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学快毕业了,可数学才60或70之间怎么办

如题所述

举一反三加深学习,多做题,勤思考。多看例题看懂后,做练习题。一下帮你练习
过桥问题(1)
1. 一列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大桥长6700米,这列火车长140米,火车每分钟行400米,这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需要多少分钟?
分析:这道题求的是通过时间。根据数量关系式,我们知道要想求通过时间,就要知道路程和速度。路程是用桥长加上车长。火车的速度是已知条件。
总路程: (米)
通过时间: (分钟)
答:这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需要17.1分钟。

2. 一列火车长200米,全车通过长700米的桥需要30秒钟,这列火车每秒行多少米?
分析与解答:这是一道求车速的过桥问题。我们知道,要想求车速,我们就要知道路程和通过时间这两个条件。可以用已知条件桥长和车长求出路程,通过时间也是已知条件,所以车速可以很方便求出。
总路程: (米)
火车速度: (米)
答:这列火车每秒行30米。

3. 一列火车长240米,这列火车每秒行15米,从车头进山洞到全车出山洞共用20秒,山洞长多少米?
分析与解答:火车过山洞和火车过桥的思路是一样的。火车头进山洞就相当于火车头上桥;全车出洞就相当于车尾下桥。这道题求山洞的长度也就相当于求桥长,我们就必须知道总路程和车长,车长是已知条件,那么我们就要利用题中所给的车速和通过时间求出总路程。
总路程:
山洞长: (米)
答:这个山洞长60米。

和倍问题
1. 秦奋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的年龄是秦奋年龄的4倍,问秦奋和妈妈各是多少岁?
我们把秦奋的年龄作为1倍,“妈妈的年龄是秦奋的4倍”,这样秦奋和妈妈年龄的和就相当于秦奋年龄的5倍是40岁,也就是(4+1)倍,也可以理解为5份是40岁,那么求1倍是多少,接着再求4倍是多少?
(1)秦奋和妈妈年龄倍数和是:4+1=5(倍)
(2)秦奋的年龄:40÷5=8岁
(3)妈妈的年龄:8×4=32岁
综合:40÷(4+1)=8岁 8×4=32岁
为了保证此题的正确,验证
(1)8+32=40岁 (2)32÷8=4(倍)
计算结果符合条件,所以解题正确。
2. 甲乙两架飞机同时从机场向相反方向飞行,3小时共飞行3600千米,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求它们的速度各是多少?
已知两架飞机3小时共飞行3600千米,就可以求出两架飞机每小时飞行的航程,也就是两架飞机的速度和。看图可知,这个速度和相当于乙飞机速度的3倍,这样就可以求出乙飞机的速度,再根据乙飞机的速度求出甲飞机的速度。
甲乙飞机的速度分别每小时行800千米、400千米。
3. 弟弟有课外书20本,哥哥有课外书25本,哥哥给弟弟多少本后,弟弟的课外书是哥哥的2倍?
思考:(1)哥哥在给弟弟课外书前后,题目中不变的数量是什么?
(2)要想求哥哥给弟弟多少本课外书,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3)如果把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看作1倍,那么这时(哥哥给弟弟课外书后)弟弟的课外书可看作是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几倍?
思考以上几个问题的基础上,再求哥哥应该给弟弟多少本课外书。根据条件需要先求出哥哥剩下多少本课外书。如果我们把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看作1倍,那么这时弟弟的课外书可看作是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2倍,也就是兄弟俩共有的倍数相当于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3倍,而兄弟俩人课外书的总数始终是不变的数量。
(1)兄弟俩共有课外书的数量是20+25=45。
(2)哥哥给弟弟若干本课外书后,兄弟俩共有的倍数是2+1=3。
(3)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本数是45÷3=15。
(4)哥哥给弟弟课外书的本数是25-15=10。
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4. 甲乙两个粮库原来共存粮170吨,后来从甲库运出30吨,给乙库运进10吨,这时甲库存粮是乙库存粮的2倍,两个粮库原来各存粮多少吨?
根据甲乙两个粮库原来共存粮170吨,后来从甲库运出30吨,给乙库运进10吨,可求出这时甲、乙两库共存粮多少吨。根据“这时甲库存粮是乙库存粮的2倍”,如果这时把乙库存粮作为1倍,那么甲、乙库所存粮就相当于乙存粮的3倍。于是求出这时乙库存粮多少吨,进而可求出乙库原来存粮多少吨。最后就可求出甲库原来存粮多少吨。
甲库原存粮130吨,乙库原存粮40吨。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一)
1. 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16个,或制盒底43个,一个盒身和两个盒底配成一个罐头盒,现有150张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才能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
依据题意可知这个题有两个未知量,一个是制盒身的铁皮张数,一个是制盒底的铁皮张数,这样就可以用两个未知数表示,要求出这两个未知数,就要从题目中找出两个等量关系,列出两个方程,组在一起,就是方程组。
两个等量关系是:A做盒身张数+做盒底的张数=铁皮总张数
B制出的盒身数×2=制出的盒底数
用86张白铁皮做盒身,64张白铁皮做盒底。

