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民的故事 好的追加20分

林觉民是4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的烈士之一,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请大家给我找几则他的故事。谢谢

林觉民妻子的悲情故事

现在来感受一下一个女人的悲情吧,她叫陈意映,名字取得真好,读起来写起来都意味深长又独具一格.这是一个在诗书礼义俱全的家庭中长大的女孩,所以身上少了粗野之气,多了灵巧与雅致,能诗善文,长得眉清目秀剔透玲珑.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她成了19岁的林觉民的妻子.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惟有男欢女爱的内容与形式恒古不变.林宅的西南一隅,一厅一房,都不大,仅容得下一床一桌,没有雕梁,也不见画柱,最平实的朴素其实也承栽得起最炽烈的情爱,它们就附在木板的每个纹路中,攀在砖土的每个缝隙间,无时无刻不将浓情蜜意恣意散发."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写在手帕上的信,姑且算情书吧,可惜竟成了林觉民对妻子爱情的最后表达.如果不是已有八个月的身孕,陈意映此次是要随林觉民去广州的,不知道去干什么,只想陪在丈夫身边,照顾他,体贴他.六七年前她就求道:"望今后有远行,必先告妾,妾愿随行前往."广州那边缺少人手,妇女可以去运送炸药,可惜陈意映走不成了.她靠在自家的大门上,泪眼婆娑,心乱如麻,丈夫远去的身影正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终至完全淹没.街市的热闹是一如既往的,商家的么喝声,行人的说笑声铺展在路上,这些都已经跟陈意映毫无关系了"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的词句可否浮到她的唇边过
林家的门原先是开在南后街上的,家门外就是著名的"万升桶石店",专门出售女孩出嫁时用的红漆木桶和宫灯.后来门才改到左侧的杨桥路.一直到那时,在林觉民离去的1911年,杨桥路都还不是"路",而是三坊七巷中最靠北的一条巷子,巷内曾有多家银行,所以又被人称为"财神街".正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它也最早被拆建.从"巷"而"路"是北伐时期的事了,然后,1971年扩建一次,1989年又拓展一次.还能有多少旧物有足够的生命力来抗击这样的变数呢 都没有了,一堵堵墙倒下,一间间屋倒下,除了巷西端的双抛桥外,这条路上便只剩林觉民故居的曲线山墙依然固执散发着岁月陈旧的气息.
后来世事的这些变化,陈意映都不知道,丈夫死了,她生下了遗腹子,泪水浸泡了她余下的所有时光.不知是谁从门缝中偷偷将林觉民的遗信塞进来."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当哭相和也……"陈意映轰然昏倒,信从手中滑落.爱未死,人先去,肝肠寸断,心似枯井,叫一个娇弱的痴情女子如何面对这天人永隔的锥心之痛 两年后陈意映也抑郁而逝,留下两个儿子和一册诗稿.
夏日的午后,一场大雨初歇.瓦棱上正有雨珠悠然滴落,应和着老屋主人远去的清寂.其实门外正车水马龙,连接着东街口与西洪路的杨桥路,如今已经是福州最繁忙的主干道之一了,周围华丽的玻璃与磁砖外墙的高楼大厦巍峨地挤压而来,夹在其中,林觉民故居低矮的飞檐,敦厚的风火墙,古朴的雕花有着穿透岁月风霜的别致情韵.从1887至1911年,林觉民仅活了24年.一个24岁的年轻生命能够在一座日益现代化的城市里留下多少印记呢 据纪念馆的人介绍,去年大约有5万人前来参观,这个数字绝大部分是由学生充填的,《与妻书》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老师便带着学生来了,总是一下子地涌来,叽叽喳喳地热闹一阵,然后屋子又是静静的,静静地听风声雨声起落,听车声人声起伏.生活还在继续.林觉民在广州就义时,他的岳父陈元凯恰好就在广州供职,为免遭清政府的满门抄斩,他托人连夜赶到福州报信,让女儿一家火速逃走.春天枝繁叶茂百花竞放的绚丽中,林家大小七口人将祖屋匆匆卖掉,连泪都不敢挂到脸上,然后仓惶搬到光禄坊早题巷3号(现为5号),那是一幢两间双层的小屋,低矮,简陋,破旧,其凄凉的千疮百孔与林家人的心境是如此一致.巷子至今尤在,旧貌未改,一两百米长的巷子宽度却不足一米,两旁斑驳的高墙之中,它局促得宛若一条淤结的疤痂或者陈旧的裂缝,福州市目前为止应该再也找不到一条比它更狭窄悠长的小巷了,慢慢地穿行而过,高跟鞋叩击青石老路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而我,竟分明清晰听到幽咽的哭泣声,并且真切感受到一个年轻女子彻骨的绝望与痛楚,那是1911年的哀恸.
将林家祖屋买下的人叫谢銮恩,他的孙女谢婉莹,即冰心.在《我的故乡》一文中,冰心曾对这幢房子有过生动的描写,她在这里生活过,留下了记忆.一幢房子与两个名人如此紧密相关,在其他地方该算奇迹了,在这里却不足为奇,这就是三坊七巷.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09
到一个新的地方,总是指望能在那里找到些与自己有关的渊源。即便没有亲戚、没有同学、没有朋友,也还是希望找到自己先前知道的某一处驰名的古迹、某一抹闻名的风景、某一件著名的事件发生地,再不然,某个名人的故居,也是完全值得前往光顾的。

