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事故该如何处理

2015年8月14日,我父亲因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咯血在人民医院住院打针治疗,在治疗持续8天不见好转的情况下,8月22日我们家属不断咨询医生,医生告知加药治疗,三天左右病情明显好转,并告知可与8月25日出院。但在8月24日下午,因医院的问题,将邻床的点滴挂错输在我父亲身上,在输液大约三分之一后我父亲发现,并及时找到医生,医生第一时间把药收走后继续治疗输液,但在不到一小时后我父亲开始发高烧,告知医生后,医生并未采取有效措施和治疗手段,在当天晚上我父亲提问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医院给了退烧药,8月25日中午,我父亲又突发高烧,并伴有腹痛,且发烧频次增加的情况下,医院还是未采取有效措施只是给开退烧药和止疼药进行治疗,期间,科室护士长前往病房道歉,并承诺因此次事故引起的后续费用由医院承担,我们家属本着对病人负责,相信医院的心态下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26日上午,在我父亲依然高烧不退,且腹痛加剧的情况下,在家属的强烈要求下,医院于当日下午4点左右对我父亲进行了会诊,并进行了血常规、CT、彩超等项目的排查,未见异常,27日,在病人病情继续恶化且输液时就出现浑身不适的情况下,医院仍未采取措施,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家属提出转院申请,医院也同意,且要求我们家属付清全部医疗费用,在我们家属拒绝的前提下,且病人病情反复的因素下,院方科室主任对我们说,因院长不在无法签字取钱,让我们先治病,且主治医生也说让我们先走,待他帮我们办理完出院手续后给我们打电话,在这种情况下,医院用120把我们送至上级医院后并立即返回,我们家属和病人自己办理住院手续,在办理过程中上级医院告知需要转院手续后我们又跟人民医院联系,但态度发生转变,随即我们赶回人民医院协商,但院方第一时间召集保安于科室医生办公室门口,院方态度也发生根本性转变,让我们做医疗鉴定后确定责任,并不顾患者的生死,一味的要住院费。鉴于上述事件经过,我们家属存在如下疑问:
1、治疗期间的用药效果为何在患者家属提出疑问后,加药后病情出现明显好转?
2、在医院出现医疗事故及患者出现反应情况后为何并未在第一时间进行相应的检查,而是态度极好的承认错误和道歉,在患者病情反复三天后才进行会诊和检查?
3、为何在病人转院后医院态度发生突然转变,且召集保安,不知用意为何?
4、院方对于此次事故并未认识到错误,而是一直强调做鉴定确认后果,试问,医院可以随意用药?不出现后果就不存在错误吗?
鉴于上述事实,请相关专家及大咖给我细致详细的解决方案,谢谢!
院方一直强调用错的药是同类药,我父亲应该用的是头孢噻肟,输成了拉氧头孢,但之前十几天的治疗并未出现任何异常,而是在输错后出现了各种不适。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十三条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

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第十四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第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

扩展资料: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三十七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第三十八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

医疗机构所在地是直辖市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医疗机构的报告或者当事人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7日内移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一)患者死亡; 

(二)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九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10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符合本条例规定,予以受理,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自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有关材料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再次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9

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固定证据,也就是及时复印和封存全部与案件有关的病历资料。其次,在发生医疗事故或纠纷后,应当保持冷静克制,采取和解、调解和诉讼等合法途径进行维权。最后应当正确对待鉴定。

