项工作的程序和办法,按照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规定了领导班子的内外关系,党还专门制定了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这是秘书人员处理同领导各成员关系的依据和判别领导集团各成员意见是非的标准。如某个领导要秘书去执行已被党委否定了的意见时,秘书应如实说明党委的决定而不能贸然执行;如某领导修改已经主管领导签发的报告或指示的重要论点时,要及时向其说明情况,如仍坚持要改,则应请其直接向主管领导商量决定,不得擅自发出;若几位领导下达的指示相矛盾时,秘书应请示主持全面工作的领导人裁定,并请其向有关领导进行必要的解释。领导层各领导人是分工负责的,秘书人员要尊重职权分工,实行单向请示;有关事项向主管该项工作的领导人请示报告,并照其指示办理,不应多头请示;综合性的、涉及多方面工作的事项,应请示主持全面工作的领导人,并向与之有关的领导人通报情况,如通报情况后有关领导人有不同意见,则请他们当面研究,不再往返传话;如果某负责人对不属于他分管的工作下达指示时,可向其直接建议,请其与负责该项工作的领导打个招呼,也可求得主持全面工作的领导人同意,并将其意见向分管此项工作的领导通气;在事情紧迫时,可先办完再报告分管此项工作的领导。处理此类问题,秘书人员熟悉有关组织法规,尊重领导人之间的职责分工,不可简单从事,应考虑周密,把工作做细。
  坚持“一视同仁”。秘书人员在工作上、生活上、思想感情上,对同级领导人应“一视同仁”。在工作上对他们同等热情服务,对他们的交办事项应愉快接受,以同等的努力去完成。在生活待遇方面对他们同等照顾、同等对待,在政治待遇(发文)和生活待遇上都尽可能按照规定,不对谁随意放宽,尽可能做到同级同有,做不到时,宁可缓办。如既无规定,又非在同级领导的主管与非主管之间区别不可的政治或生活待遇,或对老、弱、病、残的特殊照顾,应请示主持全面工作的最高领导确定。在思想感情上,对同级领导人同等尊重。同等尊重他们的职权、意见。切忌在感情上分亲疏,更不应在能力上分好恶,不应因与某领导人同自己的分工一致,而特殊亲近、照顾,不应自持有“才”而瞧不起一些领导人。做到一视同仁,不偏不倚,是很不容易的,需要秘书人员加强思想修养。
  通报情况。维护团结。秘书负有在领导者之间通报情况的任务。通报情况是秘书协调领导关系的重要手段。秘书给领导集团各成员提供党的方针政策的情况,提供本单位工作发展状况的情况,提供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情况,提供对解决问题各种意见的情况,反映群众的情绪和要求,介绍其他单位的经验教训,这些情况的通报,有利于统一领导成员的思想认识,达到工作上协调一致。秘书还负有在领导者之间传话的任务。通报情况,代为传话,都要有利于统一认识、增强团结、消除误解.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因此,秘书在领导者之间的传话,要坚持有利于团结的话就传,不利于团结的话要守口如瓶,只通报工作意见,不传闲话;有的领导在你送呈阅件时,可能顺便谈些不同看法,不能传给有关领导,促使领导意见分歧;有时几个领导在一起议论工作,可能涉及某个不在场的领导人工作的是非,秘书听到就是,要知道“说话轻,过话重”,不能犯自由主义,引起班子的不和。对于领导相互间的某些误解,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做出必要的解释,以消除隔阂。对领导之间的分歧,绝不能外传,并应尽力予以缓和调解。在这方面秘书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如当向一位领导汇报另一位领导对某项工作的布置或对某个问题的处理时,可以在客观陈述中不露声色地强调其为工作着想的意图;在呈送文电时,领导中一方的礼节性言词,可稍加渲染传达给对方,使之逐渐融通感情;对双方矛盾的方面,尽量不讲,非讲不可时,也应使言词缓和,一带而过,如两个主管领导对某个文件起草的观点不一致,如此文可写可不写,就不写,如非写不可,则可找出内在联系,从更高的层次上,使二者统一起来。如某个领导要查记录,查笔记,秘书应从维护团结出发,尽量回避,绝不能陷入领导矛盾之中,倒向一方,推波助澜,以致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在领导之间传话,要分清该传不该传,不该传的要向要求传话的领导说明,可以传的也应讲究方法和分寸,使之不致引起或加深误解和矛盾。
  总之,秘书在辅助领导集团的工作中,要自觉地主动地发挥协调作用;这种协调作用,以组织法规为依据,以维护团结统一,提高效率为目的,以一视同仁为根本态度.以通报情况为主要方法,从而处理好同领导集团各成员的关系,当好领导集团的参谋助手。
  参考二
  一、秘书与领导关系的协调
  (一)学习目标
  领导是秘书公务服务的主要对象,正确有效地协调与领导的关系,使二者工作和谐、心理默契、相互信任,这对秘书发挥其职能作用,有着关键性影响。
  (二)秘书与领导关系协调的步骤
  1.检查自身
  秘书要协调与领导的关系,首先要从检查自身做起。在政治意识上、思想品质上、业务素质上,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寻找差距。特别是在为领导和领导部门服务方面,应不断地对照有关要求,看看是否做到尽职尽责,是否能准确理解、把握领导的思路,在工作中是否贯彻好领导意图,是否圆满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等。只有发现了不足,才能提高进步。