刚到福州不久,就在路边发现了“林觉民故居”,于是在福州的一年多,我总惦记着去那里看看。所以一直没有成行的原因就是离得太近,从我的寓所步行到故居,也就是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可是,终于有一天,我决定去了,除了因为我即将离开这座城市,还因为,在我的认识当中,林觉民一直是个极其感性的人,我便也在一个春日的午后,没有任何准备,作了一个感性的决定,去拜访我心目中的感性的所在……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书竟,而欲搁笔……"

沿着这条林觉民幼年时曾经玩耍过的南后街走着,心里默念着依稀记得的这篇《与妻书》,怀想着一个英烈的柔情和凛然,才一折转,林觉民故居便完整地呈现在了面前。我仔细端详着、想象着,就象留心打量一个多次照面但刚经人介绍认识的朋友——熟络绝对说不上,但关于他的原本若有若无的种种猜想,顷刻间浮现出来,很快又被眼前坚硬的现实映照得了无痕迹,因为,眼前出现的就是一所清净的房子。

这是一所传统的福州民居,从建筑面积,以及门、楣的尺寸飞俏的檐子来看,房子的主人至少是个中道人家。从稍远处看,房子的正门没有开在外观的正中,而是取偏左的部分,进大门后,是天井,往右,才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厅堂——祖训“立修身志 存忠孝心”;香烛台、八仙桌;分列两旁的雕花座椅——我原本想,这样的格局表明,屋主人是个不事张扬,至少是个有意闹中取静的儒雅之人。事实上,林觉民的爷爷是前清的举人,父亲也是个秀才,虽不是才高八斗的大家,想来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之辈。

史料中关于林觉民的记载少得可怜,多亏了我的好奇心和李馆长(林觉民故居现在大部分面积都为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的展示所用)的耐心,一个鲜活得如同自己从前邻居的林觉民、他的家庭、他的后人,才渐渐地清晰起来……

林觉民1887年出生在福州一个书香门第,从小过继给叔父林孝颖。林孝颖是福州著名廪生,诗词写得很好。加上林孝颖又是全闽大学堂的国文教习。在这样的熏陶下,林觉民从小就具有很好的中国古典文学根底。1901年,15岁的林觉民考入全闽大学堂。此时,正是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饱受煎熬的岁月,林觉民努力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课余时大量阅读《苏报》、《警世钟》等进步书刊。他生性诙谐,又擅言词,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所以很快被推为学生领袖,参与领导了清末福州数次反满革命斗争。1905年,林觉民东渡日本,就读于庆应大学,专修哲学。留学不久,他就参加了同盟会,从历史资料看,林觉民在那里的活动也许并没有特别惹人注目,但1911年黄兴在香港谋划广州起义时,就是这个24岁的年轻人,这个儿子只有5岁,娇妻身怀六甲的年轻人,回到福州招募仁人志士,讲解革命救国的道理。应该说,体恤他当时的感受不是一件难事——这是一批志同道合者共同的事业,无论传统的儒家教育,还是东洋的新潮思维,都无法说服他保全自己和家小,去放弃一个长久以来的梦想,又或许他根本没有考虑太多的身后之事,就义无返顾的踏上了去往广州的路途。林觉民在起义行动中表现神勇,后在搏斗中受伤被捕。有人以保存国家元气劝两广总督张鸣岐对林觉民刀下留情,张鸣岐说:"此人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也称得上奇男子……这样的人才留给革命党,为虎添翼,这还了得!"

