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在四十年代及新时期走红的原因

如题所述

  张爱玲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现代主义意味的“荒原”意识,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中较少表现的,也正是她作品的独特之处。我们说,张爱玲的小说是关于文明与人性的哀歌,而张爱玲哀歌的主旨,并不是对社会的批判,更谈不上对社会的改造,而只是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现代都市(香港与上海)的背景中,展示人的精神的堕落与不安,展示人性的脆弱与悲哀。在这一点上,她笔下的女性形象表现得最为鲜明,与同时代甚至“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都有着较大的区别。首先,我们注意到,张爱玲写的女性,与二三十年代作家塑造的“时代新女性”不同,她实际上写的是“新女性”表象下的旧女性。这些女性或有着旧式的文雅修养,或受过新式的大学教育,甚至于还留过洋,但她们都面临着“娜拉走后怎样”的共同窘况,既无法在现代都市社会中自立,也远离革命运动,只能把当一个“女结婚员”作为自己的惟一职业和出路,而她们所受到的教育,也只能是她们待“嫁”而沽的筹码。其次,我们还注意到,她笔下的女性形象与通常的新文学作家笔下旧式女性也不同,张爱玲没有农业文化的背景,她的文学素养是在代表着工商文化的城市背景中形成的,她笔下女性形象几乎都是日益没落的淑女或竭力向上爬的小市民,这些女性在人生中受到的苦难,不是衣不敝体、食不果腹的经济上的穷困,而是无家可归、无夫可嫁的精神上的恐慌。

  第一次“张爱玲热”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这次的特点是张爱玲一出现就成为了“市民文化的明星”,虽然被归入了鸳鸯蝴蝶派的行列,与其他鸳鸯蝴蝶派作家不同的是,由于大家看到了她在艺术上的独特性,因此,她受到了不同政治倾向和文学趣味的文学界各方面的欢迎。其中,傅雷(迅雨)的《论张爱玲的小说》是最有分量的评论文章。

  第二次“张爱玲热”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与上次不同的是张爱玲被重新“挖掘”出来时有一个“预热”的过程,而且先是受到“专业阅读”的重视,然后再进入商业炒作范畴。1981年张葆辛的《张爱玲传奇》的出现,应该说只是“文革”结束后在社会上普遍出现的“文坛忆旧”的一个组成部分,真正对第二次“张爱玲热”出现起重要作用的是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文版中对张爱玲的推崇所引起的大陆文学界的重视。1984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将张爱玲写入文学史,成为了张爱玲研究全面展开的一个标志,也可以说,从此以后,第二次“张爱玲热”才正式形成。80年代的研究反过来又成为了八九十年代商业化炒作的基础,而1995年张爱玲的去世更推动了一热潮的高涨。这次的“张爱玲热”之所以能够迅速地从学术界进入消费领域,一方面与出版界在体制改革后空前重视出版效益有关,不仅图书的包装和推广受到重视,而且盗版也加入了争夺读者的行列;另一方面也与读者文化水平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有关,以前喜爱张爱玲作品的小市民读者常常被排斥在主流文学之外(作者和读者都处于文学主流的边缘),而现在主流文学已成为了高雅的“阳春白雪”(纯文学),小市民读者已成为读者的主体,主流作家与边缘作家的地位也已经互换,甚至于越是边缘的越是受大家喜爱的。而张爱玲这种既有传奇身世又有表现个人生活作品的作家,无疑正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对象,很适于作为大众消费文化所推崇的精品。此外,在这次热潮的形成过程中,影视等现代媒体的介入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作用,除了直接将张爱玲作品搬上银屏的直接作用外,通过各种方式在大众中煸动起来的“世纪末”怀旧情绪,也有很重要的间接作用。

  张爱玲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特异地位,不仅在于她与20世纪40年代前期上海沦陷区的环境相适应,没有也不愿利用作品来说教或宣传,热衷于表现自己对人生的切身体验和独特感悟,在表现当时上海市民生活和心理方面堪称独步,而且还在于她有着深厚的、融合中西两方面的文化素修,和艺术地运用汉语语言的纯熟手法,完全摆脱了所谓“新文艺腔”,很自然地继承了传统的古典小说和现代的通俗小说的手法与韵味,将“新、旧、雅、俗”融会贯通,创造出了新旧交织、雅俗共赏的独特风格。

