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语文作文呢?

如题所述

一、写真话、诉真情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卡夫卡的话已告诉我们,说真话极其重要,因为只有“把心交给读者”,才能使读者感到真诚,感到可信,才能使你写出的那些话产生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小时候我们都听过《牧童和狼》的故事:

一个牧羊的孩子,住在村庄附近,看守着一群羊。他高喊:“狼来了!”村里的人跑出来帮他,他却嘲笑他们跑得气喘如牛,如此三四次。后来狼真的来了,牧羊的孩子很恐慌,他在恐惧中叫喊着:“请快来帮我啊,狼在吃羊呢!”但是没有人理会他的呼叫,也没有人来帮助他。结果,狼毫无忌惮、轻轻松松地吃完了他的整群羊。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到启示:说谎的人,即使他说真话,也没有人相信他。写作坚持“说真话”,实际上是把生活和写作,做人和作文这二者真正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它不仅对写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写作者个性的发展、完善,对其健全人格的培养、形成,也有重大的影响。

人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这是先天的禀赋,不学而能。所以,情贵在真,发自天性,出于自然。“诉真情”才能使人感动,引起共鸣。这种真情发自内心,自然而然,和那些无欢而喜、无忧而戚、逢场作戏、矫情取宠的“虚情假意”判若冰火、截然不同。

作者真情的流露:

《同桌的你》

就是夜深了,虽然对面楼上最后一盏灯已经熄了,但我还是没有一丝睡意。透过玻璃窗,那轮残月也朦朦胧胧、没精打采地射来几缕苍白的光。倏忽间,窗花上忽然滑过一滴晶莹的水珠,仿佛是月亮的泪,它从月亮的脸上滑落到我的心上,那片记忆的死海里,又平添了一份酸楚……唉,怎能忘记你那双充满泪花的眼?怎能忘记你涩涩的笑?离别时那残酷的一幕幕怎么也忘不掉,这挥之不去的记忆呀!

大概是命运的安排,你我成了同桌,也正是这个机会,才使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你。记得那次考历史,我没让你抄,你哭了,这是我第一次见你哭。你很伤心地给我写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你说,大家都很瞧不起你,因为你是个自费生,你还说我怕你分数比我高才不让你抄……天哪!这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也能伤害一个人的心;一张毫无价值的中考成绩单,原来竟有人这么在意。此后,和你在一起我总觉得很有压力,很不自然,生怕再不小心伤到你,你的心灵很脆弱,我实在不忍心再让你难过流泪。

然而,命运又一次捉弄了你,老师把你调到后面的座位。你又哭了,又一次很伤心地哭了。你说不愿意离开我,喜欢让我给你讲题,跟我一起学习,可这毕竟让老师很为难呀!看着你的背影慢慢移到后面,我实在很难受,心里有些酸酸的。为什么偏偏把你调走呢?如果调走的是我,我也许会比现在好受些……

最残酷的莫过于这次期中考试,听到你没进前50名的消息,我几乎失声叫起来。真难以想像,当听到这消息时,你那早已脆弱、自卑的心,怎么能面对如此巨大的打击!我仿佛能听到那撕心裂肺般的、撼人心魄的狂吼……你哭了,正如我想像的那样,你极伤心地哭了。我几次试图过去安慰你,但是,我又实在没有勇气过去,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看到你那样伤心,我无法再说什么,怕勾起你的伤心事,我只好默默地把还没来得及发的作业本和卷子先给你发下去,然后,再紧紧地握一下你的手,望着你勉强做出的那带着泪花的苦涩的笑,我的泪水不禁涌上眼眶……

你去了后几班,带着你那满心的酸楚走了。尽管很多同学不理解你为何流了那么多的泪,认为这是不坚强的表现,但我却深有感触,深深体味到竞争的残酷。

这时,窗外忽然一亮,但只划过一道模糊的光,我不知道这是幻觉还是真的流星,我默默为你祈祷,愿星星保佑你,保佑你那颗受伤的心,愿你不再哭泣,不再流泪……

夜还是那么静,人们都已熟睡,希望当太阳再次升起时,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将变得更美好。

这篇文章读来让人怦然心动,是因为作者在字里行间融进了真挚的感情。

“诉真情”要注意两点。

第一,感情的倾诉不要有范围限制。人类的感情多种多样,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就可以如实表现;另外,敢写真情(包括一些不好的),又善于驾驭,常常是形成文章感人魅力的原因之一。