孙旭权

婚姻家事专业律师

张烜墚

资深刑事律师

张丽珍

婚姻家事专业律师

陈林

婚姻家事专业律师

陈绍熙

合同纠纷专业律师

杨鹏淋

资深劳动纠纷律师

    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立即咨询
第2个回答  2020-01-13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第十四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规定报告制度有以下作用:
(1)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后,立即报告上级医师或行政领导,便于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尽最大可能地减轻事故或事件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
(2)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和证据,有助于医疗事故或事件的准确鉴定、准确定性和正确处理。因此,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后,只有立即报告,医疗单位才能及时派专门人员保管各种为查明案情所需的材料和封存保留现场,以避免发生某些不利于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和处理的情况。
(3)医疗事故发生以后,医疗机构和患者及其家属对事故或事件的性质及发生的原因往往发生争议,难以统一认识,这就要求进行技术鉴定或尸检。立即报告,医疗单位或卫生行政部门才能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特别是对死亡事件,可以及时进行尸检,确保尸检结果的准确性。尸检应在48小时内组织有资格的机构和人员进行。医疗单位或者病员家属拒绝进行尸检,或者拖延尸检时间超过48&小时,影响对死因的判定的,由拒绝或拖延的一方负责。
(4)对医疗事故的确认和处理有争议时,提请地市医学会进行鉴定,由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所做的结论或者对卫生行政部门所做的处理不服的,病员及其家属和医疗单位均可在接到结论或者处理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医疗事故技术办公室共同申请再次鉴定,或者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3个回答  2015-08-31

发生医疗事故的处理如下:

1、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2、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十五条规定:

“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3、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例资料。”

4、调查医疗单位对发生的医疗事故或事件,应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宋聪聪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

张保刚律师

擅长:公司法务

刘勇律师

擅长:损害赔偿

王莉律师

擅长:劳动工伤

陈娜律师

擅长:税务合规

朱哲雨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

李昌锁律师

擅长:经济纠纷

李金杏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电话咨询
第4个回答  2018-07-04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之调解

  首先发生医疗纠纷双方先进行调解,调解的方式有三种,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或者一种调解不成功再用其他方式进行调解。调节方式如下:

  1.医患沟通: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有尊重患方知情权的义务,应当就患者病情及诊断治疗经过做出专业性的说明解释,加强与患方的沟通,消除误会、化解矛盾。

  2.调解:医患双方通过沟通,遵循合法、合理、自愿的原则,互谅互让达成一致和解意见的,应当签订协议书,由医、患双方签字盖章。

  3.第三方调解。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之司法鉴定

  如果纠纷不能成功调解,那么可以进行司法鉴定,根据司法鉴定结果走法律程序进行处理。司法鉴定包括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司法鉴定。一般在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之法律诉讼

  司法鉴定之后可以进行法律诉讼,法院判决之后,任何一方当事人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原受理法院的上级法院提出上诉。上诉期间原一审判决不生效。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上诉期满未上诉或两审终审后,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医疗事故发生后应如何处置?详述三种解决方式
法律分析:一、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解决。当医疗事故或事件发生后,也首先要通过医疗单位和病员或其家属自行协商的方式予以确认和解决,而不应跨越这一步骤直接提请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处理。二、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经医疗单位和病员及其家属通过自行协商,对...

出现医疗事故医院如何处理
若出现医疗纠纷,死亡病例讨论纪要、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生查房记录等相关文件需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封存和开启。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为复印件,由医疗机构妥善保存。【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

发生医疗事故如何处理
第三十八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医疗机构所在地是直辖市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医疗机构的报告或者当事人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

如果出现医疗事故如何解决
1、和解(协商解决)。发生医疗纠纷后,患方和院方可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的效力应予以认定。2、调解(卫生行政部门等第三方介入)。3、诉讼。在诉讼之前,当事人可以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或者医疗过错鉴定,医疗事故鉴定由医学会鉴定,医疗过错鉴定由司法鉴定中心鉴定。进...

发生医疗事故怎样处理
医疗事故处理可以有三种方式:一是医患双方自行协凋解决;二是卫生行政部门解决;三是通过诉讼解决。这三种方式的顺序既不能颠倒,也不能并行而是有先后次序的,即首先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其次是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再次是经人民法院受理解决。法律依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专家鉴定组应当...

医疗事故找哪个部门解决
发生医疗事故的,应该由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难以确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的,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机构鉴定。若当事人无法协商一致的,患者也可以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包括: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

医疗纠纷处置方式有哪些
第一、协商解决。第二、技术鉴定。第三、重新鉴定、诉讼。患者对当地医学会的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收到鉴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上一级医学会申请重新鉴定。【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

遇见医疗事故如何处理
律师解答:和解、调解、诉讼。根据当发生了医疗事故之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1、和解:患方和院方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赔偿的和解协议;2、调解:双方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3、在上述两种途径都无法达成赔偿协议的,则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要求赔偿。

医院发生医疗事故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医院发生医疗事故,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

出现医疗事故该如何处理?
发现医疗事故的处理:1、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2、属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认为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3、对于医疗事故赔偿等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采取协商、调解或者诉讼的方式处理。【法律依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