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作文如何练就

如题所述

每年中考来临,总有一些师生寄希望于猜题。这是作文备考中的歪门邪道:这不但反映了投机取巧的心理,而且历年来中考的实践证明此路不通。从过去几年来看:论文体,记叙、议论、说明,各体皆有;讲类型,命题、看图、提供材料,品种繁多;说内容,涉及古今中外。这样年年在变的试题,猜中的能有几个?今后的作文试题,将是什么面目,谁敢担保说:我能猜中!另一方面,中考作文的考试项目又是年年不变。这些项目,既写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上,又印在试题要求和评分标准中。
1、考阅读能力。作文试卷的阅读能力集中体现为审题能力。为什么中考作文必须审题?因为考生作文不同于作家创作。作家的创作是有感而发,考生的作文是看题而作。铺开稿纸,提笔写作,这是作家构思的结果;打开试卷,审查题目,只是考生作文的开始。所以,审题是中考作文的第一关。如果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都要示意、传情,那么审题就是查眼知意,看眼生情。如果不通情,不解意,思路如何展开?文章从何下笔?失之毫厘,将会谬以千里。审题不准,轻则偏离题旨,文不切题;重则答非所问,文不对题。历年中考都有一些作文答卷,失分失在审题不当上。此教训应该汲取。审题的要点有三:一是审体裁,量体裁衣。有的作文试题,在要求中就已经明确规定了文体,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像这类已经定体的作文考试,按要求办就行了。有的作文试题没有明确规定文体,这就要求考生自己思索、判断。一方面题无定题,一题可以多体;另一方面,题又大致有体:每个题目都有一种最能与之相适应的体裁。遇见这类题目,可用两种办法定体。
(1)对命题作文,要看头看尾。(2)如果是提供材料作文,就要看要求。要求发议论、说见解、谈感想的,是议论文;要求说明事物、介绍知识的,是说明文;要求写人、记事的,是记叙文。二是审范围,宽窄适度。范围包括时间范围、空间范围、事物范围、数量范围等。无论什么题目,何种体裁,审范围时,思路都应该经过以下三个层次:(1)看得准,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做文章;(2)想得开,要想到题目规定的范围内也有广阔的天地。不要认为,题目限制了范围就束缚了手脚,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同一个题目,同一个材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人可以写出特色不同甚至面目全非的文章来。(3)收得拢,不要妄想在有限的时间,用有限的篇幅,把广阔天地里的千山万水写完写尽,只写其中的一山一水,甚至一草一木即可。这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就是自己观察最多、感触最大的地方。三是审题眼,击中要害。文有文眼,题有题眼。题眼就是题目中的关键处。抓住了题眼,就抓住了要害,突出了中心。命题作文的题眼是关键词,给材料作文的题眼是关键词组或句子。那么,怎样才能培养、提高审题能力呢?首先还是要从审题知识着手。这可以从书本中去学,也可以从课堂上去学。其中,从作文课上学到的审题知识最牢靠、最实际。其次要在实践中去培养,也就是说,要在阅读实践中去培养。
2、考认知能力。文以载道、言为心声。无论记叙、议论还是说明、抒情,总要反映考生认识事物的水平。观点正确、中心突出、立意新颖、感想深刻等中考作文评分要求就是检验学生认识能力的标准。历年中考都有这样一些作文:尽管语言流畅、层次清楚、审题准确,但因立场观点有严重错误或思想感情极不健康而得了最低分数。认识问题,一要正确,二要深刻,三要新颖。
3、考表达能力。文章文章,既要有文采,又要有章法,有文采、有章法是具有表达能力的标志。我对近几年来的中考作文予以分析发现,文章之所以不及格甚至严重失分,其主要原因往往是结构混乱、病句太多。以上三种能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历届中考的优秀作文,无一不是审题准确、内容具体充实、立意深刻新颖、结构完整、语言流畅;而低分作文,或是阅读、认识、表达三者都有问题,或是其中某一方面问题严重。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