第二,感情的倾诉要适当节制。任何真正的艺术都是一种“自由”和“节制”的统一。

说真话、诉真情,核心是真。真,是善、美的基础,是文章能说服人、感染人的重要条件。

二、写出新意

歌德说过:第一次把美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次把美人比作花的,是庸才;第三次把美人比作花的,是蠢材。如果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就是再美妙的比喻也会失去光彩。中考作文更是如此。老师们批作文大都有这样的感受:第一次读到学生写父母身亡,同情备至;第二次读到,心中有感;第三次读到,平淡无奇;多次读到,麻木反感,雷同抄袭之嫌涌上心头,作文分数肯定大打折扣。那么,如何做一个第一次吃螃蟹的人,在中考作文中鹤立鸡群,独占鳌头,作文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

怎样才能使作文出“新”?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学们应当细致的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悟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体会生活中的风雨坎坷、人情哲理……然后才能在丰厚的生活积累中捕捉“新意”。

1.选材新:

初中学生已经有了相当的生活积累,对已经掌握的写作素材应当在考前进行分类和筛选,写事的、写人的;写家庭的、学校的、个人的、社会的、自然的;亲情的、友情的;写景的、状物的;然后筛选出合格的、新颖的、典型的材料。

文章的选材,当避免陈腐老套,应另辟蹊径而选取新鲜活泼、充满时代气息的素材,选人之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近期批阅作文,仍有学生写张海迪、雷锋,我们当代有多少个新“张海迪”新“雷锋”,为什么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贴近现实生活,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呢?上星期我布置了一篇以“成长”为话题的作文,大多数学生写作的是小学的事情,更有甚者一位学生写了自己五岁时的事情!也许这些事情确实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在初中生活中,在三年荏苒的时光里,难道没有一件令你思想上产生深刻影响的事情、人生中得到深刻领悟的哲理吗?你在初中阶段的思考深度和思维的广度应当远远超过小学阶段的,这一阶段应当是你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过程,为什么不去选取生活中那些新鲜的典型的素材呢?

2.立意新:

所谓立意新,就是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见解,新的观点,使人读后有新的启发,新的感受、新的领悟。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见要获得“新”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学们应当在平时多阅读课外文章,从文章中获得一些灵感。例如毕淑敏的《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写到自己在8岁、18岁、28岁、38岁、48岁不同的时期读《海的女儿》都有不同的理解、体会,认识到对于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是随着人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知识的储备而渐入佳境、逐渐深邃的┄┄这样的立意无疑给了我们无尽的启示,我们会因为作者的文章而更深刻的去领悟人生、体会生活和感受人情。

再例如我们学过的《行道树》、《陋室铭》、《走一步,再走一步》等无数文章无不立意精巧,新颖可人。我们作文的时候应该或由事及物、或由情及理、或小题大做、或大题小做、或逆向思维、或联想类比,在选择了新颖材料的基础上,取得精美、新鲜、独创的立意。

3.角度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的意思是庐山千姿百态,横看是一片连绵雄浑的山岭,侧看是峻峭的山峰一座,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它,又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

作文的角度亦同此道。同一个话题,同一篇半命题作文,同一则给材料作文,如何能够在芸芸众生中飘然而出,文章切入点的选择,文章角度的选取非常重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选材行文,谁的角度独特新颖与众不同,谁就能独自领略险峰处无限的风光,谁就能独自享受生活的无尽乐趣,谁就能写出新鲜活泼不落俗套的好作文。

例如去年的中考作文,话题取自于《韩非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智子疑邻》,题目提示考生,在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现象、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事情,我们认识事物有感情亲疏远近的影响,要求考生以“感情亲疏远近”对认识事物的深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众多的考生肯定会局限于单方面就事论事,谈论客观理智地看待问题、认识事物的重要性,怎样选取特殊的角度独领风骚?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满分作文《蓝色蛹·金色蝴蝶》给人清新丽质、文质毕备的美感。文章选取了心灵感受的角度,用家庭生活中的变故在自己心灵上投射的影像来表现主题,精心挑选了家庭发生变故的两三个片断缀连全文,重点表现了自己的内心感受以及自己情感和认识发生变化的过程。文中没有一处提到感情亲疏与认识事物的关系,但却通过展现自己的心理历程,含蓄蕴藉地表现出了这种关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生活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人类对于社会、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反应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更应当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你勤于思考,勇于探求,即便是对于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抓住其不同的特征,也可以提炼出迥异不同的主题。

