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一年分二十四节气,“节气”这个词是俗称,“气”才是正规称呼,也就是说“二十四气”才是最正确的称呼。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节”,什么又是“气”。
我们平常说的几月几号,这是太阳历,是根据太阳运转周期算的;说几月初几,这是太阴历,是根据月亮圆缺算的;说二十四节气,这是农历,是根据农时气候来说的,既按照太阳运转规律、又按照月亮圆缺来算,属于阴阳混合历法。天干地支纪年月日时,就是根据农历二十四节气来定的。也就是说地支十二月,是根据节气来划分的。比如说明年2019年是农历的己亥年,那么从哪一天才算真正进入了己亥年呢?我们说是从“立春”那一天是乙亥年的第一天。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立春”这一天是年与年交替的节点,所以叫做“节”。月与月的交替节点,也叫做“节”,总共十二个: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等。
这个“节”,就好像竹子的那个节儿,一个道理。两个竹节儿之间是贯通的,是通气儿的,所以在二十四节气里,节与节之间的那一段叫做“气”。以两分的中间那个点进行了命名,也有十二个: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但是这个“气”字,也并非是严格的用字,严格来说,应该叫做“度”。度,本义是时空的一段距离。“节度”这个词,后来被用作一个官员的名称,意思是:驻扎在地域的关键点,辐射管理一段距离、一片区域。
那么,为啥这个“度”字后来被“气”字代替了呢?因为“度”在中间点被分成了两部分。既然是两部分,按照易学原则来说,那就得分出个阴阳来。
所谓十二度,就是十二地支所主的范围。这样十二度分成两部分,也就是十二地支里的每一支又可以细分为阴阳二气了,就变成了所谓的二十四气。
我们说“无物不阴阳”,十二地支也是如此。比如“子”这个地支,总体属性是阳,称之为阳支。但再往下细分,这个“子”依然有阴阳两种属性,也就是阴阳二气。那么,“子”的阴阳二气怎么来界定呢?“子”为阳支,那么他这个阳就有一个从弱到强,再到弱的一个抛物线转变过程。那么在他的前半段,我们说阳气是进攻方,是占主导地位的,那么这一段的属性就定义为“阳”。而到了后半段呢?阳气衰退,阴气变成了主导地位,变成了增长趋势,我们说这后半段的属性就是“阴”了。
依据这个原则,我们说阳支的前半段属于阳,而后半段属于阴;而阴支呢,前半段属于阴,后半段属于阳。至此,十二地支就变成了二十四气——阴阳二十四气。
二十四气是伴随十二地支几乎是同时产生的,因为有那个“无物不阴阳”的易学思想嘛,但最早并未应用的历法上,应用到历法上却是后来的事儿了。历法越发展会越细致,到现代国际通行单位是秒。
这种二十四气的定位法则,也是文始道门所传易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我们就不再这里详细论述了。
有朋友可能会问了,那“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怎么说?
这个“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的说法,是站在整个一年的角度来划分阴阳的。在文始道易学文化里有两种划分法:
一是以子午来划分,这样叫左阳右阴;
冬至这一天,正好是一年里“左阳右阴”的交汇点,所以阴气在这一天就达到了最旺,所谓“物极必反”,阳气在这一天也就产生了,这就是所谓的“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是同样道理。“子月阴气最盛、午月阳气最盛”的理念就是这么来的。
二是以卯酉来划分,这样是上阳下阴。阳气从卯这个点开始产生,到午达到阳极。然后衰减到酉这个点阳气耗尽,阴气产生。然后又到子这个点达到阴极,到卯这个点又耗尽,随即阳气又产生。这是另一种易学理念。这就好像是一天的白天和黑夜一样,但这种用法有其特殊的用途,咱们不再展开。
我们重点说一下卯酉划分之于一天的白天黑夜这方面吧,比较直观好理解。所有属于白天的地支代表的时间,我们说他们都是阳时;而所有属于黑夜的地支所代表的时间又都属阴。这是从白天和黑夜的角度来看的。而具体把白天黑夜分成十二份儿后,每个时辰又各有阴阳属性了。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不同角度的划分法。
我们说“子时阴气最盛”,这是站在整个一天白天黑夜的角度来说的,并不是说“子”这个地支的属性就是阴,他的地支属性还是阳。
但是我们要进一步再分这个“子”时的阴阳,那就出现了“阴子时”和“阳子时”的概念。
那些个把天干地支都为阴的日子里的整个子时视作是“阴子时”,把天干地支都是阳的地支的日子里的整个子时视作是“阳子时”的说法,是非常错误的。毫不客气地说,这叫根本不懂易理。
这种二十四气的划分,不但适用于“日”,还适用于“月”。
我把文始道门流传的一个图给大家贴出来,大家对于十二地支阴阳划分就一目了然了。如下图: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之于一天里的十二时辰来说,子时属于阳支,在其阳气达到最顶点的时候,阴气开始产生,直到丑时的中点,阴气达到了最高峰。以此类推,阳气从丑这个阴支的最盛点产生,一直到寅这个阳支的中点达到最顶峰……阳气从亥这个阴支的最顶点产生,到子的中点达到最顶峰,是这么一个阴阳循环消长的过程。之于一年十二个月的二十四节气也是同样道理,不再赘述。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计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即一个月之内有一节一气。
1、立春: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正东偏北(寅位,后天八卦艮位)时为立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对应十二地支寅月,立春为一岁之首。
2、雨水: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3、惊蛰: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气候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我国部分地区进入了春耕季节。
4、春分: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
5、清明:此时气候清爽温暖,万物“吐故纳新”,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6、谷雨: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7、立夏: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生长旺盛。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采用“定气法”划分。“定气法”与上古“斗柄指向法”在确定方法上不同。虽确定方法不同,但两者所标示的天象是吻合的。譬如,斗柄指向法以斗指正南为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定气法”以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夏至,交节时也同样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它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
现行的“定气法”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二十四节气的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里,“节”指的是一年中的一个节段,是一段时间的表示;而“气”则指的是气候,是天气变化的概述。是古人根据每个阶段内特有的气候或物候现象、农事活动定出的名称。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指一年当中某个阶段的天气变化。
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即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规律,古人们依此来进行农事活动。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