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刻舟记》文章分析题 骗悬赏的举报

如题所述

首页课件教案试题视频问答分类

阿呆网>初三教案

《桃花源记》课文分析
2006-09-14 06:59  浏览次数:1048 人次

《桃花源记》课文分析

 

【教材简析及教学设想】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我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桃花源记》乃《桃花源诗》的序文),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陶渊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写出这样一个美好社会,同他本人的经历也有密切关系。陶渊明平生厌恶晋朝朝廷上下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讨厌官场上的舞弊营私的行为,他曾经三次因此辞去官职,隐居起来。陶渊明在农村过了几十年的隐居生活,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和农民交朋友,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淳朴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比在官场和那些醉心功名利禄的人相处,心情要愉快得多。这些都说明了陶渊明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社会极为不满,对广大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按作者的构想,桃花源跟桃花林仅一洞之隔,洞口附近乃溪水源头,桃花林恰好至此而尽。弄清这个背景再看故事,就会觉得头绪很清楚。这个故事颇有传奇色彩。首先渔人进入桃花源的经过甚奇,渔人因一片桃花林而“忘路之远近”;洞极狭且深不可测仍然只身进入。其次桃花源中人更奇,若为仙,却有寻常人饮食起居;若为隐,一洞隔离人世几百年。最后桃花源消失尤奇,渔人出洞后尽管“处处志之”,但是“寻向所志”时最终是迷了路。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频繁的环境里,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读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教学这篇名作,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弄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不妨运用视听及多媒体技术,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 

设计课件时,在充分收集有关素材和明确教学对象、任务条件下,主要融音乐、书法、图片、诗文于一体,全方位的触动学生的感官,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学习目标】  

    1. 朗读、背诵课文。  

    2. 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 字词:  

1. 请同学们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huò )       屋舍俨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  mò ) 

       黄发垂髫 (tiáo)       便要还家(yāo) 

       刘 子 骥( jì    )     诣 太 守(yì )  

2. 请同学们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 课文分析 

(一)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打出文章题目:桃花源记)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疾病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遁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当时的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理清课文思路  

(1)线索:渔人的行踪(进出桃源)。

(2)段意:

第1段,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

第2段,舍船从口入,发现桃源景。

第3段,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

第4段,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追问

呃 我要的是课文分析题 不是课文分析

追答

好吧拜拜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1-16
《桃花源记》阅读分析题

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令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遂与外人间隔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②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D.①停数日,辞去               ②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文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后,虽“叹惋”但仍想继续在桃花源里生活的一句话是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                                           追问

还有呢

还有吗

追答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惟吾德馨(xīn) 苔 (tái)痕 鸿儒(rú) 案牍(dú)
5、解释下列加线字
有仙则名(出名)有龙则灵(灵异)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只)(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草色入帘青(映入)谈笑有鸿儒(大)(读书人)往来无白丁(没有学问的人)可以调素琴(调弄)(未加装饰的)阅金经(阅览)(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等弦乐和萧管等管乐,此处指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南阳诸葛庐(草庐)
6、成语和名句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现在常用来赞美客观条件并不优越而主观因素好的一些事物。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现在常用来形容居住环境的幽雅,生活安适。

追问

还有麽 我会采纳的

追答

《爱莲说》的大意是:在大陆水地上的花草树木很多,但是晋朝的陶渊明只爱菊花。从唐朝以来,很多人都是喜欢牡丹。但是我喜欢莲花。莲花生于污泥,但是不受到污泥的污染,在清水里生长,但是没有那种媚态。它的茎中间是通的,外形很直,不生枝条斜出,也不长着枝节。香气远远地飘散出去,笔直洁净地挺立着。人们可以看它,但是不能够玩弄它。我认为,菊花是隐士,牡丹是富贵者。而莲花是君子。对于菊花,很少人喜欢,对于莲花,除了我还有谁喜欢?
《爱莲说》练习题目设计:(一)你认为作者所说的“独爱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风气?(二)请给下列字词加上注释:
1予的意思:
2之的意思:
3淤泥的意思:
4染的意思:
5濯的意思:
6清涟的意思:
7妖的意思:
8中通外直的意思:
9不蔓不枝的意思:
10香远益清的意思:
11亭亭净植的意思:
12可的意思:
13亵的意思:
14隐逸者的意思:
15君子的意思:
《爱莲说》阅读答案讲解:(一)作者说自己独爱莲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清高以及守节。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上的人很多都是追逐名利的人。因为他们爱牡丹,而牡丹是代表着富贵。(二)1我。2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是为了取消句子独立性,但是无实际意义。3指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4沾染污秽。5洗涤。6描写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7妖艳。
8(它的茎)内空外直。9不生枝蔓,不长枝节。10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11指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12只能。13一种亲近而不庄重的行为。14指隐居的人。 15指品德高尚的人。

追问

嗯 谢谢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11-16
这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