4.结构新

材料的组织,就是文章的结构。如何来组织材料,这就好比做衣服,领子、袖子、身子等材料皆已具备,先做什么,先上袖子还是上领子,怎样做衣服才能更熨贴、更美观,这就需要创造者的独具匠心和驾驭能力。文章的结构怎样安排,主要取决于表现主题的需要。

一般说来,记人叙事的文章常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写景状物的文章常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安排结构;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可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安排结构;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然而,文章的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如果一味按照开头、正文、结尾"三段式"老套的结构难免显得呆板、俗气、平淡。如果你能够采用一些特殊的结构方式例如蒙太奇手法、重章叠唱法、小标题、书信、启事、布告、广告、食谱、诊断报告、实验报告、记者采访、新闻报道、现场演讲、法庭审判等形式,可以使文章结构显得轻灵、别致、精巧、新颖、独特。

2002年四川省眉山市作文题是: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得好,是善良。心怀善良的人,总在播撒阳光和雨露,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同善良的人接触,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襟怀更加宽广。请以“善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话题是宽泛的,只要与“善良”有关都符合要求;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自己的见闻,还可以根据自己对“善良”的理解和感悟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等,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来行文构思,记述一件事情抑或歌颂一个善良的人的记叙文,还是阐述生活中呼吁善良、回归良知的议论文,还是……但总感难免俗套。一篇构思精巧的独幕话剧《善良归家》深深吸引了我。(全文附后)

作者巧妙的运用戏剧的形式仅仅将金钱分别换成地位、权力,并相应的换掉几个关键的词语,便将金钱、地位、权利的本质揭示无遗,并通过时光老人的语言“我正是因为拥有了你才能长留世间,世间只有你才是永恒的!”在剧终时突出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文章的构思简单明了,以丰富的想象力编述了善良被抛弃又回到人间的故事,巧妙的四个场景的设置匠心独运,新意迭出,回味无穷。

另外,还有语言新、手法新、题目新等多种使作文写出新意的方法,只要你用心揣摩,善于思索,勤于动笔,你的作文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三、考前准备:

①搜集材料。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各种资料,搜集作文素材。

②佳作欣赏。在搜集材料的活动中,把佳作选出来,拓宽写作视野。

③专题训练。

④提纲训练。例如训练议论文时,专题是一事一议,只拟提纲,不求成文。多角度立意训练,培养快速思维能力。

⑤仿写。

四、满分作文欣赏:

下面是四川省眉山市2002年中考作文试题及一篇满分作文,现略加评析,以抛砖引玉,希望能给你们一些启发。

作文试题: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得好,是善良。心怀善良的人。总在播撒阳光和雨露,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同善良的人接触,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襟怀更加宽广。请以“善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这个话题是宽泛的,只要与“善良”有关都符合要求;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自己的见闻,还可以根据自己对“善良”的理解和感悟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等;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50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和真实姓名。

满分作文:

善良归家(独幕话剧)

时间:寒冬的一个早晨。

地点:一片茫茫的荒原上。

人物:善良、金钱、地位、权力、时光老人。

背景:善良被人们扔到了一片寒风呼啸的茫茫荒原上,那儿荒无人烟,只有善良一人在无边无际的荒原中走着。(画外音:善良正急切地想着回家,想着回到人们的心中。) (突然远处有一辆奔驰轿车从他身边急驰而过,金钱上,善良似乎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善良:停车!停车!(满怀希望地招着手。)

金钱:你是谁呀?为什么在这半路上挡我的车呢?(边说边探出头来。)

善良:我是善良啊!我也不知道被哪些人扔到这儿了,你能带我回家吗?

金钱:(大惊失色)什么?善良!不行,不行!我就是因为没有你才筑起了一座金山,如果有了你,我的金山不垮才怪呢!你去找别人吧。(说着一阵烟似地跑了。)

善良叹了口气,只好又继续一个人在无边无际的荒原上艰难地走着。

(远处有一辆宝马骄车向着善良飞奔而来,地位上,善良似乎再次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善良:停车!停车!(边喊边用力地挥着手。)

地位:你是谁?为什么在这儿挡我的车呢?(说着停车开了车门。)

善良:我是善良,不知被哪些人扔到了这荒原上,你能带我回家吗?