奇数与偶数(一)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就已经接触了很多的奇数、偶数。
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大于零的偶数又叫双数;凡是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大于零的奇数又叫单数。
因为偶数是2的倍数,所以通常用 这个式子来表示偶数(这里 是整数)。因为任何奇数除以2其余数都是1,所以通常用式子 来表示奇数(这里 是整数)。
奇数和偶数有许多性质,常用的有:
性质1 两个偶数的和或者差仍然是偶数。
例如:8+4=12,8-4=4等。
两个奇数的和或差也是偶数。
例如:9+3=12,9-3=6等。
奇数与偶数的和或差是奇数。
例如:9+4=13,9-4=5等。
单数个奇数的和是奇,双数个奇数的和是偶数,几个偶数的和仍是偶数。
性质2 奇数与奇数的积是奇数。

偶数与整数的积是偶数。

性质3 任何一个奇数一定不等于任何一个偶数。
1. 有5张扑克牌,画面向上。小明每次翻转其中的4张,那么,他能在翻动若干次后,使5张牌的画面都向下吗?
同学们可以试验一下,只有将一张牌翻动奇数次,才能使它的画面由向上变为向下。要想使5张牌的画面都向下,那么每张牌都要翻动奇数次。
5个奇数的和是奇数,所以翻动的总张数为奇数时才能使5张牌的牌面都向下。而小明每次翻动4张,不管翻多少次,翻动的总张数都是偶数。
所以无论他翻动多少次,都不能使5张牌画面都向下。
2. 甲盒中放有180个白色围棋子和181个黑色围棋子,乙盒中放有181个白色围棋子,李平每次任意从甲盒中摸出两个棋子,如果两个棋子同色,他就从乙盒中拿出一个白子放入甲盒;如果两个棋子不同色,他就把黑子放回甲盒。那么他拿多少后,甲盒中只剩下一个棋子,这个棋子是什么颜色的?
不论李平从甲盒中拿出两个什么样的棋子,他总会把一个棋子放入甲盒。所以他每拿一次,甲盒子中的棋子数就减少一个,所以他拿180+181-1=360次后,甲盒里只剩下一个棋子。
如果他拿出的是两个黑子,那么甲盒中的黑子数就减少两个。否则甲盒子中的黑子数不变。也就是说,李平每次从甲盒子拿出的黑子数都是偶数。由于181是奇数,奇数减偶数等于奇数。所以,甲盒中剩下的黑子数应是奇数,而不大于1的奇数只有1,所以甲盒里剩下的一个棋子应该是黑子。