1911年,林觉民在广州天字码头就义,时年24岁。

事实上,林觉民被捕的时候,他的岳父陈元凯正在广东候补知县,得知消息,派人传信给在福州的女儿,才使得林觉民的父母妻儿一家七口在官方公文到达之前得以逃匿。几经周折,故居后来也卖给了冰心的祖父谢銮恩,所以幼年冰心也曾经在这所房子里住过。清政府被推翻,林觉民被光明正大地称为烈士,袁世凯复辟后,据说他的家人又重新沦落。1913年,林觉民的妻子在孤独和忧郁中离世,留下了七岁的依新和两岁的小儿子仲新。1915年,依新也不幸夭折。这样,《与妻书》中提到的两个家人都告别了人世,只留下林觉民的遗腹子仲新。在那样一个动荡的社会中,一个孤儿的长大,一定伴随着很多辛酸的故事……前些年,福州市档案馆在历史资料中还发现了国民政府给林觉民后人发放抚恤金的凭据,这多少让人感到了些须安慰。

《与妻书》是林觉民在黄花岗起义前写在一块方形手帕上的,传到家人手中自然是珍爱有嘉,据说,同为福州人、后来当上了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看了后说,这封家书很感人,应该拿去发表。有了这段经历,《与妻书》被海峡两岸的中学语文教材收录就不足为奇了。

我非常喜欢的台湾歌手齐豫,有一张唱片《骆驼、飞鸟与鱼》,其中有一首歌,我印象深刻,歌名叫《觉》。写的是林觉民的妻子(应该叫陈意映吧)在接到丈夫的绝笔信后的内心独白,除了情真意切、与绝笔信恰到好处的呼应;旋律的凄美、哀怨;齐豫演绎的空灵和忧郁外,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作者独到的用心,居然能让爱情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屏障,直抵灵魂的深处,拷问我们对感情日渐的麻木和脆弱。

“觉/当我看见你的信/我竟然相信刹那即永恒/再多的难舍和舍得/有时候不得不舍/觉/当我回首我的梦/我不得不相信刹那即永恒/再难的追寻和遗弃/有时候不得不弃/爱不在开始/却只能停在开始/把缱绻了一世/当做被爱了一世/你的不得不舍和遗弃都是守真情的坚持/我留着数不完的夜和载沉载浮的凌迟/谁给你选择的权利/让你就这样的离去/谁把我无止尽的付出都化成纸上/一个名字/如今/当我寂寞那么真/ 我还是得相信/刹那即永恒/再苦的甜蜜和道理/有时候不得不理。”

在与李馆长的聊天中我得知,现在,林觉民的后人也象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一样,天天经历着不同的喜怒哀乐,他们甚至刻意回避媒体的关注。我想,他们所经历和知晓的,绝不仅仅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与妻书》,这封绝笔家书背后的酸甜苦辣,是他们一点一滴尝着走过来的。林觉民不可能靠一篇文章泽被后人,他们要得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丝毫不会比别人少花多少力气。相反,很多人可能以为他们会被这样那样的提携和照顾,事实上并非如此。《与妻书》中写道: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在我看来,林的后人正在经历着这一切。

