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00字左右概括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用上"无价之宝""为难""理屈""完璧归赵"】

用100字左右概括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用上"无价之宝""为难""理屈""完璧归赵"】

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

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蔺相如诓说玉上有一小疵点,要指给秦昭王看,拿回了宝玉。他在庭柱旁站定,说:赵王担心秦国自恃强大,得和氏璧而不给城邑,经过我劝说方才答应。

赵王斋戒5天,然后才让我捧璧前来,以示对秦国威严的尊重和敬意。不料大王礼仪简慢,毫无交割城邑的诚意,现在若大王一定要抢走宝玉,我宁可将脑袋与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15个城邑给赵。

蔺相如估计秦昭王不过是假意应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应斋戒5日,再郑重其事地交换。秦昭王只好应允。蔺相如便派随从怀藏和氏璧,偷偷从小道返回赵国。秦昭王斋戒完毕,举行交换仪式时,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回赵之事告诉秦昭王,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扩展资料:

完璧归赵背景:

公元前283年,赵王取得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襄王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派人遣书赵王,表示愿意以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等诸位大臣商议,但最后得不出结论,因为奉璧予秦国,则害怕得不到城池,不奉璧予秦国,则害怕被其攻打。

就在这个悬疑未定之时,宦官头目缪贤上前向赵王献计,表示其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秦国。赵王则问:“何以得知?” 缪贤则表示以往他曾经犯罪,欲逃亡燕国,但蔺相如阻止他,并问向他晓以利害,最后他亦因为没有出走燕国,反而得到赵王饶恕的机会。因此他认为蔺相如有智有谋,可委重任。

赵王于是召见蔺相如,并询问蔺相如应否以和氏璧换取十五座城池。蔺相如向赵王分析,秦强赵弱,不可不换。但赵王问如果给予秦王和氏璧,而秦王不给予他城池,可以怎办。

而蔺相如则回答说不论怎样,赵国都要冒风险,宁可秦国理亏,也不可让赵国理亏。并且表示他愿意携璧入秦,而且如果秦王反悔,必保证完璧归赵,赵王于是派他出使秦国。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战国时,赵王获得一块“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得知后想得到它,假装拿15城与赵国交换。蔺相如奉命到秦国交换,但他看出秦王根本没有交换意思。蔺相如机智过人,用妙计夺回了和氏璧,秦王理屈词穷,他虽爱美玉但不愿用土地交换,就只得完璧归赵。追问

“为难”呢?100字!

追答

战国时,赵王得到“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得知后想得到它,假装用城池与赵交换。赵王很为难。蔺相如临危受命,前往秦国。但秦王欲得玉而不与城,蔺相如用妙计夺回了和氏璧,秦王理屈词穷,他虽爱美玉但不愿用土地交换,就只得完璧归赵。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12
自己找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