奥赛专题 -- 称球问题
例1 有4堆外表上一样的球,每堆4个。已知其中三堆是正品、一堆是次品,正品球每个重10克,次品球每个重11克,请你用天平只称一次,把是次品的那堆找出来。
解 :依次从第一、二、三、四堆球中,各取1、2、3、4个球,这10个球一起放到天平上去称,总重量比100克多几克,第几堆就是次品球。
2 有27个外表上一样的球,其中只有一个是次品,重量比正品轻,请你用天平只称三次(不用砝码),把次品球找出来。
解 :第一次:把27个球分为三堆,每堆9个,取其中两堆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盘上。若天平不平衡,可找到较轻的一堆;若天平平衡,则剩下来称的一堆必定较轻,次品必在较轻的一堆中。
第二次:把第一次判定为较轻的一堆又分成三堆,每堆3个球,按上法称其中两堆,又可找出次品在其中较轻的那一堆。
第三次:从第二次找出的较轻的一堆3个球中取出2个称一次,若天平不平衡,则较轻的就是次品,若天平平衡,则剩下一个未称的就是次品。
例3 把10个外表上一样的球,其中只有一个是次品,请你用天平只称三次,把次品找出来。
解:把10个球分成3个、3个、3个、1个四组,将四组球及其重量分别用A、B、C、D表示。把A、B两组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盘上去称,则
(1)若A=B,则A、B中都是正品,再称B、C。如B=C,显然D中的那个球是次品;如B>C,则次品在C中且次品比正品轻,再在C中取出2个球来称,便可得出结论。如B<C,仿照B>C的情况也可得出结论。
(2)若A>B,则C、D中都是正品,再称B、C,则有B=C,或B<C(B>C不可能,为什么?)如B=C,则次品在A中且次品比正品重,再在A中取出2个球来称,便可得出结论;如B<C,仿前也可得出结论。
(3)若A<B,类似于A>B的情况,可分析得出结论。
奥赛专题 -- 抽屉原理
一个小组共有13名同学,其中至少有2名同学同一个月过生日。为什么?
每年里共有12个月,任何一个人的生日,一定在其中的某一个月。如果把这12个月看成12个“抽屉”,把13名同学的生日看成13只“苹果”,把13只苹果放进12个抽屉里,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2个苹果,也就是说,至少有2名同学在同一个月过生日。
任意4个自然数,其中至少有两个数的差是3的倍数。这是为什么?
首先我们要弄清这样一条规律:如果两个自然数除以3的余数相同,那么这两个自然数的差是3的倍数。而任何一个自然数被3除的余数,或者是0,或者是1,或者是2,根据这三种情况,可以把自然数分成3类,这3种类型就是我们要制造的3个“抽屉”。我们把4个数看作“苹果”,根据抽屉原理,必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数。换句话说,4个自然数分成3类,至少有两个是同一类。既然是同一类,那么这两个数被3除的余数就一定相同。所以,任意4个自然数,至少有2个自然数的差是3的倍数。
有规格尺寸相同的5种颜色的袜子各15只混装在箱内,试问不论如何取,从箱中至少取出多少只就能保证有3双袜子(袜子无左、右之分)?
试想一下,从箱中取出6只、9只袜子,能配成3双袜子吗?回答是否定的。
按5种颜色制作5个抽屉,根据抽屉原理1,只要取出6只袜子就总有一只抽屉里装2只,这2只就可配成一双。拿走这一双,尚剩4只,如果再补进2只又成6只,再根据抽屉原理1,又可配成一双拿走。如果再补进2只,又可取得第3双。所以,至少要取6+2+2=10只袜子,就一定会配成3双。
思考:1.能用抽屉原理2,直接得到结果吗?
2.把题中的要求改为3双不同色袜子,至少应取出多少只?
3.把题中的要求改为3双同色袜子,又如何?
一个布袋中有35个同样大小的木球,其中白、黄、红三种颜色球各有10个,另外还有3个蓝色球、2个绿色球,试问一次至少取出多少个球,才能保证取出的球中至少有4个是同一颜色的球?
从最“不利”的取出情况入手。
最不利的情况是首先取出的5个球中,有3个是蓝色球、2个绿色球。
接下来,把白、黄、红三色看作三个抽屉,由于这三种颜色球相等均超过4个,所以,根据抽屉原理2,只要取出的球数多于(4-1)×3=9个,即至少应取出10个球,就可以保证取出的球至少有4个是同一抽屉(同一颜色)里的球。
故总共至少应取出10+5=15个球,才能符合要求。
思考:把题中要求改为4个不同色,或者是两两同色,情形又如何?
