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苗族服饰
1、服装
苗族服饰因性别、年龄、地区和宗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苗族男子的服饰
黔西北、滇东北的苗族男子穿带有花纹的麻布衣服,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
其他各地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着长裤,束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冬天脚上多缠裹绑腿。
(2)苗族妇女的服饰因为地区不同,服饰也有很大的差异。
湘西、黔东北、渝东南和鄂西南一带苗族妇女服装属湘黔渝鄂型,都是上身着大襟右衽衣或中长衣,下着长裤,衣袖、裤脚和衣领周围都镶有花饰,胸系绣花围腰,服饰多为青色或蓝色,多数包头巾。
黔东型包括苗语黔东方言的全部苗族,女装都尚藏青色,大领衣(少数为大襟衣),不分截的百褶裙 ,衣、裙花饰以刺绣为主,用织锦为饰较为普遍;多数挽椎髻,少数盘发包头。
黔中南型属苗语川黔滇方言的苗族,妇女服装多为大领对襟和大领左、右衽,着大襟衣的占少数,百褶中裙,长裙较少,衣外多披附属饰件;衣裙多数以挑花、刺绣、蜡染为饰,少数无花。
川黔滇式分布在苗语川黔滇方言的滇、黔、川、桂四省,妇女服装的基本款式为大领对襟或大领左、右衽短衣,部分衣外有附属饰件,部分着外披,大多着百褶多截中长裙,前系裙围,后垂飘带。
2、饰品
(1)苗锦
苗族常用苗锦作为礼物,赠送亲友。母亲送给儿女,表示祝福;姑娘 送给男友,表示私定终身;苗家送给客人,表示友谊长存。
(2)苗族银饰
银饰包括银钗、银芒、银手镯、银项圈、银牌、银鱼、银铃等,是苗族女青年特有的
装饰品。
二、苗族饮食
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
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子、燕麦等主食。
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把糯米饭和蔬菜一起封存坛内,一、二个月后再取食的醅菜,是一种特具风味的酸腌菜。饮酒的嗜好十分普遍,凡遇婚丧、节日或亲友来访,都用酒招待宾客。
三、苗族民居
苗族一般是聚族而居。村寨的大小,因地理环境不同而异。一般三 五户、十几户为一寨。大村寨,一般几十户、一二百户。
1、黔东南居民住木制平房和干栏。
(1)苗族平房多为竹木结构,以木板、竹片作墙,上盖竹、瓦、木皮或茅草。平房有三开间和六开间之分。
(2)现代干栏建筑主要有全楼居和半楼居两种形式。
“干栏”楼多为两层,实行上 人下畜。楼上屋前伸出部分是晒台,房前有走廊。正屋有三开间和五开间之分,与平房布局 相 同。楼下镶木条为墙,用于饲养禽畜、堆放杂物。
全楼居即典型的全木结构高脚干栏。半楼居多依山而建,劈坡为平台,后半部以屋 基平台为居住面,前半部则立柱悬空为楼,上铺楼板与平台齐,形成半边楼。
2、云南文山地区苗族居民住宅的墙壁多用竹条编织、外面糊上泥土的方法建造,屋顶为平形草顶。
3、昭通地区的苗族居民多装权权房”,即一种用几根树干交叉搭糊,盖上茅草,用树枝或竹子编织、糊泥作墙的房屋。一般隔为两间,人畜各一。
4、海南岛苗族住的是长而窄的茅草房,三间一幢,屋檐较长,檐下走廊是休息的地方。川南和黔西北的苗族多住士墙草顶或瓦顶的房屋。
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因迁徙频繁,居住分散,造成各地语言 和词汇的较大差异,形成了几种方言和土语。部分苗族有自己的文字,如“坡拉字母苗文”
(俗称“老苗文”),现仍在川、黔、滇部分苗族中使用。另一部分苗族的文字已失传。
苗族家庭多为一夫一妻制。若夫妇久婚无子女,经女方同意,男方可娶二妻(妾),妾之
地位与妻平等。中年丧偶可再婚嫁。男女青年恋爱自由,结婚要征询父母的意见,若父母反 对,青年男女坚持己见采取私逃的办法。有些地方至今还有不落夫家习俗。
苗族除有春节、中秋等与汉族相同的节日外,还有自己的民族节日。如:苗年、吃新节 、中元节、芦笙节、跳坡节等。每个节日和聚会除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外,无不包含男女
青年进行社交活动和谈情说爱的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风土人情: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