来故居的人们大概都象我一样,是冲着那篇感性的课文、冲着那份英雄的浪漫情怀来的,知道了这许多的风雨沧桑,便又多了一份难言的异样感觉,那滋味不太好受。但我仍然像人们一样,固执地希望看看他的后人,虽然我已经没有了进一步寻访的勇气,更没有了来时的那股刨根问底的冲动。
第2个回答  2011-04-11
现在来感受一下一个女人的悲情吧,她叫陈意映,名字取得真好,读起来写起来都意味深长又独具一格.这是一个在诗书礼义俱全的家庭中长大的女孩,所以身上少了粗野之气,多了灵巧与雅致,能诗善文,长得眉清目秀剔透玲珑.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她成了19岁的林觉民的妻子.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惟有男欢女爱的内容与形式恒古不变.林宅的西南一隅,一厅一房,都不大,仅容得下一床一桌,没有雕梁,也不见画柱,最平实的朴素其实也承栽得起最炽烈的情爱,它们就附在木板的每个纹路中,攀在砖土的每个缝隙间,无时无刻不将浓情蜜意恣意散发."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写在手帕上的信,姑且算情书吧,可惜竟成了林觉民对妻子爱情的最后表达.如果不是已有八个月的身孕,陈意映此次是要随林觉民去广州的,不知道去干什么,只想陪在丈夫身边,照顾他,体贴他.六七年前她就求道:"望今后有远行,必先告妾,妾愿随行前往."广州那边缺少人手,妇女可以去运送炸药,可惜陈意映走不成了.她靠在自家的大门上,泪眼婆娑,心乱如麻,丈夫远去的身影正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终至完全淹没.街市的热闹是一如既往的,商家的么喝声,行人的说笑声铺展在路上,这些都已经跟陈意映毫无关系了"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的词句可否浮到她的唇边过
林家的门原先是开在南后街上的,家门外就是著名的"万升桶石店",专门出售女孩出嫁时用的红漆木桶和宫灯.后来门才改到左侧的杨桥路.一直到那时,在林觉民离去的1911年,杨桥路都还不是"路",而是三坊七巷中最靠北的一条巷子,巷内曾有多家银行,所以又被人称为"财神街".正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它也最早被拆建.从"巷"而"路"是北伐时期的事了,然后,1971年扩建一次,1989年又拓展一次.还能有多少旧物有足够的生命力来抗击这样的变数呢 都没有了,一堵堵墙倒下,一间间屋倒下,除了巷西端的双抛桥外,这条路上便只剩林觉民故居的曲线山墙依然固执散发着岁月陈旧的气息.
后来世事的这些变化,陈意映都不知道,丈夫死了,她生下了遗腹子,泪水浸泡了她余下的所有时光.不知是谁从门缝中偷偷将林觉民的遗信塞进来."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当哭相和也……"陈意映轰然昏倒,信从手中滑落.爱未死,人先去,肝肠寸断,心似枯井,叫一个娇弱的痴情女子如何面对这天人永隔的锥心之痛 两年后陈意映也抑郁而逝,留下两个儿子和一册诗稿.
夏日的午后,一场大雨初歇.瓦棱上正有雨珠悠然滴落,应和着老屋主人远去的清寂.其实门外正车水马龙,连接着东街口与西洪路的杨桥路,如今已经是福州最繁忙的主干道之一了,周围华丽的玻璃与磁砖外墙的高楼大厦巍峨地挤压而来,夹在其中,林觉民故居低矮的飞檐,敦厚的风火墙,古朴的雕花有着穿透岁月风霜的别致情韵.从1887至1911年,林觉民仅活了24年.一个24岁的年轻生命能够在一座日益现代化的城市里留下多少印记呢 据纪念馆的人介绍,去年大约有5万人前来参观,这个数字绝大部分是由学生充填的,《与妻书》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老师便带着学生来了,总是一下子地涌来,叽叽喳喳地热闹一阵,然后屋子又是静静的,静静地听风声雨声起落,听车声人声起伏.生活还在继续.林觉民在广州就义时,他的岳父陈元凯恰好就在广州供职,为免遭清政府的满门抄斩,他托人连夜赶到福州报信,让女儿一家火速逃走.春天枝繁叶茂百花竞放的绚丽中,林家大小七口人将祖屋匆匆卖掉,连泪都不敢挂到脸上,然后仓惶搬到光禄坊早题巷3号(现为5号),那是一幢两间双层的小屋,低矮,简陋,破旧,其凄凉的千疮百孔与林家人的心境是如此一致.巷子至今尤在,旧貌未改,一两百米长的巷子宽度却不足一米,两旁斑驳的高墙之中,它局促得宛若一条淤结的疤痂或者陈旧的裂缝,福州市目前为止应该再也找不到一条比它更狭窄悠长的小巷了,慢慢地穿行而过,高跟鞋叩击青石老路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而我,竟分明清晰听到幽咽的哭泣声,并且真切感受到一个年轻女子彻骨的绝望与痛楚,那是1911年的哀恸.
第3个回答  2011-04-06
13岁参加科举考试罢考,后入读新式学堂,娶妻后留学日本,回来即参加黄花岗起义,是72烈士之一,有与妻书留存于世

