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意思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意思

“四十为惑”当为“四十不惑”。
具体解释如下:
二十弱冠:语出《礼记·曲礼上》。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是因还没到壮年,身体较弱,故称做弱冠,后世泛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纪。《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唐孔颖达疏:“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后遂称男子二十岁或二十几岁的年龄为弱冠。《汉书·叙传下》:“贾生娇娇,弱冠登朝。”晋左思《咏史》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唐刘知几《史通·自叙》:“洎年登弱冠,射策登朝,于是思有馀闲,获遂本愿。”宋钱易《南部新书》癸:“章幼时为照所重,言其官班位望,过于其父,章弱冠,父为娶妻李氏女。”明高启《顾荣庙》诗:“弱冠游洛师,已蒙南金赏。”明末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只有一个书生,年方弱冠,尚未娶妻。”清袁枚《祭妹文》:“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刘绍棠《花街》:“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大司务的小儿子年方弱冠得了水臌,吃了一阵子败鼓皮丸,一命呜呼。”
三十而立:语出《论语·为政》。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30岁。《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宋严有翼《艺苑雌黄》:“顷有人年七十馀,置一侍婢,年三十。东坡戏之曰:‘侍者方当而立岁,先生已是古稀年。’”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长清僧》:“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鲁迅《华盖集·导师》:“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
四十不惑:语出《论语·为政》。四十岁的代称。《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因以“不惑”为四十岁的代称。晋陶潜《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木工蔡荣》:“(荣)自幼信神祇,每食必分置于地,潜祝土地,自总角至于不惑,未尝暂忘也。”清方文《初度》诗:“行年将不惑,学道尚无闻。”周作人《死之默想》:“人世的快乐自然是很可贪恋的,但似乎只在青年男女才深切的感到,像我们将近‘不惑’的人,尝过了凡人的苦乐……也就不觉得还有舍不得的快乐。”
五十而知天命:语出《论语·为政》。五十岁的代称。《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因以“知天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六十花甲:“花甲”即一甲子。由天干、地支组合,每一干支代表一年,六十年为一循环。因干支名号错综参互,故称花甲子。后称年满六十为花甲、花甲之年、花甲之岁。唐赵牧《对酒》诗:“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之一:“祝我賸周花甲子,谢人深劝玉东西。”《西游记》第二十回:“(老者)道:‘痴长六十一岁。’行者道:‘好!好!好!花甲重逢矣。’”李准《大年初一》:“今年是‘鸡年’,阮辛酉是属鸡的,六十年花甲子,到正月初一,阮辛酉算是整整六十岁了。”
七十古来稀:语出杜甫《曲江》诗。指人七十岁。唐杜甫《曲江》(其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也称、古稀、古稀之年。明李贽《观音阁》诗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瑞文端公重瞳》:“公早贵,致位宰辅,寿臻古稀。”《当代》1981年第6期:“他后悔自己的鲁莽行动,年届七旬,古稀高龄了,干么还这么不知轻重。”
八十耄耋:耄耋(mào dié),犹高龄;高寿。耄,形声字。从老毛声。本义:年老。古称大约七十至九十岁的年纪。耊,形声字。从老至声。本义:年老。古指七八十岁的年纪,也泛指老年。三国魏曹操《对酒》诗:“人耄耋,皆得以寿终。”《北史·尉元传》:“虽老、更非官,耄耋罔禄,然况事既高,宜加殊养。”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锺生》:“君无大贵,但得耄耋足矣。”李大钊《青春》:“斯则人类之寿,虽在耄耋之年,而吾人苟奋自我之欲能,又何不可返于无尽青春之域?”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24
这是古代对于各年龄段的描述。比如,说而立,就知道是三十岁。说不惑,就知道是四十岁。
第2个回答  2018-05-27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