当我们遇到“判别具有某种事物的性质有没有,至少有几个”这样的问题时,想到它——抽屉原理,这是你的一条“决胜”之路。
奥赛专题 -- 还原问题
某人去银行取款,第一次取了存款的一半多50元,第二次取了余下的一半多100元。这时他的存折上还剩1250元。他原有存款多少元?
从上面那个“重新包装”的事例中,我们应受到启发:要想还原,就得反过来做(倒推)。由“第二次取余下的一半多100元”可知,“余下的一半少100元”是1250元,从而“余下的一半”是 1250+100=1350(元)
余下的钱(余下一半钱的2倍)是: 1350×2=2700(元)
用同样道理可算出“存款的一半”和“原有存款”。综合算式是:
[(1250+100)×2+50]×2=5500(元)
还原问题的一般特点是:已知对某个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施行四则运算的结果,或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增加或减少的结果,要求最初(运算前或增减变化前)的数量。解还原问题,通常应当按照与运算或增减变化相反的顺序,进行相应的逆运算。
有26块砖,兄弟2人争着去挑,弟弟抢在前面,刚摆好砖,哥哥赶来了。哥哥看弟弟挑得太多,就拿来一半给自己。弟弟觉得自己能行,又
从哥哥那里拿来一半。哥哥不让,弟弟只好给哥哥5块,这样哥哥比弟弟多挑2块。问最初弟弟准备挑多少块?
我们得先算出最后哥哥、弟弟各挑多少块。只要解一个“和差问题”就知道:哥哥挑“(26+2)÷2=14”块,弟弟挑“26-14=12”块。
提示:解还原问题所作的相应的“逆运算”是指:加法用减法还原,减法用加法还原,乘法用除法还原,除法用乘法还原,并且原来是加(减)几,还原时应为减(加)几,原来是乘(除)以几,还原时应为除(乘)以几。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还原问题,要学会列表,借助表格倒推,既能理清数量关系,又便于验算。
奥赛专题 -- 鸡兔同笼问题
例1 鸡兔同笼,头共46,足共128,鸡兔各几只?
[分析] :如果 46只都是兔,一共应有 4×46=184只脚,这和已知的128只脚相比多了184-128=56只脚.如果用一只鸡来置换一只兔,就要减少4-2=2(只)脚.那么,46只兔里应该换进几只鸡才能使56只脚的差数就没有了呢?显然,56÷2=28,只要用28只鸡去置换28只兔就行了.所以,鸡的只数就是28,兔的只数是46-28=18。
解:①鸡有多少只?
(4×6-128)÷(4-2)
=(184-128)÷2
=56÷2
=28(只)
②免有多少只?
46-28=18(只)
答:鸡有28只,免有18只。
例2 鸡与兔共有100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80只,问鸡与兔各多少只?
[分析]: 这个例题与前面例题是有区别的,没有给出它们脚数的总和,而是给出了它们脚数的差.这又如何解答呢?
假设100只全是鸡,那么脚的总数是2×100=200(只)这时兔的脚数为0,鸡脚比兔脚多200只,而实际上鸡脚比兔脚多80只.因此,鸡脚与兔脚的差数比已知多了(200-80)=120(只),这是因为把其中的兔换成了鸡.每把一只兔换成鸡,鸡的脚数将增加2只,兔的脚数减少4只.那么,鸡脚与兔脚的差数增加(2+4)=6(只),所以换成鸡的兔子有120÷6=20(只).有鸡(100-20)=80(只)。
解:(2×100-80)÷(2+4)=20(只)。
100-20=80(只)。
答:鸡与兔分别有80只和20只。
例3 红英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共135人,二班比一班多5人,三班比二班少7人,三个班各有多少人?
[分析1] 我们设想,如果条件中三个班人数同样多,那么,要求每班有多少人就很容易了.由此得到启示,是否可以通过假设三个班人数同样多来分析求解。
结合下图可以想,假设二班、三班人数和一班人数相同,以一班为标准,则二班人数要比实际人数少5人.三班人数要比实际人数多7-5=2(人).那么,请你算一算,假设二班、三班人数和一班人数同样多,三个班总人数应该是多少?
解法1:
一班:[135-5+(7-5)]÷3=132÷3
=44(人)
二班:44+5=49(人)
三班:49-7=42(人)
答:三年级一班、 二班、三班分别有44人、 49人和 42人。
[分析2] 假设一、三班人数和二班人数同样多,那么,一班人数比实际要多5人,而三班要比实际人数多7人.这时的总人数又该是多少?