参考资料:http://www.open.edu.cn/file_post/display/read.php?FileID=9897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2-28
我想这应该就像柯灵先生在《遥寄张爱玲》一文中所说的:“我扳着指头算来算去,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日本侵略者和汪精卫政权把新文学传统一刀切断了,只要不反对他们,有点文学艺术粉饰太平,求之不得,给他们什么,当然是毫不计较的。天高皇帝远,这就给张爱玲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抗战胜利以后,兵荒马乱,剑拔弩张,文学本身已经成为可有可无,更没有曹七巧、流苏一流人物的立足之地了。张爱玲的文学生涯,辉煌鼎盛的时期只有两年(一九四三年——九四五年)是命中注定,千载一时,“过了这村,没有那店。”幸与不幸,难说得很”那样吧。张爱玲只能在那个凄风苦雨的年代才能大放异彩。她散发出来的光芒太过炫目,也太过耀眼,也只有在那个人人自危的时代才可能让她显示才华,在别的时代,她没有发挥的空间。

如何理解张爱玲作品走红文坛的原因
因为张爱玲的小说,无论结局是好是坏都给人以一种悲凉的感觉。张爱玲文笔冷静,小说常用第三人称即“他”来描写,以一种全知的视角来叙述,小说中虽然没有掺杂太多作者个人的情感,但是感情基调悲凉。如《倾城之恋》中的开头写道“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故事...

为什么在90年代后掀起了张爱玲的小说热
其实所谓张爱玲热在她生前已经掀起了,其原因众多,包括:随着国内改革开放步伐加大,受港台文坛的影响,国内外部分学者也是她的铁杆粉丝们的追捧,加上电影的渲染等等因素。

关于张爱玲的语言
对读者而言,色彩在张爱玲的小说里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符号,而是她对语言出神入化的把握和摆布,是她对往事、对生活、对情感、对人生、对世界的一种超越和诠释。她赋予色彩以生命,她用色彩表达了另一种情愫,也许这正是她的小说艺术产生了无穷美丽的重要原因,也正是她的小说百读不厌的原因所在。三、对象征、意象...

浅谈张爱玲小说的写作特色
我认为,双重的边缘身份正是张爱玲小说创作呈现苍凉感的重要因素。一、边缘的生存状态 张爱玲成长于上海租界,在香港求学并经历了港战。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和香港,是当时中国最为殖民化的地区,封建礼仪与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并存。这里既是现代化的窗口,也是传统中国文明和现代西洋文明对立、竞争、融合之...

如何评价张爱玲的作品?
张爱玲的作品非常重要,因为她是近代第一个以女性视角写都市女性情怀的。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新文化运动之后流行的是左翼文学,当时推崇的是鲁郭茅,巴老曹等人,最流行的主题是救亡图存。同时期的优秀女作家萧红,丁玲等人都属于左翼文人,作品有较多的批判意识,主题也偏向于唤醒国民与救亡图存,读这些...

张爱玲的小说特点是什么?
首先,她的作品背景通常带有浓厚的家族色彩和时代变迁。作为清末洋务派名臣李鸿章的曾外孙女,张爱玲的家族背景既显赫又衰落,这种复杂的家族历史影响了她的文学创作,使其作品带有一种独特的苍凉感。她的文学作品多描绘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的风貌,展现了女性在封建文化束缚下的生存状态,以及普通市民...

关于张爱玲的女性观,写论文~~
这种婚恋观念的根源既在于张爱玲个人的内心,也受到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张爱玲的小说背景设定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这个新旧文化交织的城市。尽管当时资本主义商业文化已经侵入人们的生活,新文化运动也使许多女性意识到个性解放的重要性,但封建道德体系仍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这些女性不可避免地陷入对传统家庭...

如何评价张爱玲的小说?
小说的主要特点:1、苍凉的氛围、悲凉的心境 张爱玲的文学创作中总是带有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特有的苍凉感,女性的生存深受封建文化的影响, 衰落中的文化、乱世中的文明,旧式家庭在现代都市的衰朽,普通老百姓,尤其是上海市民,尤其是上海的女市民,深受封建意识的影响,又想要摆脱命运的束缚而苦苦挣扎,...

如何评价张爱玲的小说?
张爱玲的小说主要特点包括:1. 苍凉的氛围、悲凉的心境:她的作品带有鲜明的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特有的苍凉感。在作品中,女性的生存深受封建文化的影响,她们在衰落中的文化和乱世中的文明中挣扎,试图摆脱命运的束缚,这表现了她们悲凉而又决绝的内心世界。2. 浓郁的市井、华丽的梦想:张爱玲擅长描写世俗的...

张爱玲的作品为什么经典?
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二,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现代女作家有以机智聪慧见长者,有以抒发情感著称者,...

相似回答