地位:(非常吃惊)什么?善良!不行!不行!我就是因为没有你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如果有了你,我的地位怎么保得住呢?你去找别人吧。(说着风一样地溜走了。)

善良长叹着,只好一个人继续在茫茫荒原上艰难地走着,眼眶里不由涌出了委屈的泪水。(画外音:伤心的善良能不能回家呢?)

(远处有一辆红旗轿车从善良身边急驰而来,权力上。)

善良:停车!停车!(善良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再次挥动着沉重的双手。)

权力:你是谁啊?怎么这样狼狈呢?(慢慢地摇下了车窗。)

善良:我是善良,我被人们抛弃了,你能带我回家吗?(语气已经近乎乞求了。)

权力:(大怒)什么?善良!不行!不行!我就是因为没有你才有了这至高无上的权力,如果有了你,我怎么保得住它呢!你还是呆在这儿吧。(话一完就不见了。)

(善良仰天长叹,一屁股坐在地上,两眼泪汪汪的,冻得直发抖。突然,一位老人出现在善良身边,并给善良披上了一件大衣。)

时光老人:孩子,穿上吧,请跟我一道回家吧。

善良:(惊奇)您是谁?

时光老人:我是时光老人,是特地来带你回家,把你带回人心中的。

善良:您为什么要帮我?先过去的三位都很怕我,难道您不怕我吗?

时光老人:因为只有我知道你才是最宝贵的。

(在他们一道回家的路上,时光老人指着路边四轮朝天的三辆车哈哈大笑。)

时光老人:你看,他们没有你,金山再高也会垮掉,地位再高也会掉下来,权力再大也不会持久。我正是因为拥有了你才能长留世间,世间只有你才是永恒的!(剧终)

综观全文,有以下几点是值得中学生学习和借鉴的:

(1)立意高远。剧本做到了把较抽象的事物人格化和具体的事物抽象化的统一,剧本中的金钱、地位、权力虽是抽象的,但作者一联系生活实际就具体化了;尤其是金钱、地位、权力抛弃善良的结局、时光老人的言行,再加上画外音的巧妙运用深刻地表达出人们需要善良,善良是人世间最宝贵的这一主题。这比那些空喊口号的文章要深刻得多,立意也高远得多。

(2)形式新颖。文章用剧本的形式写成,而且在布局上、表达上都很符合剧本的要求,有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的交代,有供演出的舞台说明,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具有个性的人物对话,有矛盾冲突,真可谓是别出心裁,表现了作者较深厚的文学功底。

(3)构思表达精巧。作者以其丰富的想像力,编述了善良被抛弃又回到人间的故事,巧妙地设计了四个具体的场景,在这四个场景中情节和语言都富于变化。如刚开始面对金钱时,善良是“满怀希望地招着手”;两次被拒绝后,面对权力时,善良是“挥动着沉重的双手”。