解法2:(135+ 5+ 7)÷3 = 147÷3 = 49(人)
49-5=44(人),49-7=42(人)
答:三年级一班、二班、三班分别有44人、49人和42人。
例4 刘老师带了41名同学去北海公园划船,共租了10条船.每条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4人,问大船、小船各租几条?
[分析] 我们分步来考虑:
①假设租的 10条船都是大船,那么船上应该坐 6×10= 60(人)。
②假设后的总人数比实际人数多了 60-(41+1)=18(人),多的原因是把小船坐的4人都假设成坐6人。
③一条小船当成大船多出2人,多出的18人是把18÷2=9(条)小船当成大船。
解:[6×10-(41+1)÷(6-4)
= 18÷2=9(条) 10-9=1(条)
答:有9条小船,1条大船。
例5 有蜘蛛、蜻蜓、蝉三种动物共18只,共有腿118条,翅膀20对(蜘蛛8条腿;蜻蜓6条腿,两对翅膀;蝉6条腿,一对翅膀),求蜻蜓有多少只?
[分析] 这是在鸡兔同笼基础上发展变化的问题.观察数字特点,蜻蜓、蝉都是6条腿,只有蜘蛛8条腿.因此,可先从腿数入手,求出蜘蛛的只数.我们假设三种动物都是6条腿,则总腿数为 6×18=108(条),所差 118-108=10(条),必然是由于少算了蜘蛛的腿数而造成的.所以,应有(118-108)÷(8-6)=5(只)蜘蛛.这样剩下的18-5=13(只)便是蜻蜓和蝉的只数.再从翅膀数入手,假设13只都是蝉,则总翅膀数1×13=13(对),比实际数少 20-13=7(对),这是由于蜻蜓有两对翅膀,而我们只按一对翅膀计算所差,这样蜻蜓只数可求7÷(2-1)=7(只).
解:①假设蜘蛛也是6条腿,三种动物共有多少条腿?
6×18=108(条)
②有蜘蛛多少只?
(118-108)÷(8-6)=5(只)
③蜻蜒、蝉共有多少只?
18-5=13(只)
④假设蜻蜒也是一对翅膀,共有多少对翅膀?1×13=13(对)
⑤蜻蜒多少只?
(20-13)÷ 2-1)= 7(只)
答:蜻蜒有7只. 反三加深学习,多做题,勤思考。多看例题看懂后,做练习题。一下帮你练习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06
这你可要加把油了~
想让自己的数学成绩有所提高,务必做的以下几点:
1,利用课余时间,去自己的老师那儿补课。
2..你的数学成绩在60或70之间,想必有许多不会或不懂之处了。所以,要“勤学好问”不会的题去问老师同学。(如果不好意思,去问自己打好朋友也行呀)
3 建立一个错题本。每每考试卷发下来后,将自己的那些错题抄在准备好的错题本上,并反复演算。有空再回过头做一做
4 在经济,家长允许的情况下多买些练习题,复习资料做做。(你见得题型多了,懂得也就多了)
~~也就是以上几点,只要做到了,成绩也就上来了。呵呵,兄弟努力吧,快毕业了,要在最后阶段冲刺呀!
第2个回答  2011-06-05
我小学的时候数学比较好,但是我其实不是个很聪明的人,我学习的方法就是,看到不会的题或不理解的公式,就找同类型的例题或于这个公式有关的例题使劲做,直到同类型的题都懂了,你就真的掌握了。数学这个东西,可能真的与天份有关,我以前确实有同学真的能学一遍,做什么都会,但是如果我没有这个天分怎么办呢,勤能补拙,我喜欢数学,喜欢自己解出题来的成就感,喜欢给人讲题,喜欢听别人给我讲题。大学的时候,我给一个小学六年级的男孩子做家教,我发现他的问题就是对数学没有兴趣,他不喜欢数学,觉得数学太枯燥,而且懒得做,我就按照上面的方法要求他,虽然他配合度是有限的,但是他仍然提高了不少。我觉得你学数学没有问题,因为你在毕业前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这样的学生才有提高的可能,我建议你买一本辅导书,里面例题不求多,但要解得详细,在你没有老师的前提下,自己能看懂,多做做例题,学着学着你就懂得把知识连贯在一起解题了,相信我,你为数学付出,数学回报你很快的~继续加油,千万不要在小学的时候对数学失去信心,因为它会伴随你一生,不论你以后学文科还是学理科,就连我现在考试都含着数学的知识,数学真的很有趣,你一定能成功。
第3个回答  2011-06-04
补一些6年级的数学和近几年的考题啊 如果推优没推上,父母没有关系,单位没有共建,自己没有特长的话那就等排位吧 答:建议:
1.努力,努力,还有半个月;
2.找关系,进了初中在加油赶上去3.祝你考上!!;做一些题,特别是近写年的考题,找老师问一下,叫他提点意见,或者给你补下课