  2.提高素质
  秘书必须不断加强服务意识、服从意识、参谋意识、全局意识;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处理好对领导的依从性和独立性的关系,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提高观察感知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组织社交能力。只有素质提高了,才能不断改进工作,更好地为领导服务、当好助手和参谋,使自己的工作日有所进、月有所进,以得到领导的肯定与认可。
  3.主动交流:
  秘书人员应尊重领导、体谅领导,参与领导进行各方面的交流,以便加强沟通,逐步建立起秘书与领导的新型的和谐关系,即工作上领导与被领导、辅助与被辅助的关系,政治上、人格上的平等关系,生活上、道义上的友爱关系。
  (三)相应知识
  1.协调的内涵
  以静态来说,协调是指各要素之间比例适当,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从动态来说,是指发展变化过程中,各相关方面相互配合,相互影响,步调一致,共同发展;从心态来说,心理协调是指人们在从事社会活动中,排除各种心理干扰,克服各种心理变态和情绪失控,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清晰理智地去进行工作;从管理的角度来讲,协调是基本管理职能之一,指将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管理手段与人、财、物、事、时、空、信息等管理要素连结成一个统一整体,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管理活动。总体说来,协调既可以描述某种和谐的关系状态,也可以用来描述缓解或化解某些关系失调或矛盾的措施和手段。
  2.秘书与领导相处的基本原则
  (1)服从领导、保持一致:秘书与领导相处的首要原则就是尊重和服从领导,既不能代替领导,也不能擅自作主,更不能越位越权。要同领导保持思想一致、工作步调一致。
  (2)维护领导、忠诚服务:秘书必须自觉维护领导集体所代表的根本利益,忠于职守、精心服务、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不计名利,通过自身的工作来维护领导所代表的组织的信誉。
  (3)拾遗补漏,当好参谋:秘书对领导既要服务、服从,又要帮助、提醒,要敢于和善于为领导出主意、提建议。在领导工作中出现失当和疏漏时,秘书要从对工作负责的角度出发,拾遗补漏、帮助领导、提醒领导。
  (4)照顾大局,维护团结:秘书是为领导集体服务,不是只为哪一位领导服务,因此秘书必须协调处理好与领导集体中每位成员的关系,自觉维护领导集体的团结和威信,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四)注意事项和要求
  1.在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秘书应注意以下方面:(1)要善于总结领导活动规律,正确领会领导意图,在辅助领导工作的职能地位上,积极主动及时周全地为领导服务。(2)不折不扣地完成领导交办的事务,做到忠诚可靠,不假借领导的权威谋私,也不向领导献媚讨好。(3)维护领导的威信,不背后议论;若发现领导工作中的失误和疏漏,坦诚地当面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做领导的诤友。(4)设身处地体谅领导。受到批评要虚心,受到误解不埋怨,找适当的机会向领导解释。
  与领导关系的协调,对秘书人员来说是一个颇有难度的问题。秘书人员应认识到,搞好与领导关系的协调,对组织运转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秘书人员的职能地位为协调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较多的机会。秘书人员应努力工作,使领导产生信任感。在与领导建立深厚的同志感情和友谊的同时,还要能够运用灵活的协调方法和艺术。
  2.安排好领导层的活动
  安排领导层活动是秘书经常性的工作,为搞好与领导关系的协调,秘书人员应该做到:一要统筹,忌"撞车",防止时间冲突;二要预报,忌突然袭击,不打无准备之仗;三要得体,忌过滥,注意维护领导尊严;四要适度,忌过累,每次活动时间勿过长。
  3.遵纪守法
  秘书人员从事的工作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必须注意自身塑造良好的形象,因此要有牢固的法制观念,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本单位、本行业的规章制度。坚持在法律和纪律允许的范围内工作,谦洁自律,不徇私情,不以权谋私,如:在公务交往中,不能将经营、管理中的折扣、中介费、礼金据为己有,不违反规定贪取兼任职务的工资、资金;个人不私自经商办企业;自觉遵守收入申报制度等。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