特别是结束时,时光老人的话语和画外音的设计,可谓是画龙点睛,余味无穷。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27
善于观察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常听有些中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有的干脆说:“我真不知道该 写什么,从何写起。”有的学生作文虽然也交上来了,但仔细一看,刚开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 空泛笼统,不知所云。针对这些情况,我常常鼓励学生,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会说话就会作文。而要想有话说 就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切忌胡编乱造,闭门造车。由于缺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头脑中缺乏材料 ,因而才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
什么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 。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准 备写成小说的故事讲给福楼拜听。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 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于是莫泊桑意识到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 察生活,认识生活,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 心》,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后来莫泊桑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 间很注意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发现的东西……”鲁 迅也曾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这是鲁迅长期创作的经验总结。由此可见,要 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但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呢?这里我想谈两点: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动机任何学习都不能发生,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对于作文教学,教师要善于激发 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高中生已具备了较强的是非分辨能力,他们往往有 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教师要紧紧抓住这种欲望,引导他们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教学大纲对各个年级的作文教学都有明确的规定,而且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课内落实。课内作文,要 求具体,学生各方面都受到约束,往往显得比较被动,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上一直是采取 “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安排必要的课内作文,另一方面安排一定数量的课外练笔。比如,去年我接了刚 入学的两个高一班,除了两周一篇大作文外,我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随笔,隔周抽查一次,并进行讲 评。
写随笔,就是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 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洋洋洒洒几千字,不嫌多;点点滴滴几十 字,不嫌少: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这样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他们写的内容起初比较简单,渐渐地,观察视野不断扩大,就从身边的小事写开去,写社会、写人生。内容 越来越丰富:班级的生活与风波,家庭的欢乐与忧愁,社会见闻等等,真是大到宇宙,小到自我,尽入笔底。 有个学生对校园常作细致观察,从景到人,从人到事,连续写了校园生活之一、之二、之三……在随笔里,我 看到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也有到了学生因创作热情而引出的观察兴趣。不仅有话可写,而且更真实,更贴近生 活。一年多来,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不少学生谈了写随笔的体会,一致认为写随笔的要求促使他们去观察,去 思考。有的说:“我每天都要瞪大眼睛在生活里寻找。”有的说:“由于写随笔的需要,无论在家里、在车上 、在学校里,我无时无刻不在观察、在谛听……”两个班的学生全部完成了我布置的每周三篇的任务,而且由 于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不少人自觉多写,并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
同时,在课内作文的教学中,我也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比如,我布置一篇作文《记本班一位最 熟悉的同学》,要求大家以班里一位同学为描写对象,抓住其外貌特征进行描绘、刻画,看谁观察得细,写得 像。而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抓住自己所写的人的特征来写。再比如,在上完《景泰蓝的制作》后,我又布置一篇 作文《××菜的制作》,从而引发学生观察的兴趣。于是乎,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创作热情被激发了,纷纷 写出了切合实际的优秀作品。总之,要想使学生写出好的文章,首先必须让他们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
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
在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怎样去观察。
我曾给学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波斯有位珠宝商很会做生意,他在出售金银首饰时,常常盯住顾客的 眼睛不放,结果生意非常兴隆。别人想探究其中的奥妙,他却守口如瓶,直到临死前,他才向自己的独生子传 授这一诀窍:“盯着对方的眼睛,不,准确地讲,盯着对方瞳孔,瞳孔是不会撒谎的。如果一只钻戒的熠熠光 泽使对方瞳孔扩张,你就大胆地把原价提高三成或更高;如果一条项链没能使对方张大瞳孔,你就立即更换一 只……总之,盯着对方的瞳孔!”
当然,这个珠宝商传授的生意经,不是我们要学的,但这种抓住买主的外部表情,从而推测其心理变化的 方法却很值得我们去借鉴。
在观察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不只是“看”。现代文坛名将鲁迅不愧是一位出色 的观察家。尤其是在观察人物方面他实在是独具慧眼而又细致入微的。他曾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 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前不久,我在讲授他的短篇小说《祝福》时,着重分析了鲁迅对祥林嫂的眼睛的 三次描写。初到鲁家时总是“顺着眼”,表现了她的温顺善良;第二次到鲁家时虽还“顺着眼”,但“眼角上 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表明她精神上受到过巨大的刺激,极度悲伤;在沦为乞丐之后,祥林 嫂整个人完全与先前不同了:脸上“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说明这时的她已濒于死亡,精神麻木,内心受到极大的摧残。鲁迅正是抓住主人公祥林嫂的眼睛,通过对比 ,写出了人物的悲惨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而后,我布置了一篇作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记我 们学校的一位退休工人老袁。这位工人虽然几年前就退休了,但负责收发报纸的工作一直承担下来。每天早晨 六点半准时把每封信件送至各班,上午八点又准时把报纸、杂志送到各教研组。除星期天外,从未间断过。于 是,有的学生着重描写了他的“那副眼镜”;有的却抓住老袁因左腿有毛病而走路不稳的姿势来写;还有的刻 意在他的衣着上做文章。于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普通人从每个学生的笔端跃出,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 。这样,学生就慢慢学会了对周围各种事物的“观察”,而不只是“看”。
当然,我们在强调学生要注重观察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健康的思想去观察。比如,有的学生 看到了我们社会现实中的种种腐败现象、不正之风,便认为在作文中联系实际就是揭露阴暗面,让他们发牢骚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我跟学生分析,生活中确实有愚昧落后、勾心斗角,有挫折,也有失败,这些东西不承 认不行。但是必须注意:什么才是我们生活的主流?从你呱呱落地到现在成为一名重点中学的高中生,是承受 的阳光雨露多,还是遭受的急风暴雨多?周围的东西是正面的多还是反面的多?再者,生活中的不正之风确实 今人痛恨,应该揭露、鞭挞,但决不能因此而使我们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让丑恶的东西占据我们的心灵,而 应该让我们的生活处处都充满阳光。经过我的引导,许多学生认识到,通过观察写出的东西一方面是真实的, 发自内心的;另一方面还应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
由于我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许多学生的作文水平渐渐提高了,尤其涌现出不少表露真情实感的好的 作品。有一位学生写了一篇散文《搏》,记的是他的一位邻居,一个由高考落榜到榜上有名的青年。这位青年 去年因两分之差落榜,看着父亲那“佝偻的身躯”,母亲那“布满皱纹的脸”,还有那上初二的小弟弟,他不 忍心再复习了。尽管父亲说要去借钱,但他还是怀着一颗歉疚而苦楚的心,还有一大摞高考复习资料,去南方 打工了。这一年里,他每日白天打工,晚上挑灯在帐下苦读。一年时间很快过去了,他回来参加了今年的高考 ,结果省财贸学院的通知书来了。这位学生写道:“他又走了,但这次是全村人送他。在列车启动时,他又看 到了父亲那佝偻的身躯,母亲那布满皱纹的脸,于是他的眼睛模糊了……”多么感人的场面,又是多么真实的 镜头!后来我问这位学生所写的是不是真事。他说:“这全是我亲眼见的,这位青年就是我的一个堂哥。送他 的那天,我还特地请假赶回家与他道别的,我写的就是真的,我只想把我看到的记下来。”
是的,我们只要留心一下,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会使我们有所发现。不是吗?苹果落地,再平常不过 了,牛顿却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开创了科学的新纪元;壶水翻滚,是很平常的事,瓦特却因此发明了蒸 汽机,导致了一场工业革命。正如契诃夫曾对一位青年作者所说的:“您看这堵墙,似乎它连一点有趣的地方 都没有,可是你凝神地看着它,就会在那里面有所发现,找到别人以前还没注意到的东西,那您就可以把它写 下来了……”这就是说,要观察,要思考,并且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留心你身边的日常事物吧,它将使你获得知识,使你发现生活的真谛。
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这 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