现在时间不多了,你可以把平时的试卷上的错题多做做,把公式记住,单位的换算,面积体积的计算,方程(行程与工作效率的题)要多做下,这样应该能在二周提高
上个什么样的初中由你的成绩看已经不能决定了,但是你的学习能力可以自己来提高,有这样的担忧,已经说明你要开始新的学习阶段了。想办法提高学习能力,你会发现原来学习也可以如此轻松!但现在按你的成绩和能力,没有人给你辅导的情况下,多做题可能还会影响其它课的成绩。 记住书本上的所有公式,做题时多往实际想一想,当题做不出来时要多画一画图,尽可能多的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如果你已经努力了 那说明你数学思维不是很好 你不要做太多题 那没用
关键在学会做 你可以找一些典型题 先自己做 不要勉强 不会就看答案
然后自己分析整个题目的意义 找出题中的关键词 即答题突破口
如果再不行就叫其他人帮你讲解 练习一周看看 我认为不错 相信你可以的
第4个回答  2011-06-08
你是担心升中的问题吧?其实以你现在的成绩可以说是中等偏下那样,基础知识应该还算不错的,值得一拼,千万别放弃,数学很多人会拖后腿,如果你能发挥正常甚至超常的话真的会直接影响你的升中成绩,给你讲下我的故事吧!
其实我小学三年级时数学成绩特差,记得其中考是18分的,很可笑吧?我那时除了加减法,乘除都不会计算,应用题是随便想到什么运算方法就写什么,一点都不靠谱,对这门课可谓彻底放弃,但上了四年级时,有一次有一代课老师上课,由于换了老师,自己反而听得认真了,因为会想去对比以前老师讲的,就在那节课,我学会了乘除法,然后慢慢的也开始对这门课有了信心,而且老师看到我的进步,也时常鼓励,这是小学生根本动力,慢慢的我到5,6年级成绩就上去了,应用题也做得很得心应手。当然我是有付出努力的,不过也是基于自己的兴趣而有了努力的动力。也许你会说你对它没兴趣,兴趣是可以培养的,难道你认为我先前对它有兴趣吗?可能比你还厌恶它,你想想,当你千思万想终于把题目想通做出来了,你不觉得很有成就感吗?不是很享受这个过程吗?
上面讲我的例子,是想激发你的兴趣,你可以像我那样,尝试做一类你认为你不懂而且非常常用的类型题(如解方程,图形面积计算等......),向老师、同学请教,让他们讲解做题思路与过程,一定要弄懂解题的思路,多问为什么,数学逻辑性较强,什么都是有依有据的,问完后,若让你自己做,你想想你也会这么去想问题吗?想想别人是怎么剖析题意的,自己要多总结一类题的做法!下面我给你几点建议:
1、上课前预习,看懂例题。
2、上课一定认真听讲,上课很重要,老师的解题思路一定要跟上。
3、现在要抓紧时间补回那些你没把握好的知识点,这个方面,我建议你可在平常做练习或老师上课讲到的,遇到哪些不会的知识点,然后查阅相关资料(最好的是看回课本上的那些例题),力求弄明白,然后加强做练习。
4、慢慢提升自己对这门课的信心,我相信只要你获得些许进步,或是你学会以前一直不会的题目时,自然就会有信心了,然后也会有兴趣。
5、数学无非要多练,课前课后都要加强练习,不在量多,而要吃透一类题,尽管是做一道题,但你能很好全部理解,就是整个题目的来龙去脉,你都可以解释给你同学听了,就证明你真的吃透了!

