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教育的历史地位如何?

如题所述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上承秦汉文明,下启隋唐文化之先河,在教育制度上的发展也是如此。但长久以来,人们在论及这一时期的教育制度时,常常用“若有若无,时断时续”来评价。其实,它是中国古代史上教育制度趋向多样化、细致化的发展时期:就官学制度而言,它酝酿、产生了多种类型的学校,中央大学一改汉代一学之制,变为国子学、太学并立的双轨教育制度;首立庙学制度;首置书、算、律三种单科大学;首创四门学;首开玄、史、文、阴阳等内容的正式官学等等。它们作为学校教育的制度形式,影响此后中国教育一千多年。就私学而言,当时呈现出生动活泼的景象,私学的教育内容包括了儒、释、玄、科技、史学、艺术等,体现了多元性,私学家们的学术方向和学术追求主导着新兴学科的发展方向,这种多向发展的私学格局在客观上对独尊儒术的教育体制起着瓦解的作用。儒学独尊的局面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儒学仍然是官私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它一直是一股充满生命力的内在潜流,为经学由汉学向唐学乃至宋学的发展架起了桥梁。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05
魏晋南北朝的教育,因为门第的存在,不管是任何士族以家族式教育为主,一般不会外传,书籍一般以家族藏书为主,不会兴起现在书院式的教学,一个家族都会有一个家族的传统教育,最多的交流就是玄学式的清谈,但是,因为这种交流,使玄学以及人的自觉性很大的发展,为后来唐朝的文化大发展提供了振兴,教育,总之,在魏晋是不怎么有地位的,我说的地位,是孔子式的,但是,在家族中很重要,总之他的地位,就是家族式像传统社会书院式或者老师教授式的过度。 楼上的太学,在东晋式就彻底废除了,名存实亡了!
第2个回答  2010-12-02
简单说,就是过度。从察举到科举,然后我个人感觉,教育内容上没有进步,好清谈,喜玄学,重门第,轻才能。具体的推荐你一本书吧,好像叫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作者是阎步克,北大历史系教授。会对你有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