二、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三)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愿你学会观察,不断培养,提高赞成的观察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取得得大的进步。

三、意高则文胜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立意要正确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二)立意要专一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 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颖
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
(五)立意要巧妙
在习作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四、怎样写好状物的文章

如何写好状物文章呢?请大家牢记以下五点:
(一)交代来历
文章开头用一、两句话介绍物品的历来,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体描述
通过颜色、形状把物品外形准确勾勒出来,写出特点给人以鲜明的感觉。多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展开合理的想象。赋予它情感,就会使物品活生生地跃然纸上。
(三)动静结合
先写静态的外形特点,再写它的动态。这样会增添一些情趣,写出的文章也会更加生活。
(四)说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独特的作用,一般来说,这类文章要在结尾处说明一下物品的作用这样会更加突出这件物品的特点。
(五)融进感情
字里行间要流露出作者对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欢、珍惜之情,这样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五、长话短说话缩写

读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动吧?要是你想把这个故事简单的介绍给别人,就可以用缩写的形式。本次习作练习的是缩写,要求主要内容完整,重点突出;语言简练,缩写后文字不要超过三百字。
缩写是作文中的一种常见形式。所谓缩写,就是在不改变中心,不改变体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的情况下,把一篇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学会缩写,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样进行缩写呢?
(一)要留主干、去枝叶。在缩写课文时,我们要删减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以及说明、交代等地方,留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如《小抄写员》一文中我们首先要思考: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帮爸爸工作的,他为什么要偷偷地做,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把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画下来。然后把 帮爸爸抄写的事情经过写下来,而把当他被爸爸误解后是怎样想的等无关紧要的删除。
(二)要直接简化任务语言。在叙述中,我们要把直接叙述变成间接叙述,尽可能简化人物语言。这样,既使情节连贯,又使语句“简练”。
(三)要保持文章脉络清晰。缩写课文要注意保持文章主要脉络的清晰和完整,特别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要齐全,让人读了对原文有个大概的了解。
(四)要不改变课文原意。缩写课文最要紧的是缩写后不可改变课文原意,做到内容基本保持和原文一直,不会使读者产生歧义。
=================================================
一、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这 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