林觉民的故事 好的追加20分
在林觉民离去的1911年,杨桥路都还不是"路",而是三坊七巷中最靠北的一条巷子,巷内曾有多家银行,所以又被人称为"财神街".正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它也最早被拆建.从"巷"而"路"是北伐时期的事了,

作文《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出身于富贵家庭,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他抛妻别子,离开了幸福的小家庭投身了革命。为了国家繁荣昌盛,民族振兴,他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不幸在攻打总督署的时候,中弹受伤而被捕,最后就义牺牲了。 林觉民在起义前就做好了牺牲的充分准备,在攻打总督署的前三天夜里,他给父亲和...

紧急,5分钟内回答 追加20分
又如:事不过三(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事头(事因,事由;事情);事因(因由,事情来由);事苗(事情的根源);事机(时机;事情成功的机会);事有分定(凡事情总有定数);事在呼吸(比喻事情临近眼前,情况非常紧急);事序(事情的条理、秩序)。亦指天子、诸侯的国家大事,如祭祀、盟会、兵戎等 天子无事。——《谷梁...

分析一下悼亡诗和悼亡辞的区别。为什么悼亡诗比悼亡辞要有名的多?最...
或许此刻的李淑一是软弱的,但此刻的软弱却比坚强更让人动容。 我想到了林觉民,想到了高君宇,石评梅,想到了糟糠之妻不可弃的李大钊……他们无一不是伟大的革命者,也无一不是丈夫或妻子。他们爱着家人,也爱着这个国家;他们将泪水洒向挚爱的亲人,也撒向这片土地。我在想,或许正是这种对亲人的挚爱扩大为对国家的...

...这篇文章的内容简介和体会(体会不要长)写的好追加100分
这幢房子原是黄花岗72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家的住宅,林氏出事后,林家怕受诛连,卖去房屋,避居乡下,买下这幢房屋的人,便是冰心的祖父谢銮恩老先生。在这里,冰心于 1912年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成为谢家第一个正式进学堂读书的女孩子。 1913年父亲谢葆璋去北京国民政府出任海军部军学司长,冰心随父迁居北京,住在...

关于中华儿女报效祖国的故事,150字至200字之内。还要根据这个片段写一篇...
从孙中山到陈独秀,从李大钊到毛泽东,从林觉民到秋谨,为了中华的崛起,为了雪耻报国,为了振兴华夏,为了腾飞于世界,我们的前辈发奋努力,克己奉公,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前进、发展。 正是靠着这种精神,...

爱我中华 资料
你使我想起了,志在维新、视死如归的谭嗣同;你使我想起了,抛妻别子、不惮前驱的林觉民;你使我想起了,东渡扶桑、救国救民的秋瑾;你使我想起了,弃医从文、疗救民心的鲁迅;你使我想起了所有为我们中华的独立崛起,探索着、痛苦着并奉献着的人们。使我想起了,陈毅元帅如是说,“南国烽烟正十年...

列举中国历史上死的年轻,道德水平不错的几个人物,
晚清湘军初期统帅。字常孺,号岷樵。湖南新宁人。1837年(清道光十七年)举人。1844年,在籍办团练,灌输忠孝礼义,教兵法技勇。1847年,率团丁配合清军镇压雷再浩会党起义,升署浙江秀水知县。1851年(清咸丰元年)7月,以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奉命赴钦差大臣赛尚阿广西军营。旋在籍募勇500赴桂,号“楚...

福州的名人故居
第一条专线:屏西-左海公园-省政府(华林寺)-商业厅(林则徐出生地、欧冶池、冶山)-十九中(闽王祠、开元寺)-东街口-杨桥路(林觉民故居)-南后街(三坊七巷)-澳门路(林则徐纪念馆、邓拓纪念馆)-圣庙路(孔庙)-于山-南公园(琉球馆)-象园路(市博物馆)-光明港公园-江滨大道-...

有关作家冰心的资料
这幢房子原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家的住宅,林氏出事后,林家怕受诛连,卖去房屋,避居乡下,买下这幢房屋的人,便是冰心的祖父谢銮恩老先生。在这里,冰心于1912年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成为谢家第一个正式进学堂读书的女孩子。 1913年父亲谢葆璋去北京国民政府出任海军部军学司长,冰心随父迁居北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