以上是我作为大三学生,对数学学习方法的一些独特见解,希望对你有帮助!最后祝你取得好成绩!加油^_^

我小学快毕业了,可数学才60或70之间怎么办
我建议你买一本辅导书,里面例题不求多,但要解得详细,在你没有老师的前提下,自己能看懂,多做做例题,学着学着你就懂得把知识连贯在一起解题了,相信我,你为数学付出,数学回报你很快的~继续加油,千万不要在小学的时候对数学失去信心,因为它会伴随你一生,不论你以后学文科还是学理科,就连我现在考试都含着数学的...

小学毕业数学考六十几分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帮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找到有趣的数学问题,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游戏,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奥妙和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激情、探索知识的兴趣。当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知识能够帮你解决身边的问题,帮你变的更聪明时,那学起数学来就轻松多了,也变的快乐了。其次,很多孩子害怕出错,认为做...

小学毕业数学考六十几分怎么办?
不要去单独看一个分值是多少,要看看这个考60分同学和他同班同学,平时成绩差不多同学比较,还要跟平时检查题的难易程度做比较,如果真觉得这孩子对数学知识掌握不好,那可以根据他对知识掌握情况可以去参加奥数学习,或者是一对一学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才考6,7十分,怎么办啊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

三年级孩子数学只考70多分是不是熟练度不够
还可以给孩子买一些数学卷子,让他在家刷刷题,会对他的数学有好处的。家长要让孩子好好学,上课要认真听讲。作为家长也可以适当的辅导一下。怎么学好数学 首先一定要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其次数学学习的关键点是基础,基础很重要,一定要打好基础,否则越到后期学习起来就越困难;最后学好数学一定要...

孩子一二年级成绩不好,每次考60-70分,该怎么办?
首先,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而过于焦虑或者责怪他们。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进度都是不同的,我们不能期望他们都在同一水平线上。其次,我们需要找出孩子成绩不好的原因。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还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或者是因为对某些科目的理解有困难?通过了解孩子的...

孩子一二年级成绩不好,每次考60-70分,该怎么办?
这时候就应该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教育,要让孩子喜欢上学习,这样才能考得更高。一般情况下,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都是比较贪玩的,而且对学习也是比较厌恶的,所以这样才导致有一些孩子的成绩不如意。一二年级的学习是非常基础且简单的,所以60~70分是一个非常好的成绩,所以家长应该要及时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小学生一年级数学考试六七十分怎么办?
小学生一年级数学考,六七十分的话,那么家长就要好好辅导,找出孩子在哪方面没有弄懂,也可以和数学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习情况,配合老师进行辅导。

小学数学60-70分的学生有哪些特点
除了基础知识的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样不可或缺。这需要通过解题训练、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核心,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出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这对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在提高数学成绩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的支持也至关重要。家长...

我六年级了,请问大家怎样能提高数学成绩我总是在70多分
亲,你现在六年级,处于小学升初中的阶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数学成绩。一、上课认真听讲,老师的解题方法和引导模式可能会比自己更简单易懂。二、下课后认真复习所学内容,先完成书中课后习题,再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册等作业。三、在考试后学会总结错题,了解自己为什么会做错那道题,争取在下一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