二、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三)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愿你学会观察,不断培养,提高赞成的观察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取得得大的进步。

三、意高则文胜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立意要正确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二)立意要专一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 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颖
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
(五)立意要巧妙
在习作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四、怎样写好状物的文章

如何写好状物文章呢?请大家牢记以下五点:
(一)交代来历
文章开头用一、两句话介绍物品的历来,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体描述
通过颜色、形状把物品外形准确勾勒出来,写出特点给人以鲜明的感觉。多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展开合理的想象。赋予它情感,就会使物品活生生地跃然纸上。
(三)动静结合
先写静态的外形特点,再写它的动态。这样会增添一些情趣,写出的文章也会更加生活。
(四)说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独特的作用,一般来说,这类文章要在结尾处说明一下物品的作用这样会更加突出这件物品的特点。
(五)融进感情
字里行间要流露出作者对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欢、珍惜之情,这样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五、长话短说话缩写

读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动吧?要是你想把这个故事简单的介绍给别人,就可以用缩写的形式。本次习作练习的是缩写,要求主要内容完整,重点突出;语言简练,缩写后文字不要超过三百字。
缩写是作文中的一种常见形式。所谓缩写,就是在不改变中心,不改变体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的情况下,把一篇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学会缩写,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样进行缩写呢?
(一)要留主干、去枝叶。在缩写课文时,我们要删减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以及说明、交代等地方,留下课文的?
..最后..祝你成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7-27
一、细审题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作文考试中,第一关就是作文的审题。尽管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不等于不要审题,并不意味着写作时可以天马行空。话题往往是由材料引出的,这就意味着材料与话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篇考场作文题目,凝结着命题专家的大量心血,材料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有许多深刻的内涵。我们要在材料中找出控制骏马奔驰的缰绳——体现主旨的关键词语。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命题的意图吃准,在一定的高度上审视材料,在写作的时候才不会顾此失彼。如果仅仅因为时间紧,我们视而不见,或走马观花,就很难把握文章的中心,想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就非常困难了。

另外,要认真研究作文要求。现在作文要求非常宽泛,文体你可以自由选择。但不是没有要求!你如果选择了记叙文的体裁,你就必须老老实实地按照记叙文的规矩去写,如果你选择了议论文,你就要有论点、论据、论证,老老实实地写下去。千万不要分不清楚说明和记叙,抒情和议论乱搅和。写诗歌必须要有形象和意境,写戏剧一定要有尖锐的矛盾冲突。“不怕题老虎,只怕小马虎”。我们要在审题的时候,把作文要求认真研究,仔细看清,发挥自己写文章的长处,注意扬长避短。

二、走熟路

许多下笔成文,或出口成章的人,他们心里装的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块块观点材料统一的“预制构件”。应考前也应当造点“预制构件”,即围绕一个中心,先做片断练习,适当记忆,熟练掌握。考试时可以在已有的“预制构件”的基础上,变换角度,组成新的文章,使之与考试的命题要求相符合。这些“预制构件”如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样需要走熟路,即建立起熟悉的结构框架。尽可能选择自己所了解的新角度,新形式,新体裁,搭出独具慧眼,极富个性的框架。然后纵观框架,就可以领悟到全文是否紧扣题意?所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话题的要求?全文的内容是否具体、充实?观点是否正确、感情是否健康?段落层次是否清楚?开头结尾照应得怎样?如此,就会“胸中有全局,笔下有路数”,为文章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再按“纲”顺“路”走下去,就不会出现行文过程中的思维“短路”现象,这不但可以节省写作时间,更可以提高作文质量。

三、显亮点

亮点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一个巧妙的构思,可以是一个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可以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好句,可以是一个用得很有个性的词,可以是一个精炼出来的字,甚至可以是一个别具风采的标点……总而言之,它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作文就只能在“基础等级”里徘徊了。在文章中设置一两处让阅卷老师眼睛发亮的闪光点,就可以起到一俊遮百丑的作用
第3个回答  2011-07-27
自写好点,多看书,关于各种创新文体的书。
因为你作文功底不好,写得作文要优美很难,所以可以从创新这一方面得分。
英语作文很简单,只要你字写好,内容不离题,字数够(不够可以随便编废话),肯定会得高分的。trust me
第4个回答  2011-07-27
多看文学书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